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珍/谭建斌 (吉首大学)
湘西本土民间舞蹈是湘西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和璀璨明珠,不仅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数量之多也是罕见的。自吉首大学开办舞蹈专业教育以来,始终将湘西本土民间舞蹈资源纳入到常规教育体系中,并成为舞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吉首大学成功建构了一套有别于其他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模式。在“双一流”背景下,对“吉大舞蹈教育模式”进行剖析,以期更好的实现地方高校精准培养服务于地方的差异性与个性化舞蹈人才。
湘西本土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多为载歌载舞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形态千姿百态,颇具湘西地方特色。其舞蹈的表现内容有以当地习俗为依据的古代原始社会的狩猎,图腾信仰及生殖崇拜,战争经历。也有现代生活中各种传统节日里人们表达欢喜之情的娱乐活动,有些则渗透了各民俗,祭祀,礼仪活动的遗风。
主要内容都来源于土家族、苗族民族,不过也有少数其它民族和汉族的本土民间舞蹈。其中土家族舞蹈有:摆手舞、毛谷斯、铜铃舞、八幅罗裙舞、造旗舞、合飞舞等。每当逢年过节、民族传统节日,民族舞蹈都以独具的形式和风格出现。湘西苗族舞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风格独树一帜。就舞蹈形式而言,常见的就有:跳香舞、接龙舞、绺巾舞、跳香舞、盾牌舞、先锋舞、采桑织锦舞、芦笙舞、傩愿舞(包括开路郎君舞、扮仙锋娘舞、土地舞、开山舞、渡关舞);龙舞、狮舞、棍舞、刀舞、杈舞等。苗族舞蹈应用范围很广,从生产劳动到娱神娱人,从婚丧嫁娶到节庆请客,皆有舞蹈。但是最享有盛名的是苗族鼓舞,它又分为花鼓舞、猴儿鼓舞、团圆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人单人鼓舞、双人鼓舞。湘西汉族民族民间舞则主要是湘西花灯舞和板凳龙。花灯动作丰富各异,无论是天上飞得,土里长的,水里游得,地上走的都可以用花灯表现,还经常和民间武术结合。板凳龙则是湘西民族民间的龙舞,相传是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湘西地区各民间舞蹈来源于生活,内容质朴简洁,明快,厚重,是对现实生活真实质朴的反映。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对本土民间舞蹈的热爱,吉首大学艺术实践周教学环节增设田野调查与实践,深入湘西民间让学生定期下乡调研,搜索与整理本土民间舞素材,通过实践课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并以计量学分作为毕业考核之一。其形式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教师组织和引领,带领学生参观民间社团演出,与民间艺人相互交流,并利用学校的演出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其艺术才能,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深化对湘西本土民间舞蹈的认识。通过下乡调研和感受乡土民间舞蹈的生活起源,写出调研日志,并将大力搜集的本土舞蹈素材通过视频或照片的形式保存下来,调研结束后,以班级为单位把学的本土民间特色舞蹈原风搬上舞台,进行班级考核和比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以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会如何采风调研,同时也使这门课程兴趣化、科学化、合理化。更能使她们学会提炼,感悟生活。这门实践课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在实践中得到新的反馈,对日后舞蹈编创,有针对性的强化和深入引导。并加固湘西本土民间舞蹈课程的地位,形成吉首大学舞蹈学专业特色课程。
本土民间舞蹈资源其中大部分民间舞自身就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遗”舞蹈进校园,既是民族优秀舞蹈文化在校园场域中的传播与弘扬,也是一种舞蹈美育的手段,是高校舞蹈教育注重文化内涵与特色建设的体现。吉首大学采用“采集入民间、研讨在课堂、编创于舞台、兴盛出社会”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在校推广,秉承“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宗旨,将湘西本土民间舞引进高校舞蹈教育课堂,同时在学院对外开设本土特色舞蹈选修课,在全校举办万人摆手舞,后应邀赴广州参加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2019非遗舞蹈进校园:舞蹈教学课例展示暨论坛”。进行湘西本土民间舞精品课展示和教学。为进一步建设与完善中华传统舞蹈文化进校园,提高本土民间舞蹈学科教学与科研能力水平,为吉首大学舞蹈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综合型人才提供有力途径。
开发特色舞蹈课程对地方高校舞蹈办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众所周知,高校舞蹈教育是舞蹈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肩负着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也肩负着对民族优秀舞蹈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新的重任。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舞蹈教育由于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特色化的特点,更加显现出对地方民族舞蹈文化底蕴挖掘的优势和必然。吉首大学坚持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民族地区的舞蹈文化资源,根据舞蹈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重点从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构成、课程实施环节、课程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大力开发符合舞蹈教学特性的系列特色课程集群,目前,音乐舞蹈学院开设《湘西苗族民间舞》《湘西土家族民间舞》《湘西苗族鼓舞》《湘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等系列特色课程,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同时,为实现差异化的舞蹈专业教学和特色化的舞蹈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课程教学,大多是采用专业院校的教材,因而缺乏针对性。为此,吉首大学根据舞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制定了关于本土舞蹈教材编写和实施方案。并由民间舞专业教师对湘西本土民间舞蹈资源进行整理、加工、继承、创新,深入挖掘湘西本土民间舞蹈文化底蕴,编创系统科学的教材,由简入繁,由单一元素到综合训练。目前,吉首大学围绕湘西苗族鼓舞、接龙舞、绺巾舞、摆手舞、毛古斯舞、铜铃舞等本土民间舞蹈资源,编创了《湘西苗族民间舞教程》《湘西土家族民间舞教程》《湘西苗族鼓舞教程》三部实训教材和《湘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一部理论教材。在其它课程教学中也融合了本土民间舞蹈资源,如《舞蹈编导》课程教学内容中突显了湘西题材的舞蹈作品创作,《剧目排练》则融合了优秀的本土民族舞蹈剧目等。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吉首大学依托本土民间舞蹈资源所编创的一系列本土舞蹈教材和特色化的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了湘西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初步构建。
在目前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体系中,民族民间舞蹈占有一定的地位,成为高校舞蹈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方面。但是作为普通高校的特色办学,必定与本土民间舞教学密不可分。本土民间舞蹈课程是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是借助于传统民俗文化学习、民间文化视觉体验与特定情境实践创设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的舞蹈教学活动,是各地区高校传统文化长河中逐渐形成与累积的优秀文化。普通高校教育开设本土民间舞蹈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本土民间舞,使学生更深层次认识民族文化,让学生有舞蹈创作的根源,同时延伸和拓宽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深度,增添新课程设置。该措施不仅完善和丰富该高校的民间舞课程教学体系,同时也为学生研究和创作该地区的本土民间舞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更全面凸显该高校舞蹈教育的办学特色与培养人才的目标。无论高校想培养哪一种方向或人才,或想要实现在教学中传承、发展和创作新的民族民间舞作品,都必须加强开设本土民间舞蹈课程。以“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将湘西本土民间舞融入高校舞蹈学教学课程将成为吉首大学舞蹈的办学特色,以及品牌教学,培养出有文化知识底蕴的编创人才和特色的教育及表演人才。
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主要阵地。在全球化趋势、文明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非遗”舞蹈文化显然变得弥足珍贵和稀有。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舞蹈,需要我们尝试用多种途径和方式保护与传承。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与前进,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非遗舞蹈文化,而高校舞蹈教育对于文化传承创新和舞蹈高等学府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提升作用,有助于舞蹈文化艺术在更高层次和影响力上做出积极贡献。普通高校开展本土民间舞教学有利于“非遗”舞蹈文化的创新发展,既使民族优秀舞蹈文化在高校中传播与弘扬,也是舞蹈美育的一种手段,是舞蹈教学注重文化内涵与品牌特色建设的体现。只有我们不断地要求学生学习和推广非遗舞蹈文化,才能使本土特色的非遗舞蹈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沿袭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模式和机械照搬教学内容,是造成舞蹈人才同质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地方高校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教学,在舞蹈教育中增设本土民族舞蹈课程,创新教学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舞蹈人才培养的同质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多元化文化需求和艺术产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和技能特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差异性与个性化人才是新时代的需要。同时,将本土民间舞蹈文化融入高校舞蹈教育体系,使学生了解当地特定的人文习俗,加深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层认知,让更多人正确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通过本土民族舞蹈文化学习,进一步获取民俗知识,了解和遵守当地民俗规范,强化民俗传统记忆,传承少数民族优良的文化精神以及强化和提升学生的民族情感、自豪感,从而实现地方高校精准培养服务于地方的差异性与个性化舞蹈人才。
本土民间舞蹈传统文化不仅是精神上同时也是物质文化,是由世界各民族祖先在各民族地区数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创造出来的财富。是可视,活态,动态,运动着的非物质的活的文物,是人类活态文化财产,也是深入了解各地区民族的百科全书。吉首大学舞蹈学教育开设湘西本土民间舞蹈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和表演中感受劳动人民优良的民族地域文化精神,继承与发展本土民族文化和精神财富。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吉首大学成功建构了一套有别于其他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模式。在“双一流”背景下,“吉大舞蹈教育模式”对于我国地方高校舞蹈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各地区舞蹈文化遗产的保护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