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建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根据设计目的,对各类抽象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升华,使用文字、图形、色彩、造型、材质等基本要素进行设计创作,将信息可视化后传达给受众并对受众产生影响的过程[1]。可视化的信息一般称为“视觉符号”,视觉符合就是用眼睛能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如自然、建筑物、各类人造产品、影像艺术、造型艺术及各种科学、文字的形态等。
视觉符号的来源广泛,但需要在视觉设计作品中呈现准确的新颖形象,需要对形象的合目的性、创意性进行创作。视觉传达设计形象创新层出不穷,已经有数量庞大的优秀形象产生,创新来源的途径之一是研究新的领域,研究其他专业的部分课程,寻求创新视觉形象的诞生。视觉形象创新是全方位的,包括在创作素材的材质、造型、三维等方面有意味地加工形象的视觉冲击力,雕塑课程是很好的拓展创新来源。
这里的雕塑课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与雕塑专业的课程不一样。雕塑选修课不是简单压缩,而是从雕塑专业中找寻对视觉传达设计有益处的内容来开展教学,把教学内容用一条暗线串联起来。笔者认为,暗线应是雕塑中泥塑的观察方式、审美价值、文化背景、视觉呈现的美感,课程目标就是通过课堂讲解、分析、示范、泥塑作业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泥塑的方法、步骤和技巧等,了解泥塑的发展历程,掌握造型塑造的原则,并充分理解泥塑蕴含的视觉审美价值,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的审美情怀。学生能根据图样制作出做工精良的泥塑作品,学习创作泥塑造型和装饰样式,了解各种泥塑材料的制作工艺,完善装饰手法,与文创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图形设计、装饰表现等课程形成关联,并能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主动结合泥塑知识,自觉地开展相关设计实践活动。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课程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其能较为准确地欣赏雕塑作品;能针对不同材料提出正确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能依照图例分析制作的难点和解决方法;能制作出做工精良的泥塑作品;能结合地域文化传统和之前所学课程,创造出新颖的泥塑作品。
雕塑是一门造型艺术,重点体现在材料质感美、形体美、空间美、装饰美等方向。雕塑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中起步较晚,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的先驱者蔡元培于1916年在法国华工学校师资班中提道:“音乐建筑皆足以表示人生观,而表示之最直接者为雕塑。”经过许多雕塑从业者的奋斗,雕塑造型艺术在写实技巧、民族化、多元化、艺术性方面有了很大进步。雕塑专业课程的发展从巴黎国立美术学院雕塑系、法派传统雕塑系课程到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是为伊始,也是当代的范本[2]。为了雕塑艺术创作而设置的素描基础课、速写、石膏及真人头像、速塑、人体泥塑、浮雕、泥塑创作等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写实性。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首先,难度大的课程内容不适宜;其次,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写实能力;最后,加工技术复杂的内容更不能重认识轻实践。课程需要结合学生的基础、专业和课程时间,选择对于其形体表现和创造性视觉表现有益的内容来进行授课和训练,如赏析、雕塑草稿图、速塑、民间彩塑、浮雕、仿真场景搭建等课程内容。教师可选用油泥、超轻黏土、石膏等便于取材、性价比高的材料。
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更深的认识:泥性,可任意成型的至宝,可塑、可雕、可画,具备亲和力、自然感、生活的味道;其他材料的显著特性和视觉情感经验,如石材的阳刚之美、厚重感、肌理美,铜的古朴典雅、永恒感、分量感、贵重观念等;线条造型的千变万化,写实性的惟妙惟肖线条组成的造型让人沉醉惊叹,抽象性的情感线条体块散发着人文精神的光芒,线的美感和情绪表达是传统文化中的优势,这个难点需要学生灵活运用;色彩虽然在泥塑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它是情感发散的催化剂,泥塑的色彩不仅仅是材质本身的色彩肌理,还包括表面的色彩装饰处理,是泥塑课的重点;凝固视觉形象的提炼吻合视觉传达设计对于形象的要求——经典、最合适和目的的形象,作为静态为主的泥塑形象需要考量多方位、多角度的视觉感受,特别是某种最经典的形象画面,这是学生需要长期消化理解的;作品摆放的空间和环境非常重要,作品能凸显,背景能烘托,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尽量做到让任何作品在视觉上都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任何作品都是时代的,我们看任何一件作品都要放到时代背景中,任何一篇评论都要审视其所处时代的背景,从雕塑中去看其时代精神、审美价值,就如卢奇安认为一件艺术品需要一位智慧的鉴赏者,应超出视觉的愉快而从所见的形象中做出有道理的论辩和批评。
理论课的重点在于对国际化背景中的现代雕塑和后现代雕塑的认识和理解,因为这一时期的雕塑集中在形式、技术、装饰、观念多方面的创新[3]。通过浓缩的中国雕塑史,学生能了解雕塑的最初形态和功能,特别是在崇拜、巫礼、祭祀等社会活动中作为礼器的存在,具有拙朴的原始性的典型,很多雕塑具备仪式感。宗教雕塑的彩塑和程式化处理方法都值得借鉴,夸张造型和想象形象的创造更是值得临摹和揣摩的。近现代雕塑从西方舶来,学习写实性雕塑,学习雕塑创作,学习现代雕塑及后现代雕塑,如布朗库西《无穷柱》对于基座的抛弃意味着背离传统雕塑的程式;毕加索、杜尚开始使用“非雕塑”来质疑传统雕塑的审美观,构成观念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波丘尼、大卫·史密斯的金属雕塑创作,成为时代特征的代言词——力量、结构、运动、残忍,并提供了去三维化的逆向思考方式。到了20世纪60年代,雕塑的范围更加广泛,人们只能用排除法定义:“非风景物”与“非建筑物”的综合。“泛雕塑化”的现代,人人都是艺术家,大地艺术、装置艺术兴盛,又有权五祥的照相雕塑、托尼·奥斯勒的视频雕塑。博伊斯提出了社会雕塑的核心——人人都是艺术家,弱化了雕塑的物质层面。无独有偶,意大利产生了“贫穷艺术”,艺术评论家塞兰特认为那些日常物质创作立体艺术更易引发联想,而且更注重成型过程。这与波普艺术注重成品、复制观念相背,波谱艺术还重视挖掘如何颠覆视觉思维。这些内容配上图片、视频,能使学生理解雕塑的创新及制作并非难以企及,能更好地打破学生内心的胆怯,使学生更乐于思考、用心创作。
此外,教师应重视课程内容设置与开展,思考如何在雕塑专业所有课程中进行择取和调整,应以视野拓宽、理解审美趣味、立体观察方式、三维空间表现、材料特性和产品化等为方向。同时,教师应突破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
相较于传统泥塑课程而言,泥塑课程创新作品完成度高、难度适宜;制作过程中重视设计元素的加入和装饰化处理,作品效果呈现好;课程重点在于如何体现设计意图,避免了不合适的技术和工艺难点,学生适应度高;课程有很好的延伸,适合不同学生的喜好发展。
课前准备分为两方面,一是材料、工具的准备,二是泥塑作品和泥塑产品相关知识的前期准备。课堂教学中,在理论讲授阶段,教师可让学生对作品、产品进行讨论分析,重点在于分析其可行性、创意性和视觉形象的情感传递。
实践部分,教师可带领学生体验泥塑材料及泥塑产品制作流程,以泥类形体塑造为主,其体量、动态、多角度观察调整是重点,避免让学生过早陷入表面光滑处理、细节刻画、欣赏角度单一的困境;超轻黏土类需要注意操作环境的干净、一定的湿润度、制作安装步骤及泥在干燥定型过程中的膨胀会弱化部分形态。学生对泥塑产品设计图进行第一稿制作,经过讨论分析后改进设计图和实物,对以下方面进行探讨:泥塑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信息是否符合市场消费人群的需求,美观程度是否符合,泥塑产品的造型和细节是否适合量产,使用何种材料替换可以量产,泥塑产品的包装及推广。结合作业应是一个产品销售或展示的微缩全流程,泥塑是我们的核心产品,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从泥塑中发现新颖的展现图形和设计思路。
教师还应注意教学评价和成绩评定,一般按照完成作品的评价点进行成绩评定。作品评价点有以下方面:一是作品造型、色彩、装饰效果等合理美观;二是泥塑创作产品草图美观新颖,并依图制作出合理材料的泥塑成品模型;三是产品配套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合理、美观且可行。当然,除作品本身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思维创新也是很重要的考量点。教师应了解,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否熟练掌握重点理论知识和方法,能否分析问题并提出良好的解决方法。
任何课程都需要独立开展,又需要放置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课程需要有新能力的收获,更需要有新思维方式的开拓。任何练习都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门课程或一件作品,而是需要不断探索、应用、批判,进行知识的温习和融合,思考如何更准确地开展实践,并制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从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提升各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