“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耕织
——浅析泰国佛教文化对传统“南旺舞”的影响

2020-12-06 23:06廖勇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4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佛教泰国

◎ 廖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一、南旺舞的起源与泰国佛教文化

(一)泰国佛教文化

泰国,被称为“暹罗”之国,同时也被称为“千佛之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和马来半岛北部,占地面积约51万平方公里。泰国凭借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上的优势,与东盟其他国家联系密切,交往频繁,被人们看作是通往东南亚与南亚、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泰国受到外界东盟各国文化的影响,加上本土的文化,形成了自己多元化的特色。佛教文化是泰国的主要信仰,“包容、平和、心静、宽容、豁达”为主导的观念对泰国人民的文化、习俗及价值观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泰国,高达90%以上的人民都信奉佛教,泰国成为东南亚地区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信仰佛教的国家。佛教之所以能成为泰国的国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佛教的观念中,人的一生并不是我们传统认知上的,以出生为开始,死亡为结束,而是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循环轮回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此生的结束,正是另一次轮回的开始,万事万物都讲求一个因果循环。这种看法,会使得人们追求善良与宽容,摒弃自私与贪欲,而这种精神追求恰恰也是符合泰国人本性,容易被人们接受的。佛教作为泰国的宗教信仰,泰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善用佛教的规定来约束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在佛教的教化之下,泰国人民爱好和平,追求安宁的生活以及心静如水的精神规范对泰国的文化、艺术以及生活方式产生的远大的影响。

(二)“南旺舞”的起源

泰国东部流行的是一种已有四十多年历史的社交性舞蹈——南旺舞,也被称之为“圈舞”。最初是由泰国的某个地方为了庆祝节日由群众自发组织跳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1940年后,在泰国广泛流传,直到1944年,为了挖掘保护具有民间色彩的民间舞,政府组织相关艺术机构对“南旺舞”进行收集与整理,为了使“南旺舞”更具有规范性,在保持“南旺舞”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对舞步及手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与创新。在1957年泰国艺术团访华时,中泰两国的舞蹈家在北京以及广州中山纪念堂同台表演“南旺舞”,表演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近些年,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之下,中泰关系建立了良好对友谊,无论在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等方面交流日益增多,两国共建和平、友好的关系。泰国访华时总会在迎宾时以“南旺舞”曲相迎。可见“南旺舞”不仅仅成为泰国民族团结一心,抒发泰国人民对生活对向往,同时也是中泰友谊沟通的桥梁。

在泰国“南旺舞”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方,甚至是已经到了各村落男女老少无不知晓的程度,由此看出“南旺舞”可谓是十分流行的。这样的现象不仅仅是因为“南旺舞”简单易学,而是因为“南旺舞”具备有一定的社交功能。“南旺舞”又被称之为“圈舞”,凡遇到逢重大喜庆节日或者联欢晚会时都少不了的就是男女老少都一起跳“南旺舞”。男女老少围成一个圈,圈圈象征着和睦与团结,这就是宋干节时,一个最常见的庆祝方式。在圆圈内营造舞蹈的氛围,男女老少伴随着音乐载歌载舞,这种无形的“圈圈”不仅仅能够增强民族团结,还能加强深厚的友谊,因为正是这种“围圈”的方式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二、泰国舞蹈的种类、表演形式与泰国佛教文化

(一)泰国舞蹈的种类

泰国古典舞蹈和民间传统舞蹈,是泰国文化与艺术的代表,正是这样不同于别国的、特有的文化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人们。在泰国,每逢一些盛大的节日,少不了以欢快的歌声和轻盈的舞姿来作为主要的庆祝仪式,通过这样的仪式,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泰国古典舞蹈与民间传统舞蹈,共同构成了泰国舞蹈的两大类舞蹈。有着一整套规范的舞姿动作及严谨程式的泰国古典舞是泰国舞蹈的精华。泰国古典舞蹈主要是以宗教神话为题材的舞蹈,由于长期受到佛教文化的渲染和影响,因此形成与众不同的泰国古典舞蹈风格与特色。例如:泰国早期的舞蹈大多是取材于佛学文学,在舞台艺术上的舞台布景、古典舞演员赤脚上台、以金黄色为基调的舞蹈服饰,佛像般的雕像造型和包容大地的神韵细节,无不透露出佛教文化对于舞蹈艺术的深刻影响。

(二)南旺舞的表演形式

“南旺舞”是由人民群众自发的组织的自娱性活动,主要表现的是地方性的风土人情和习俗文化。每逢重大节日,例如宋干节、联欢晚会等欢庆节日,人民都会组织跳“南旺舞”。南旺舞以男女对舞为表演形式,舞蹈人数不限,起初由男女围成一个圆圈,一般男性舞蹈动作显得粗旷刚毅,女性动作小巧细腻,脚步轻盈。伴随着小拔拍板、长鼓、笛子等民族乐器的伴奏拍手合唱;其次,当舞曲响起的时候,男方便主动上前邀请女方伴舞,女子以脸颊与手臂等动作向男子作情至委婉状,男子站在女子身后,双臂拱护女子,在女子周围环绕起舞,待音乐结束后,双方回到原来的位置,等到音乐在响起时,双方又开始翩翩而舞。“南旺舞”是由人民群众自发的组织的自娱性活动,主要表现的是地方性的风土人情和习俗文化。在跳“南旺舞”的过程当中,大多舞者的面部表情较为丰富,舞蹈动作随着民族器乐伴奏的节奏变化而发生变化,起舞之前会用一段说唱音乐进行铺垫,逐渐把人带入到欢庆的氛围当中,最后在舞蹈结尾的时候,旋律由慢到快,最后在激烈的鼓声当中达到舞蹈的高潮部分后嘎然而止。南旺舞在整个过程中是极具有动作性、节奏性。南旺舞以说唱音乐开头,最后以激动欢快收尾,目的是为了显示出南旺舞的欢乐、幽默、轻快的独特艺术特点。1957年,泰国首次访华时,为了表示中泰友好关系,在北京以及广州中山纪念堂中泰两国人民同台表演“南旺舞”。在1980年,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出访泰国期间,在晚会上与泰国的演员在晚会上共同跳起“南旺舞”。由此可见,“南旺舞”是接待贵宾,表现和睦,增进两国文化与情谊的舞蹈艺术。

三、泰国“南旺舞”舞蹈的动作、音乐与佛教文化

佛教是泰国最大的宗教,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泰国是典型的,信奉佛教文化的国家。泰国被誉为是善良的国家是因为泰国的人民每一个人都信奉佛教,内心善良,舞蹈文化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舞蹈也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一)佛教文化对南旺舞基本动作的影响

1、南旺舞的基本体态及动律特点

南旺舞延续着泰国的舞蹈体态,下身保持着半蹲的姿态,手势以拈花指为主,脚下赤脚,在跳舞的过程中,舞者的身体做屈伸,身体微微前倾,双肩向后,肩胛骨打开,使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都有适当程度的弯曲,这样所形成的体态就是泰国舞蹈独有的“三道弯”体态。

南旺舞主要的律动特点为:基本体态保持半蹲,随着音乐进行舞蹈时重拍向下,身体上下屈伸,身体保持上下颤动,整体律动节奏均匀。在起舞过程中,舞步较为缓慢,手型变换丰富,舞蹈动作优雅,女子舞姿轻盈柔软,男子舞姿洒脱、大方。

2、佛教文化对南旺舞的影响

自1944年泰国艺术厅对南旺舞进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整理素材并且加以改造与创新,使得南旺舞的基本舞姿更加具有规范化,泰国政府整理后在泰国推广10套南旺舞基本动作并且推广。例如把标准舞式定义为:“穿针引线”、“鹦哥归巢”、“四面魔王”、“孔雀开屏”等正统舞。在“南旺舞”中手型较为丰富,变化万千,每一个手势都是佛教文化的象征,是对佛教思想的体现,这些主要体现在泰国祭祀、礼仪、节日、祈祷当中。例如拈花指是南旺舞中较为常见的手型,作拈花指时,大拇指第一个关节与食指第一个关节相捏,后面的三个手指竖起,形成“冠型”展开,手腕微回内折向身体方向。佛教有“拈花一笑”这一说法,佛教语“以心传心”,一指对禅理理解透彻,二指心意相通,彼此默契。因此在南旺舞中拈花指不仅为了美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佛教文化含义。

(二)佛教文化对“南旺舞”音乐的影响

1、南旺舞音乐特点

南旺舞在泰国十分盛行,已具备有300多年的历史,随着南旺舞的流行,南旺歌曲也广泛的流传开来。南旺舞中器乐伴奏通常是以泰国乐器与西方乐器混合组合进行舞蹈伴奏。南旺民歌深受泰国人民的喜爱,南旺歌曲曲调轻快欢乐明朗,格调清新自然,风格朴素,通常采用分节歌的形式歌词,即:反复多段歌曲出现在同一曲调当中的歌曲形式。

2、佛教文化对南旺音乐的影响

音乐与佛教、寺庙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泰国作为一个佛教大国的基本特点。人们会在佛寺中接受教育、举办仪式、庆祝节日,这些都可看出自佛教传入泰国,佛教文化对泰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举办仪式的同时,音乐又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南旺舞在泰国民间广泛流传。每逢到宋干节或者在结婚、生日、朋友聚会、迎接客人等喜庆的日子泰国人民最后一个节目必须是跳南旺舞。这时候的人们无论之前有多少怨气、仇恨,等到跳过南旺舞后,一切怨念意味着消失。南旺舞作为泰国民间传统舞蹈一部分,与佛教文化有机地结合,寓意和睦团结,宽容待人。

(三)佛教文化对南旺舞服饰的影响

泰国被誉为是“黄袍佛国”,这也体现了佛教对泰国人民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正因如此泰国的服饰充满浓郁的宗教气息。例如:我们会发现,泰国女性的服饰通常是上半身露一边肩膀,肩上还会有一条披肩,这样的打扮正是模仿了寺庙中的僧侣。颜色种类多,服饰多样化是泰国女子服饰的特点。但是泰国女子到穿着有着一个共同点:露肩。佛教文化对服饰所产生的影响还可以从泰国人民的一些规矩中看出,如:在寺庙参加祭拜活动时,进入佛寺大堂之前必须要拖鞋,同时,不允许穿背心、短裙和短裤。从服饰和规矩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文化对服饰影响之大。每逢节庆或者联欢晚会,人们都会看到泰国的女子身着传统服饰—筒裙,上半身挂着披肩露一边肩膀并且光着脚在空旷的地方与男子共跳南旺舞,通过集体跳南旺舞以表示心中的喜庆。

结 语

南旺舞诞生于佛教文化之中,从它的起源到舞蹈形式到舞蹈动作以及音乐等方面,都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研究南旺舞必须从泰国的佛教文化入手,佛教文化是影响南旺舞的大传统。同时,小传统的本土民俗文化对南旺舞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笔者认为南旺舞的发展和演变是“佛教文化”大传统与“本土民俗文化”小传统影响下的结果,大传统是其定型,小传统是内核,在此文化交融、互动与传播中南旺舞得以继续的传播与发展。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佛教泰国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慈云禅寺国师塔与大运河佛教文化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泰国的“验胆美食”
泰国的中秋节
贵定县城镇建设与阳宝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初探
佛教与中华文化发展渊源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