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秀红
大数据技术能搜集存储和智能处理海量的信息,为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内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医保档案的内容越来越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而运用大数据进行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能提高医保档案信息的质量以及管理效率。做好医保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以下简称“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构建新形势下医保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医保档案资源整合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结构优化、充分共享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提高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医保的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简单而言,大数据本质上就是一个拥有海量信息的数字资产,能通过对海量有价值的信息的处理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因为其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和具有高价值等优点,目前在各行各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普及。比如网络零售商家可以运用大数据来分析目标消费者的地域分布、消费偏好和购买能力等,为将来的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决策提供依据。还比如医学科研人员利用大数据,为疾病的发病、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医保档案是个人医疗保险待遇的重要参考资料和凭证,也是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料,主要包括文书档案、参保档案、审核档案和财务档案等构成部分,医保档案登记备份主要是对有价值的电子医保文件、资料和业务数据等进行审核和登记,并将这些档案存档到副本中,以应对信息时代下的医保档案丢失的风险。
(一)档案登记备份容易被忽视。近些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参加医保的人员数量越来越多、医保的范围越来越大,导致基层医保档案的信息量日益增加,加强基层医保档案管理显得至关重要。但由于基层医保档案变化性大和对载体依赖程度高,很容易受到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侵入,造成档案信息丢失或被篡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这类安全问题具有隐蔽性,因此档案登记备份很容易被忽视。
(二)档案登记备份水平偏低。档案登记备份依托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或工具实现,是一个新兴的词汇。国内首次提出并使用档案登记备份的省份是浙江,在2009年发布《关于开展基层医保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通知》并正式实施。虽然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不过还没有统一的运用标准和规范性的指导。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存在备份范围不明确、内容不统一以及操作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因此我国档案登记备份整体的水平不高。
(三)制度存在缺陷与不足,急需完善和优化。我国基层医保档案登记备份制度起步较晚,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医保档案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信息化程度偏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档案登记备份的质量低;基础配套设施设备(电脑机房、服务器和信息管理系统等)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的保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专业能力不够等。
(一)提高对档案登记备份的认识,重视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医院管理者和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参与主体,其思想意识和认识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参与者要重视登记备份与数据灾备有效结合,将传统档案与电子文件、数字档案融为一体进行安全监督。同时重视医疗业务数据、系统等的灾备工作。从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的视角正视登记备份工作,认识到登记备份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功能,以此重视和加强档案登记备份工作。
(二)档案登记备份标准化、规范化。医院档案的数据格式应当与国家或行业的标准(比如《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等)一致,参照该标准进行转化、调整,保证登记备份能够长期保存。对于没有标准格式参照的数据资料,应当以主流专业软件的通用格式为准。如果没有通用软件和格式,应当将档案数据转移到其他相关软件中进行备份。目前,不同类型的电子文件有相应的格式:文本文件有XML、RTF和TXT三种,照片或图片有TIFF、JPEG两种,图形文件有DXF和DWG两种,影像文件有MPEG、AVl、MKV和RMVB等几种,声音文件主要有WAV、MP3等,数据库文件有XML、DBF,超媒体链接文件有HTML、XML或XSL等,压缩文件有Zip、MHT,电子文件元数据主要是XML格式。以上是主要文件通用和常见的格式,在进行医保档案登记备份时,要优先选择通用、主流或辨识度高的格式文件。另外,对于纸质档案,要第一时间扫描并以TIFF、JPEG格式转变成电子档案保管。一般情况下扫描的分辨率都不要小于150dpi;如果需要进行OCR识别,建议不能要小于300dpi,对图纸类文件进行扫描,分辨率要控制在200dpi以上。只有医院档案登记备份标准化、规范化,档案信息才能充分共享和传播,其价值才能最大的体现出来。
(三)优化管理和操作的技术路线。在基层医保档案登记备份的规划环节要在所有环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比如在登记环节加强档案灾备的统筹规划,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联系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灾备计划,同时成立灾备应急领导小组,构建管理者、科室负责人和档案管理部门分级管理的灾备管理系统。在备份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备份方案进行充分的评估分析,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有可行性的方案,以保证足够的备份质量,进而借助数字化档案室创建,不断筑牢档案登记备份技术路线根基。比如建立健全信息化软硬件的设施设备条件,其中硬件设施主要包括服务器、机房、存储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等,软件设施主要是在线登记、认证平台,加密和传输软件、备份软件,以及存储管理和维护软件等。通过采用备份数据加密技术 (如应用层加密和传输“隧道”加密等多层加密技术)、档案可靠性认证技术等,提升信息的安全性。另外,还要注重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网络、安全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能力,通过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提高档案登记备份的质量。
(四)完善档案登记备份制度。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要重视档案登记备份制度的建设工作,要在落实和执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升级。暂行办法对基层医保档案登记备份的范围、涉及的主体以及各式规范和标准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明确要求基层医保电子档案的登记备份要统一化、标准化。另外,档案登记备份制度要明确各参与主体的岗位职责、权限,制定科学的流程和保障机制等,通过严密的制度来规范基层医保档案登记备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