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野下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0-12-06 10:45于宛冬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8期
关键词:通识美育课程体系

于宛冬 (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

引 言

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教育也是美育内容,因为音乐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和情趣,进而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而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从当前我国国内学校对音乐通识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音乐通识教育的作用正在逐渐被更多的人看到,但是却因为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导致当前音乐通识教育无法有效开展。从美育和音乐通识教育的内涵来看,学校可以在美育指引下开展音乐通识教育,通过音乐来进行美育,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

一、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课程设置

从当前音乐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发现,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实践、音乐鉴赏和相关的文化课四部分。音乐理论课程主要指音乐基础理论、中西方音乐史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基本的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音乐实践主要是指音乐演唱、乐器排练、音乐制作等内容,通过音乐实践课程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音乐鉴赏的课程主要包括中西方音乐名作赏析、电影音乐赏析等,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进行赏析,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而与音乐相关的文化课则是为了帮助学生拓展音乐素养。

(二)教材内容

学校音乐通识教育的相关教材也分为四类,第一种是以音乐赏析为主的音乐基础理论,如《大学音乐文化修养》,这部分教材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的音乐知识,提升基本的音乐素养。第二种是以音乐审美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大学音乐》,通过这些教材的学习,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第三部分是以欣赏和鉴赏为主要内容的教材,比如《实用大学音乐教程》,通过这部分教材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最后一部分是包含世界音乐在内的教材,这部分教材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世界音乐。

(三)教师资源

音乐通识教育的教师资源也分为三类,分别是管理教师资源、公共课教师资源和专业课教师资源。顾名思义,管理教师资源就是对学生开展管理工作的教师,这些教师大多不会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教学,而是负责对学生进行日常的管理和教学管理。而公共课教师资源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公共课教学的教师,公共课主要是指除了专业课程以外的一些课程,但是在进入高年级之后,公共课程一般会取消。最后是专业课程教师资源,专业课就是指和音乐相关的一些课程,这些教师一般负责对学生进行音乐乐理和音乐实践等课程的教学。[1]

二、美育视野下构建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融入当下的审美潮流

在美育指导下开展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首先可以帮助学生融入当前的审美潮流,因为时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所以社会流行的审美也会因此发生变化。教师要积极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最流行的音乐、音乐剧等,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问题,并且学习到音乐中的美学存在。尤其是音乐剧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到音乐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表演情绪、构图结构、色彩运用、表情管理等多种与美相关的内容,进而让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最流行的音乐文化和审美,不被潮流所抛弃。

(二)鼓励学生养成自己的审美习惯

在美学的引导下构建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还有利于鼓励学生养成自己的审美习惯。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也正因此,每一位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悟都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慢慢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方式和审美观。所以教师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更重要的是,学生要积极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审美,并且积极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2]

(三)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也是构建音乐通识教育体系的最终目标。因为在美育引导下开展音乐通识教育,首先可以让学生接受音乐知识的学习,进而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表演能力。进而在美育引导下,让学生对音高的把握、节拍的使用有一个更高程度地理解。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在美育引导下开展音乐通识课程建设,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音乐和其它专业有所不同,因为音乐充满变化,所以通过音乐通识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可以引发人的联想,而音乐创作也大多是在想象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学习音乐和创作音乐有时候是相辅相成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改变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再将自己的创作进行展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填词,根据词创作音乐,学生的创作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当前我国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教学体制一直以文化课教学为主,在这一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整体素养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普遍审美能力低下、缺乏想象力,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一)学校对音乐通识教育缺乏一定重视

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要为他们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音乐通识教育为例,当前我国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学虽然都开展了音乐通识教学,但是相关课程却与音乐通识教育关系不大,导致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3]在音乐教学中,理论教学依然是教学重点,从考核标准就可以发现,学校依然将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成绩作为主要的参考标准。而且因为学校的不重视,所以并没有开展足够的相关课程,导致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学校音乐通识教育教学问题严重

除了学校对音乐通识教育的不重视之外,音乐通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以课程内容为例,当前我国很多学校在音乐教学中虽然开设有相关的实践课程,但是在教学时候依然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无法得到提升。教学方法单一是第二个问题,教师习惯性地进行灌输式教学,结果严重制约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就无从提升。

(三)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较低

学生自身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欠缺也是当前我国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得不承认,从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可以发现,音乐一直以来都不被重视,所以学生从小就无法接收到专业的音乐教学,在缺乏系统的音乐教学的前提下,学生的音乐素养自然得不到有效提升。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文化对学生的审美造成了极大影响,学生很容易对陌生事物出现盲目崇拜的心理,所以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比较低。

四、美育视野下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以美育和通识音乐为基础,健全课程体系

以美育和通识音乐为基础健全课程体系是构建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第一步。从我国当前的课程体系来看,音乐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音乐基本理论课程、鉴赏类音乐课程和实践类音乐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课程未必能有效开展。因此,学校应当在健全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文化内容和艺术内容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其次是理论体验与实践参与,只有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乐趣。

(二)积极与时代接轨,丰富通识音乐教学方法

积极与时代接轨,丰富通识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是构建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第二个步骤。[5]因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通识教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教学方法也要不断进行创新和丰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通识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而且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显然无法适应现代音乐的教学需求,更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进而促进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构建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重点,因为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的学习是灵活的,尤其是在作曲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进行随心所欲地创作,但创作需要灵感来源,因此,学生就需要在不断学习中丰富自身的内在涵养,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学校还可以专门开设相关的创作课程,让创作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创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作经验,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创作创新能力。

(四)整合教师资源,建立专业的教学团队

构建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还需要整合教师资源,建立专业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是教学的重点,所以学校要将学校内部的音乐教师进行有效整合,组建专业的美育音乐通识课程教学团队,对每一位教师进行明确分工。尤其是要让教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可以有所发挥。除了校内的教师之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外教师资源,与其他学校进行合作,实现教师资源的互通有无,打破学校教师之间的壁垒,真正让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有所发挥。[6]

音乐通识教育其实也是美育的一部分,进行音乐通识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但是因为当前学校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学生的审美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为此,在美育指导下构建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十分紧迫。

猜你喜欢
通识美育课程体系
论公民美育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美育史料·陈抱一谈儿童美育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