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文 (信阳学院)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作为一个波兰人,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虽长期身处异乡巴黎,却始终心系祖国;他的音乐蕴含着深厚的波兰民族精神,积极地向世人传播波兰的民族文化。作为一个音乐家,他具有个性化的音乐语言,在汲取古典音乐养分的同时勇于创新,赋予了夜曲、练习曲、前奏曲、波罗乃兹、圆舞曲、叙事曲和谐谑曲等题材新的意义,拓宽了他们的表现力。作为一个作曲家,在众多大师中,他是唯一一位把主要创作精力集中在钢琴上的作曲家,在这狭窄的创作空间里,写了21首夜曲、27首练习曲、24首前奏曲、19首波罗乃兹、4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3首奏鸣曲、4首即兴曲、17首圆舞曲、58首玛祖卡、2首幻想曲和2首协奏曲等,把钢琴音乐的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①《降b小调奏鸣曲》op.35是肖邦艺术成熟时期的一部杰作,在其创作的作品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肖邦《降b小调奏鸣曲》op.35创作完成于1839年,其中最著名的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创作于1837年。根据肖邦1848年写给索朗热·克莱桑热的信:“1848年8月29日在曼彻斯特,我正在一群英国朋友面前弹我那首《降b小调奏鸣曲》时,一件奇怪的事发生了。我先弹奏了快板和谐谑曲,然后正要弹进行曲时,突然从半开的钢琴盖之间,我看见那群可恶的幽灵又出现了。上次在马略卡的卡休希奥修道院内的一个阴沉的夜里,我也见过这群幽灵。”②可以猜想,这部作品的创作应该与马略卡之旅有一定的关系。那时的肖邦正被因马略卡岛的恶劣天气而造成的病痛所折磨,于1839年从马略卡岛返回诺昂后创作完成。当时的肖邦虽活跃于巴黎的上流社会,但身处异乡的他始终没有忘记祖国沦丧的悲痛,在这部奏鸣曲中,“表现了他对祖国遭受苦难的悲愤心情,对祖国人民和美丽乡土的怀念,表现了对敌人斗争的不屈的坚强意志以及对为祖国而牺牲的英雄的悼念。”③作品出版后,舒曼曾这样评价:“肖邦称这部作品为奏鸣曲,如果不是纯粹的虚张声势,他将它称作‘奏鸣曲’应该暗示了一个玩笑。他似乎是将他的四个最不听话的孩子放在一起,在那些认为它们不适合单独演奏的场合,作为一个奏鸣曲来集体亮相。”④由当时的评价可以看出,肖邦在这首奏鸣曲中做了十分大胆的创新,这四个乐章看似是四个独立的个体,但经过仔细品味与推敲就会发现,它更像是一部贯穿始终的戏剧。这部创作于肖邦艺术巅峰时期的杰作也是他音乐多重性格高度融合的典范,将其音乐风格包揽其中。
肖邦的音乐风格及音乐内涵是非常丰富多元的,正确把握肖邦音乐的风格是弹奏肖邦作品最为重要的一点。笔者经过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列出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尽管肖邦是浪漫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不论是他的创作还是风格中却透露出一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古典精神。肖邦从小就接触巴赫、莫扎特的音乐,他的启蒙老师沃依切赫·齐夫尼“不让肖邦去练那些时髦却糟糕透顶的东西,只让他弹一些莫扎特小奏鸣曲和令人生畏的巴赫平均律中那些容易弹的前奏曲和赋格。人在幼时所学,那些滋养了最初萌发的想象力、让人在童年时就一见钟情的东西,会留存在记忆里,直到生命终结”,⑤巴赫、莫扎特便在肖邦的心里如神明一般的存在着。肖邦的24首前奏曲与巴赫的平均律集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晚期一些作品中还应用了复调音乐技法;他也是“继莫扎特之后又一位追求典雅风格和高尚趣味的钢琴演奏家”,⑥作品无不透露出一种含蓄内在、均衡典雅的气质。肖邦的音乐作品中和声丰富、大胆、新颖,色彩方面大大超越了古典时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浪漫主义,和声进行复杂,时而尖锐但又不失传统的逻辑性,依然保持着古典音乐的严整性。肖邦也不像同时期的一些钢琴家如李斯特、舒曼、柏辽兹等喜欢给作品冠以各种文学性的标题,他通常只是以曲目的调性定名。肖邦的音乐根植于古典,却又超越了古典范围,自成一派。
众所周知,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他音乐中的弹性节奏(rubato)、歌唱性,如朗诵一般的音乐旋律,无不体现其诗意。曾任肖邦钢琴比赛评委的雷吉娜·斯门江卡教授说:“自由速度(rubato)是肖邦为在钢琴上模仿歌唱家延长高音或低音使用的一种武器,早期作品中不多用,但后来越成熟,用得越多,简直到了肖邦作品中没有自由速度(rubato)就不可思议的地步。所以一定要弹好自由速度,但又不能过分。”⑦从肖邦的生平了解到,肖邦十分喜爱歌剧,初到巴黎便盛赞这里有“世上一流的歌剧院”。他的学生回忆其教学时所说:“想要弹琴就必须歌唱”,肖邦十分重视从声乐中汲取灵感与经验使钢琴的旋律更加歌唱,他还主张钢琴家就应该经常去听一听那些一流的歌唱家的演唱,“在他眼里,钢琴犹如一个男高音,键盘上要出人声的效果,要观察连音法则,这种连音对歌唱家至关重要——直至著名的自由速度(rubato),它实际上就是两个音符之间呼吸的收纵而已。这一切,肖邦在歌剧院留心观察,并移植到他的钢琴上。”⑧肖邦对于节奏的伸缩处理上,伴奏部分始终保持平稳严格依照节奏进行,而旋律部分则相对自由,如朗诵一般,有着抑扬顿挫,力求语言和音符融为一体,尽情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就像意大利歌剧里的歌唱家一样,使钢琴上的音乐有了呼吸,使得音乐变得极富诗意。
肖邦从小便十分热爱自己民族的音乐,14岁在沙法尼亚第一次接触到波兰的乡村及最正宗的本土音乐,在这里,他沉浸在波兰民间的传统歌舞之中,尽情地感受着民间传统歌舞中特点鲜明的微妙节奏变化与其中的质朴及活力,并将这些图像与记忆永远留在了脑海里。肖邦从小生活条件优越,享受着王子般的教育,这使肖邦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素养,在波兰生活的二十年里,家庭的幸福一直围绕着肖邦,也正是由于这些无比幸福的回忆,才致使肖邦在远离故土流亡巴黎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如此之深远。肖邦的祖国波兰,在肖邦出生的时候就已失去独立地位,像大多数波兰青年一样,肖邦从小便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肖邦刚刚离开祖国不久,1830年11月华沙爆发了武装起义,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波兰。
肖邦出生和成长于非独立的波兰,此后又流亡异乡,面对国家的灭亡却不能奔向前线与国家共存亡,这种悲愤与痛苦交加的情感巨变使肖邦从年少时的华丽风格转向悲情,他用钢琴来抒发这种悲痛,由此便产生了如《革命练习曲》、《军队波罗乃兹》之类的作品,表现出极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如本文所研究的《降b小调奏鸣曲》op.35,集对国家覆灭的悲愤、抗争、哀悼于一体,《葬礼奏鸣曲》所表达的悲痛之情就像是对整个民族的哀歌。尤瑟夫·霍明斯基曾就这部奏鸣曲谈到过:“正是不含有民间音乐因素的降b小调奏鸣曲使我们信服,可以不使用民间艺术而创作具有杰出的民族音乐特征的作品。”⑨
肖邦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小时候父亲所办的寄宿学校也算是当时华沙的高级场所,所收的学生也都是家庭条件良好的男孩,肖邦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十九世纪,沙龙在巴黎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里聚集着各类上流社会人士,是当时社会的文化艺术活动的主流中心。肖邦幼时所处环境使肖邦自然而然有着上流社会人士的高贵与典雅,这使他在沙龙中独领风骚。如非迫不得已,肖邦并不喜欢公开正式演出的音乐会方式,肖邦“曾直截了当地对李斯特说:‘我一点都不适合开音乐会,公众会让我手足无措。我在迎面吹来的气息面前感到窒息,被这些好奇的眼光看得动弹不了,面对这些陌生的面孔出不来声。你呢,你的归宿却在那里’”。⑩由于身体原因,举办大型的音乐会也使他感到吃力,他更倾向于与三两个好友聚在一起,以演奏的方式交流与倾诉。
肖邦频繁活动于各个沙龙场所,身体瘦削体弱多病,并不代表他的作品就是病态柔弱或矫揉造作的形象。相反,他的作品中有着让人难以想象的厚重感和爆发力,他也曾表现出对李斯特的羡慕:当他“听过李斯特演奏他的《练习曲》第一册,肖邦这样写道:‘真的超出我的想象。能以这种方式演奏自己的作品,我拿什么去交换都可以!’”他羡慕李斯特的精神和体力,但也明白李斯特那种超绝炫技的优势与局限,肖邦追求的是更深远的层面,他追求的是“优美的声音”和深厚情感的结合。华沙起义爆发后,肖邦的内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此间肖邦写给他的朋友马图钦斯基的信中写道:“在沙龙里,我表面上很平静,但回到家,我对着钢琴发作,歇斯底里”“肖邦的两面性交替呈现:暴风雨和摇篮曲,仇恨的迸发和温柔的极致,狂野的主题加上如止水般静谧的和谐。”在这种悲情之下,肖邦音乐的戏剧性“往往体现在充满矛盾和对立的情境中的情感宣泄,其中常常具有某种性质的强烈的内在张力。”正如《降b小调奏鸣曲》op.35中第二三乐章的戏剧性转换便是最好的体现。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肖邦的风格特征的多元性,想要正确把握其音乐风格及音乐内涵还需要结合文本与音频信息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作曲家的生活轨迹和风格演变过程,还应结合谱面信息,去探索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实际意图,这样才能使演奏更加有说服力。
注释:
① 杨九华著《西方音乐史普修教程》下册中69~70页对肖邦的介绍
② [法]贝尔纳·加沃蒂著,张雪译.肖邦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229.
③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214.
④ [德]罗伯特·舒曼著,马竞松译.我们时代的音乐——罗伯特·舒曼文选[M].漓江出版社,第204页(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舒曼的这本评论集还有另一个中文翻译版本为舒曼著,陈登颐译,《论音乐与音乐家》,音乐出版社,1960年,可相互参照便于理解)
⑤ [法]贝尔纳·加沃蒂著,张雪译.肖邦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9.
⑥ 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132.
⑦ 梁炳权,姚曼华,梁镝编.肖邦与波兰音乐家[M].上海音乐出版社,第180页
⑧ [法]贝尔纳·加沃蒂著,张雪译.肖邦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40.
⑨ 梁全炳,姚曼华译.肖邦《降b小调奏鸣曲》op.35[J].钢琴艺术,2002,(12):23,其中注明引用于尤·霍明斯基《肖邦的奏鸣曲》第68-69页(需要说明的是,期刊上的这篇文章来自于(波)斯门江卡著,梁全炳、姚曼华译《如何演奏肖邦:回答问题的尝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月,第59-72页)
⑩ [法]贝尔纳·加沃蒂著,张雪译.肖邦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