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声乐教学“课程思政”应用效果的探讨

2020-12-06 10:45董美姣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8期
关键词:声乐课程思政思政

董美姣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高校声乐教学“课程思政”应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核心价值品德教育。教育目的是以全面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这一种教育过程,它体现着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指导着人才需要达到的相应的质量高度,以及人才数量的规模。

一、高校声乐教学“课程思政”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

将声乐技能技巧训练与其发展历史、文化背景、典型作品、表演艺术流派以及相关学科挂钩,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具有文化底蕴的新型技能技巧课,还其艺术技能技巧的文化本源。首先,歌曲、歌剧的音乐创作要以诗、剧为主要艺术参照的基础,因此诗、剧中业已形成的文化因素,比如:传统观念、人文情怀、地方风格、流行时尚以及社会政治背景等等,可以这样说,只要是诗、剧中所涉及到的,作曲家均需要考虑或需要遵循。比如为唐、宋诗词谱曲,作曲家首先要考虑参照那个时代宫廷乐舞的音乐和民歌的风格特点,并且要严格地把握好中国传统诗词的格律与韵脚等艺术规律。如在教授中国古典艺术作品《枫桥夜泊》时,要给学生讲解:本作品是一首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为唐代诗人张继的诗谱曲的艺术歌曲作品。古诗作者张继当时是处在唐代玄宗天宝繁华盛世年间,社会政治局面稳定,百姓生活安定,趋于唐代的美学思潮,文人讲求韵味的背景下,重视艺术作品的空灵、含蓄、平淡、自然之美。又由于诗人当时赴京科举不第,为排遣心中苦闷,租一小船泛舟至枫桥镇,夜半在船舱内突闻寒山寺钟声,不禁有感而成诗,歌曲作品惆怅忧郁。通过讲解整首作品创作的来龙去脉,包括作者自身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社会政治环境、文化的审美情趣、作者当时的个人心境、创作意图等相关人文知识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的效果定会比空泛地强调“歌唱要有情感”更为奏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要始终把“文化”因素贯穿于声乐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达到在声乐教育教学中“育人而非制器”的目的。

二、高校声乐教学“课程思政”德育渗透,完善了学生人格的培养

荀子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无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言思,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世界音乐中,无论哪个时代、年代、国家、民族、不管音乐形式多么复杂、奇特,也不会使人生厌恶,丑恶绝不会从音乐中产生”。因此,在声乐学生的训练和演唱中适当贯穿德育教育,发真情、抒真意,将作品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化为演唱者自身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把声乐学习的过程看成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塑造真善美品格的过程。如教唱作品《满江红》时,教学中从分析《满江红》的词作者岳飞入手,让学生了解他是南宋抗金名将,一生精忠报国,却遭奸臣诬陷身亡,名垂千古的历史故事,使学生对岳飞的爱国情怀有先人为主的概念,再引导学生透过旋律的表层、歌词的内涵及作品结构的层次,运用歌唱技能技巧高歌昂扬壮烈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又如在20世纪上半叶的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当中,革命文艺的这些属性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和有效的。就后者而言,自两次鸦片战争以来,西方音乐的进入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平衡,东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融合促使原有的中国传统音乐开始出现转型。而一方面,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当中所形成的新音乐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迅速扩展,使得大批受众群体在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上逐渐有了时间上与经验上的积累;另一方面,就当时的中国音乐界(包括中国革命阵营的音乐界)而言,其在展现音乐创作的能力与水平上还处于自身摸索和不断积累的阶段。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中蕴含着震撼心灵爆发出的巨大的反抗力量。

《乐记》云:乐者所以象德也,乐者,德之华也。西方古希腊柏拉图也提出音乐有“心灵净化”的作用。尤其在我们现在这个后现代文明的社会,当今严肃歌曲被冷落,流行的各种超级女生秀、各种形式的才艺大赛的泛滥成灾,使得多少追星族们误入歧途,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整容、带着不健康的、特别功利的目的去学习,屡屡受挫,达不到目标,促使学生人格的扭曲。在声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内心体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从美好的音乐中得到良好的心灵熏陶和道德体验。声乐与人类创造的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更能直接深入人心而直达情感,更能真实地表达情感而无虚假,更能纯净地表达爱与善而无丑恶,完善学生人格。如透过作品《芦花》的歌词"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情和爱,花为媒,千里万里梦相随,……早戴红花报春晖。"的分析,能够让学生了解作品抒发的是姑娘对心上人奔赴祖国边疆,为了保卫祖国,即将离开家乡前对恋人的寄托情怀。再从作品情感的演进:无忧无虑、漫天飞舞的芦花的恬静幽美一“花飞为了谁”似醒目彩链的发问一“情和爱”人类永恒歌颂主题的引出一“早戴红花报春晖"的语重心长的叮嘱,能够深切体会到一位淳朴的渔家姑娘对远在他乡保家卫国的心上人的思念和牵挂,及鼓励自己心爱的人报国立功、为国争光的激动心情,最终表达对情操高尚的姑娘的赞美和歌颂。因此,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要将芦花洁白无瑕、快乐无忧、翩翩起舞的形象和渔家姑娘淳朴善良、渴望爱情、追求幸福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才能更符合作品的审美意境和震撼而委婉的精神内在核心,给人以心灵的洗涤和思想的启迪。

宋代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乐律”中谈到“协律”时,也很清楚地说明了音乐与诗词关系的变迁。在谈到以乐从诗时,他说:“古诗皆咏之,然后以声依咏以成曲,谓之协律。其志安和,则以安和之声咏之;其志怨思,则以怨思之声咏之。”在谈到以诗从乐、倚声填词时,他说:“古乐府皆有声有词,连属书之。如曰贺贺贺、何何何之类,皆和声也。今管弦之中缠声(伴奏过门),亦其遗法也。唐人乃以词填人曲中,不复用和声。”最后他说:“唐人填曲,多咏其曲名,所以哀乐与声尚相谐会。今人则不复知有声矣,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怨词,故语虽切而不能感动人情,由声与意不相谐故也。”在这段话里,沈括对当时诗人填词时不顾音乐的思想情感,机械地套用现成曲牌的现象提出了批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做却将原来词调的情感表现范围扩展了。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显得更为及时和必要。透过作品的情感抒怀,而且从作品的粗犷大气、悠长婉转、刚柔相济、个性鲜明、具有典型河南风格的旋律曲调,起伏跌宕、婉转哲理的情感层次等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原有的情感知识积累,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和联想,运用歌唱的技能技巧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意境中。

三、高校声乐教学“课程思政”促进学生品德、教养、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在现实中,不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的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层面,把音乐审美教育误认为是一种审美手段的掌握,仅仅被理解为是一种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工具教育和功利教育,已经非常明显地表现出了缺乏对人的现实生存状况的关照,缺乏对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关注,显现着“人”的缺失。因此,高校声乐教学“课程思政”强调渗透“人”的教育,把声乐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过程,把学生学习声乐的过程看成为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让教师自身的修养、品质,教学态度、风度、气质影响学生,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声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和相关音乐文化知识,还要使学生的专业道德品质、思想意识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品格和素质的曰臻完善。声乐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有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师德风范,树立刻苦学习专业技巧的优良教风和学风。我国近代音乐、美术、戏剧的先驱者,一代文艺巨匠李叔同在担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教师时曾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只可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再高超的文艺才能,也只可以通过你的人格道德修养而流传于世,而不可通过文艺才能把你这个人流传于世,说明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的声乐教育首先应突出'整体的人或人的整体以及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和经验,将人格与技能技巧相结合。因此,作为高校声乐教师肩负的重担,不只是教学生歌唱技巧,表达作品,动情演唱,还必须是在三、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全体教师共同协作,在品德、教养、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既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也提高人的文化品格,崇高的品德、不朽的人格是声乐教学的目标所在。即要让学生在声乐教学中深刻体会音乐审美中的怡情悦性,获得审美享受,在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中,追求个体的精神和情感的舒展、愉快、自由、和谐和解放;在潜移默化中,个体被熏陶、感化和教育。声乐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是培养人,而不是演唱家。

结 语

随着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得以提升。如何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在高校声乐教育方面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能够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需求,可以提升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对当今综合性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最强回应。

猜你喜欢
声乐课程思政思政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