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梅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由于时代背景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不同,音乐流派及风格各异,因此,不同音乐形式在含义与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别,欣赏不同类型音乐,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修养。大学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辨别高雅音乐和低俗音乐,使学生在高雅的音乐艺术中感受到乐趣与获取成就感。学生不断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掌握各民族、派别及曲风的音乐特性,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气质。
众所周知,右脑开发知觉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右脑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学生形成这种能力非常重要。作为国家的栋梁,大学生只有具备这种开拓性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创新发展的需求。在大学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恰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右脑创造力,进而更好地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形象思维,让学生正确认知音乐中的非语义性及非可视性,进而发挥自己的无限想象力,对未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益处。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在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下,学生会形成良好的情绪和人生动力。学生身心健康就能够理性地对待各类社会问题并管理好情绪,有能力解决各类矛盾,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做到明辨是非、成熟理智。例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该作品悲怆雄壮的旋律中深切体会到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激发自身爱国热情,并深刻地理解在新时期社会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不仅如此,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才可以在音乐作品中更好地体会社会美、艺术美及自然美,正确缓解学习及生活带来的压力,保持健康的身心发展状态。
第一,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引入现代流行音乐,同时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进行比较,带领学生鉴赏他们较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入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让学生逐渐对古典音乐产生兴趣。第二,在学生音乐鉴赏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础上,教师将内容相关的不同时期的西方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融入课堂中,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层次和水平。
第一,在开展音乐鉴赏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确保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进而引导其通过了解作品背景和作曲家的相关资料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对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从艺术歌曲和流行歌曲欣赏入手,较之器乐而言,其结构更为简单和通俗易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对于具有扎实音乐基本功的学生,除了欣赏声乐作品,教师还可以推荐更多不同形式的音乐和器乐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审美能力。第二,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来传递音乐情感。例如,在《梁祝》的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短片,让学生先了解故事情节,然后再欣赏《梁祝》的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第三,采取主题教学法,也就是围绕某一主题欣赏音乐,如爱情主题、怀旧主题、爱国主题,等等。第四,以时代风格为主线的欣赏方式。中国音乐作品有国乐和少数民族音乐及现代流行音乐,西方音乐有巴洛克风格、古典风格、浪漫派、印象派、21世纪音乐等。第五,教师每周定期推荐相关鉴赏曲目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欣赏,如利用网络便利,可以下载QQ音乐、网易云等,方便收听。上课时教师让学生分享欣赏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艺术审美能力。
教师应协助学校组织多样化的音乐艺术活动,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交流机会。在学校定期开展的各种音乐比赛活动中,教师还需及时进行专业的指导。不仅如此,学校和教师可以积极联合邀请校外音乐组织和各类专家来举办音乐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让学生开阔视野,和更多音乐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鉴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