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霞 (天津音乐学院)
《“采风”还是“田野工作”?》这篇文论的主要内容在论证“采风”和“田野工作”是不同的,“采风”有其独特的性质,直到现在,“采风”仍存在很多陋习,“田野工作”则是科学严谨的,以及对文化是尊重的。笔者在课余学习中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存在一些疑问,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有了以下的思考,以这篇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
“采风”是周代搜集民歌的制度。那么这种制度是什么样子的呢?
《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狩,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孟春三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从上述古文献可知,这种制度是统治者为了了解民间生活状况,派人在民间采集歌谣,从歌谣里分析政策的不足,以进行修订。
除此之外,文献中还记载了“采风”的另一目的:
司马迁《史记·乐书》“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
意思为各地的习俗和性情的不同,所以朝廷音乐机构要博采各地歌谣,并进行“补短移化”的加工和“调和谐合”的配乐,以实现“助流政教”目的。可知,官员是会对采集的歌谣进行加工改编的,使其可以为统治者所用。
以上可知,“采风”的目的是整理集中民间歌谣,考察民情;改编利用歌谣,以“移风易俗”。那么,除此之外,“采风”还做了些什么呢?
《春秋公羊传》:“从十月尽正月止,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
上述文献说到,男子六十岁、女子五十岁没有子嗣的,官府便提供给他们衣物和食物让他们到民间采集歌谣。这便说明了采风者并不是只有“大人”,这些来自民间的、生活艰苦的、生活孤苦无依的民众更加能体会民间真实的状况,从他们这里能反映出民众更为迫切的需要,同时,这一工作机会使原本老无所依的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得以生存,还能为平民百姓们传达心声使自己的存在更加有价值,这一制度的建立,充分体现了统治者对于子民的关怀。
那么,“采风”这一制度,真的如《“采风”还是“田野工作”?》所提到的那么多弊端吗?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采风”这一制度确实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为了了解民情,实施相应的政策来巩固统治,我们再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周代是建立了封建社会,在这之前的商代算不上是文明,甚至可以说野蛮的,西周推翻商朝建立新国家,那时候社会还是混乱的,为了让治理好国家,一系列的制度如宗法分封制、礼乐制等都是为了让国家让社会有秩序讲礼仪,这较之前是很大的进步了,尤其是“采风”制度,是统治者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集中体现,统治者是在想民之所想,体会民众的感受,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政策治理国家的,是为了引导国家往好的方向去发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采诗之官”可能会为了讨好统治者,上贡的民歌是经过他们挑选的,抑或是加工改编了,采集的歌谣无法真实反映民众心声,同时统治者要巩固统治会对民歌内容进行修改,传播统治思想。所以,我们在认识“采风”时,是要考虑其历史意义的,同时辩证的去认识它,毕竟它的存在一定程度可以将民众心声得以传播,老无所依之人还能有条件去努力获得生存,不能只关注到“采风”把民歌改编了,歪曲内容、记谱不准等等方面。
在《“采风”还是“田野工作”?》的观点里,采风和田野工作是不同的,那么先看看文章中所写的田野工作:
“进行田野工作首先要求调查者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持学习态度……民族音乐学家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更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员。他们接受被采访者提供的全部资料,而且遵循受访者永远是对的这一原则。”
“民族音乐学家进行田野工作,主要是为了科学研究,而不是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融入‘主流文化’。”
以上不难发现,作者对田野工作的态度是赞赏的,认为这是一种为全社会做贡献的作为,不改编搜集来的资料,不歪曲内容,实实在在的为人类服务的态度,那么为其服务而进行“田野工作”的学科,果真就是如此科学吗?
民族音乐学的前身是“比较音乐学”,20世纪后首先在德国使用这一名称,但是其比较研究的方法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比较音乐学的产生和发展背景是与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和扩张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以欧洲音乐为中心、以欧洲音乐为标准,仔细揣摩“比较”二字的意义,其实有欧洲人对非欧以外的民族文化的歧视态度,他们是用自己为“标准”,再去衡量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所以,比较音乐学在这个时期对待音乐文化的态度也并不是科学的、平等的、尊重的。
例证之一:
“官员和儒者对民歌的诠释有不少错误之处,对采来之‘风’进行的改编也常驴唇不对马嘴。”
“张博望通西域,从那里‘采’回来了一首《摩诃兜勒》……‘摩诃兜勒’是一首佛曲,描写兜勒皈依佛教的故事。佛教反对杀生,将佛曲改编成伴奏军队打仗和杀伐的‘武乐’,令人啼笑皆非。”
我不认同这样的例证。李延年的音乐造诣之高,我们都清楚,他能歌善舞、擅长作曲,乐府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领导是分不开的,那么他在改编这首佛曲的时候,难道不清楚佛曲的意义吗?他是知道的,他在运用时,只做音乐的素材,不去继续延伸原先的意义,这在现在都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能去说大家的改编以及引用是错误的呢?
苏轼是大文豪同时也是音乐家,我们也来分析看看他的代表作之一《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词牌是《念奴娇》,念奴是唐代著名歌女,色艺双全,《念奴娇》便是用来赞美她的,所以,这样赞美女子的词牌,按照常理难道不应该是“婉约”风格吗?苏轼却填了一首豪放的词,我们是否要认为苏轼不懂音乐?其实不然,黄翔鹏老师在《唐宋社会生活与唐宋遗音》中也讲到类似的话题,写道:“‘格律派’的人以为东坡先生粗豪而‘不协律腔’,实是他们自己误以词律等同于声律……证实苏词表面似若不合词律之处,实则皆有声致”,我们可以体会到,其实是苏轼音乐素养极高,不拘守词律也可使词达到完美的境界。所以,我们可以去批评苏轼胡来吗?可以认为苏轼改词是“采风”陋习深入身心吗?
我们再想想戏曲“一曲多用”现象,难道现在应该去批评它们吗?我们传统的音乐创作中,有多少作品都是在依声填词,这个“声”原本的意义真的重要吗?所以,是否可以用《摩诃兜勒》这个事例来说明“采风”的不正确,还需再斟酌。
自发性气胸为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多见于老年男性群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进一步加重,该病发病率将会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1]。为探讨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工作,提高治愈率。我们收集了本院自2008~2018年收治的60岁以上自发性气胸患者94例,与同期的60岁以下中青年自发性气胸52例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
例证之二:
“20世纪下乡采风的音乐家们,有些也嫌他们所‘采’到的‘风’‘粗糙’、‘原始’、‘落后’,于是着手‘加工、提高’。”
“这些被改造过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艺术’虽然保留了一点原有的风貌,但它们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艺术’。生活在山里的人们不会唱这些经过改造了的‘民间歌曲’,边疆的少数民族也不会跳这些被改编过的‘民间舞蹈’。”
研读了文章,我从中总结到其观点是不赞同改编,民歌应原汁原味的传播。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是“民歌该如何流传”?
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2方面的思考。
我们常听到的民歌感情真挚,歌词简朴,这里很多都是加工的产物,为什么要先加工呢?
其实真正的民歌不是这么简单理解的,有过田野考察经历的学者能体会到,民歌中情歌的比重很大,而且情歌的内容不是这么清新单纯的,不是简单的妹妹想哥哥,在过去大家很多知识没有好的载体传播,男女的情事就唱在歌里,歌词色情内容很多,这些情歌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如此适合去传播吗?并不是所有民歌都可以广泛地、公开地传播的,所以我认为民歌的传播应是有选择的,一些民歌歌词质朴曲调优美的,我们可以将其选择出来作为代表来展示民族的风情,由于原本的民歌艺术性不够,对其进行一些加工使趋于完善,我们应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加工并不是凭空创造,有“采风”工作作为基础,是对原民族文化有了解之后所做的,是有根据的。所以对这种美化民间歌曲的行为持批判的态度应是不可取的。
“民歌、歌舞和民俗活动被‘开发’出来,当成一种文化商品在景点进行表演。在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被商品化的过程中,那些原本为当地民众真实拥有的生活已不再具有完整性……’。”
“……它已经不是人民生活的自然存在,剩下的只是民间艺术的残骸。”
以上可知,作者追求的是民间艺术的原汁原味,我们现在考虑,是否有条件继续原汁原味传承呢?
黄翔鹏老师在《传统是一条河》中说:“历史告诉我们,失去生活依据的音乐必然要走向死亡。”我们现在的民间歌曲是否有生存的依据呢?首先,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了,过去的人们生活没有别的消遣项目,在做农活的闲暇时,唱歌打发时间,交通不便,使其环境闭塞,形成了地域性的特色。现在的状况呢,村寨里年轻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民间歌曲传承青黄不接,再加上交通的便利、网络的发展,外国音乐的传入,民间歌曲很大程度上不再是主流音乐了,还有生活环境以及劳作方式的改变,很多音乐已没有了其生存的依据,如《川江船夫号子》这类音乐,所以,我们要放任不管任其原汁原味的发展吗?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考虑,我觉得民歌在现代社会已不适合原汁原味的流传,而且出现对民歌加工改编并不可以归功于“采风”。
通过对两个例证的讨论,我认为其不足以用来支持“采风”是有改编的传统的,倒像是为了论证而去专门论证,其中的内容看起来很有道理,仔细斟酌还是能发现其中的不合理性。
通过上述讨论,笔者认为“采风”和“田野工作”是一回事。现在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的研究方法已有体系,但文论作者花了大篇幅来讲“采风”不可靠,这样,会对大家造成误导,读书不仔细的学生可能就认为“采风”是一件坏事儿,笔者的目的便是想和大家一起讨论“采风”是什么。深知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够,思考问题可能还是浅薄的,特以此文与大家共同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