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小曲之源与流

2020-12-06 15:19邵蓓漪四川音乐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曲曲牌唱词

邵蓓漪 (四川音乐学院)

通渭小曲是流行于甘肃省通渭县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丰富的曲目、优美动听的曲调、直白生动的唱词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曲种,普遍流传在通渭县内以及周边的定西、马营、平襄、陇阳等地区,曲目丰富、种类繁多。长期以来,十多个乡镇以及马营地区又掀起了一股“小曲热”,众多演出团队活跃在城乡各地,为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适应当地的风俗礼仪活动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通渭小曲之历史

通渭小曲因其唱腔结构不同于秦腔大曲而得名,又因其曲牌名称和曲调与陕西地区流行的眉户相似,部分地区如锦屏镇、马营镇、黑燕镇、华岭方园等地也将其称为眉户子,其形成的确切时间已经无从知晓,据民间艺人口传,有“小曲第一人”之称的“黑鼠爷”①前往陕西拜师学习眉户,后常于马营邵家滩村、营滩、龙头掌、何家庄等地演出、教学,并培养出了朱占江、何天一何进明等一批得意门生,使得小曲艺术得以传承发展。

据《中国戏曲志》记载,通渭小曲“其唱腔在承袭明秦南北时调基础上兼收当地农歌而成”②,“许多曲牌与元明时期的时令小曲名称相同”③。明代初期,通渭小曲就已经广泛参与到当地庆祝农历新年的“社火”中,是表演中的重要内容。明洪武时期,凉州人聂谦《镇番风土人情记》中就记录了通渭小曲在当地各种节日之间的风靡一时的盛况。明弘治年间,陕西人康海与友人王九思二人在成为通渭进士期间,对通渭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至今当地的民间戏班也有关于他们的传说。从此以后,陕西一带的音乐形式与甘肃地区音乐开始大量的结合,明汤显祖《寄刘天虞》中用“秦中弟子最聪明,何用偏教陇上声”来形容当时关陇地区小曲的流行盛况。

早期的通渭小曲是以清唱的方式在通渭地区进行流传。明朝末期,通渭地区成为马营地区了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途经于此的陕商、晋商等商人给通渭小曲的构成带来了多样性。在商品经济繁荣和几代通渭小曲艺人的努力之下,通渭小曲丰富了原本的清唱形式,加入了伴奏等内容。清代,通渭小曲已经开始发展成为有代表人物、行当细分的艺术形式,经常活跃在各种节日、庆典的场合,甚至被用来祭祀酬神。在一般的庆典中,一般先用通渭小曲以“小戏”的身份来引出秦腔等“大戏”。清代嘉庆年间后,随着秦腔的高度发展,通渭小曲则更多以伴奏演唱、清唱的形式活跃在老百姓的生活娱乐当中。

通渭县马营镇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了专门演唱通渭小曲的业余班社。建国初期后,通渭小曲的从业艺人马鸿发、张兴贵、孙发荣等人曾经贡献了《闹书馆》《放风筝》等等优秀作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通渭县新录制的《刺目劝学》《李彦贵卖水》等作品也风靡一时,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2007年,通渭小曲成为了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国家文化底蕴的一部分。

二、通渭小曲之构成

(一)曲调与曲牌

通渭小曲分平、关、荡、月四大调以及欢音和苦音两个大类,综合了陇东道情、北路乱弹、皮影腔与本地民歌等多种曲调,因此通渭小曲具有曲调多样、唱腔优美的特点。当前流传民间的曲调有80多种,演唱脚本120多种。在演唱时,有单曲和套曲两种方式,单曲多为南方的秧歌调,内容简单易懂,曲子可头尾相连反复演唱,代表作品有《放风筝》《割韭菜》《石榴籽》《绣荷包》等等,基本上反映的是劳动、游戏的过程,歌词基本上没有故事情节。通渭小曲中的套曲则一次演唱多个曲子,曲调具有连贯性,唱词有故事情节。套曲的演唱中一般是越调+背宫起,后背宫+越尾结束。

通渭小曲中的曲牌是不同曲调变化之间的过渡性片段,短小精干。在下一曲调进行之前,可以先进行演奏用于暖场,如果剧中有念白也可用于伴奏。当前通渭小曲的曲牌大概有40多种。代表曲牌有《大红袍》《小四景》《英雄牌》《满天星摆宴席》《纱帽翅》《金钱》《柳青》《思凡》《春晓》等④。

(二)格式与结构

通渭小曲虽然曲调众多,但是结构却井然有序,有章可循。通渭小曲使用曲牌联套体结构,开头结尾有一定的格式,从而表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格式和情节。每个曲调之间多使用曲牌进行衔接,使用曲头+曲牌若干+曲尾的形式,整体以慢—中—快—慢的原则来进行,所以在曲牌的选用上,一般遵循由宽松到密集、有拖腔到无拖腔的原则。

如1:《兄妹观灯》中,使用了越调+岗调+五更+西京+大东调+小东调+五更子+放风筝+紧诉+越尾的组合方式。

2:《伯牙抚琴》就有“越调-背宫-西京-钮丝-琵琶调-五更-带把五更-京道情-五更-紧述-西京-后背宫-越尾”的组合方式。

3:《杏元和番》就有“越调-背宫-五更-代把钮丝-大凄凉-紧述-凄凉调-望家乡-西京-刁江-送东调-莲花调-长城-越尾”的组合方式。

通渭小曲经过几百年的不断演进,在结构上的地方特色已经非常明显,在套曲的唱段中,基本上都是以越调开始、越尾结束。期间部分唱段还有“背宫”“后背宫”的规格。中间的情节可以安排各种曲调来表达剧情的发展和剧情中人物的塑造。因此通渭小曲的套曲灵活多变,能够变换出多种组合方式。

(三)调式与音阶

根据当前记录的乐谱为例,通渭小曲以我国的五声、七声徵调式为主,七声调式以加入清角、变宫的七声清乐音阶—So、La、Si、Do、Re、Mi、Fa。在这其中主音与上方纯五度的Re、下方大二度的So、上方小三度的Si作为曲子的主要结构音,通过以So为主音调,建立I级与V级音、VI级音的稳定结构推动曲调发展。

通渭小曲的曲式结构一般为一部曲式(乐段)结构,短小精悍。乐段内部又有一些发展、对比的因素,所以即便是一部曲式,也能明显感觉出层次感。曲调的发展结构大多和音乐形象的刻画、音乐思想的内容有关,结构没有做过多的限制,一般为几十小节。乐句的分布可能是同头或者同尾、也有可能是同头异尾,也有可能每句都不相同,曲体较为自由。节拍方面,通渭小曲多采用四二拍、四四拍为主。但也存在诸如《背宫调》等速度较慢的三拍子乐曲。通渭小曲对附点音符非常重视,基本上每一首曲子中都有大量的使用,有欲扬先抑的作用,用于制造故事情节上的悬念或者对感情的一种扩充。总体上而言,节奏、节拍较为简单,并不复杂。

在曲调方面,通渭小曲的曲调呈现波浪型态势,音域较窄,虽然在传播过程中有所变化,但是当前通渭小曲仍多用三度小跳。小曲中大跳较少,一般为五度、八度平行跳进。但是旋律进行上短小精悍,旋律性很强,配合上较为简单的曲体,非常适合反复颂唱。不稳定音级多作为和弦外音做装饰作用。如《五更子》中多用三度、五度跳进,不稳定音级用作装饰。

三、通渭小曲之形态

(一)唱词与唱韵

民间小曲的唱词往往反映着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通渭小曲也不例外。数百年来,通渭小曲的唱词已经深深的体现了甘肃地区的人文风貌、社会生活和语言基础,因此通渭小曲的语言具有方言化、通俗化、地域性显著的特点。歌词有描写农耕生活、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歌颂等内容,多用夸张、借代、对偶、排比、拟人等手法。唱词中大量出现通渭地区方言但并不违和,成为了通渭小曲唱词的典型特征。如流行于通渭地区的《牧牛》中出现的“吆着盖地”“普鸽”“雀雀”等词汇,不仅展示了甘肃地区丰富的语言文化,也有通过方言进行押韵的方式彰显独特的韵味。

通渭小曲的唱词类型多样,有关于家庭生活的,有关于教学的,也有象征对爱情的向往和自娱自乐的,内容涵盖广。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有句式之分,通渭小曲一般没有固定的句式,以表达内容详细、语言通俗押韵为主要目标,但是唱段中还是以五字、七字、八字句最为常见。句式一般不求对仗,有些句子字数的增减不影响唱段的节奏和表演效果,这样的句式不仅通俗易懂,还给表达唱段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提供了空间。由于通渭小曲唱词的创作者一般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因此唱词中缺乏文学性。但正是因为如此,通渭小曲的唱词中体现的幽默甚至是古怪荒谬的“无厘头”特性,都让通渭小曲具备了鲜明的特色。

在押韵方面,通渭小曲善用方言土语进行押韵,因此,其押韵打破了传统的押韵规则,让唱词表述的更加具体化,如《牧牛》中的唱词:

养了一对牛,长着梨花角

吆着盖地去,它把铧角瓢破

世上穷人多,哪一个就像我

在该段唱词中,“角”字念(骼),“破”字念(pe,四声),“我”读(各),这样一来,看似不押韵的唱词使用通渭地区方言演唱后,呈现了句句押押“e”音的现象。除了句句押之外,还有隔句押或者隔多句押,如果唱词体量庞大,还会出现换韵的现象。

(二)唱腔与衬词

通渭小曲是一种在“眉户”上发展而来的艺术形式。由于时代的更迭,当时的通渭小曲没有一个固定的范本,再加上古代口传心授的教育传承方式导致了每个人的嗓音都有所不同,嗓音不通势必会造成唱法的差异因此就会出现每个人唱法都不一样的情况,由于通渭小曲正是因为通俗易懂、简单好学才具备了多样性、民俗性的特征,因此通渭小曲没有固定的唱腔,也诞生了多种派别。

但是通渭小曲的衬词有很大的特色,多用“呀吼”“哎呀”“咿呀呼”之类的方言语气词,另一方面对于衬词的搭配使用并不固定,也没有严格的要求。衬词的使用多靠艺人的演出习惯或者即兴而为之。这样灵活的唱腔运用充分体现了通渭小曲的即兴性。

(三)伴奏与演出

通渭小曲既可清唱,也可进行伴奏。一般艺人演出的时候会使用扬琴、二胡、板胡、竹笛、三弦等作为主要乐器配以“四片瓦”等特色打击乐器,其中三弦是通渭小曲的核心乐器。这些伴奏乐器通常被称之为“弦索”。通渭小曲发展至今,总结出了三弦中越、当、关、平四种弹奏方法和八种调性的弹奏方式,打击乐器出了扬琴以外,还有“四片瓦”,四片瓦是由四块长8厘米、宽5厘米左右的竹片用凸面相互撞击发声,演奏者一手分持两片,左右手分别敲击,左手打弱拍,右手打强拍。在演出过程中往往是边唱边打,有时先打用来给演出起势,增加演出的氛围。

在演出的过程中,通渭小曲分为清唱和演唱两种类型。清唱和演唱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弦索伴奏,并没有对人数有严格的限制。可以一人演唱,也可三五人,多则十几二十人,有时一个人的演唱也能展现出多人的效果。如马营地区著名的小曲艺人张兴贵,能对不同人物的腔调进行划分,展现了与众不同的风格。

结 语

通渭小曲源自劳动人民,是口传心授的产物,具有即兴性、集体性和民俗性。因此,对于通渭小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去保护和传承。当前,通渭小曲存在传承断档、艺人老龄化严重、专项经费不足、演出场地受限、群众认同感较低等诸多问题看,如何更好的进行传承和保护使其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环境,让这一古老的音乐形态焕发新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深思。

注释:

① 据传姓何,通渭县锦屏乡尖岗山村党家湾人,生于1864年,1944年离世。

②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2.

③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

④ 陈维山.通渭史话[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129-131.

猜你喜欢
小曲曲牌唱词
曲牌的传播与传承
唱词(外一首)
永昌小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我爱记歌词
用爱温暖那名需要陪读的孩子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昆曲曲牌与昆笛演奏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