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下电视科普节目的发展策略

2020-12-06 09:32
视听界 2020年1期
关键词:科普

何 丹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法律形式明确科普地位,并在法律上赋予电视科普功能的国家。电视作为大众化媒体,是科学传播最主要的渠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科普节目如何创新发展,既是传统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电视媒体增强科学普及能力的需要。

电视媒体是公民接受科普知识的主阵地,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渠道,据2016年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利用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高达93.4%。《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也指出,要推动“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科普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上深度融合”“支持电视台、广播电台制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适合在电视、广播电台和互联网同步传播的科普作品”。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开设科普栏目或者转播科普节目”。2016年印发的《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推动开办全国电视科普频道;推动县级以上电视台、广播电台均开设科教栏目”,并制定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开设科教栏目的电视台、广播电台达到2000家”。由此可见国家对电视科普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

一、电视科普节目的现状

(一)传播效果有待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扶持、公众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电视媒体自身的传播特性及技术水平的升级等多种因素,电视媒体的科普节目得到了很快发展,对提升社会大众的科学素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15年全国电视台开播及引进的科普类电视节目总时长为20.3万小时,全国约68%的省级电视台开办科普节目,并向市县拓展。

然而,与综艺节目、电视剧等节目相较而言,当前科普节目在电视媒体生态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虽然近年来出现了像《最强大脑》这样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大型综艺节目,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但整体而言,科普类节目无论是从收视率、影响力等方面来说,都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节目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科普节目的传播效果不如综艺、影视、新闻等类型的节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科普类节目因其传递科学知识的严肃、专业、生冷属性,一直处于电视节目中的小众位置。另一方面是目前的电视科普节目在品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节目形态相对单一,主要以电视栏目的形态出现,呈现方式主要表现为讲故事、科学讲座的叙述手法,节奏较为平缓,选题较为单一;题材上医学与健康类节目占据电视科普节目半壁江山,节目质量良莠不齐,缺乏规范化管理。

其次是科技含量不够,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为例,该频道的科普节目在宗旨上一直以“解疑释惑”为主,对生活中出现的疑问进行科学推理和解答,虽然节目形式早已突破单一的“讲座”模式,突出了故事性、生动性,但其内容主要局限于生活上的“解疑释惑”,关于新兴科技、高端科技鲜有突破性的传播。这也是 21世纪科技兴盛时代,人们获取的科技信息量与科技含量的迅猛提高的不对等的重要原因。

(三)资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包括灯光、摄影、音响、技术、特效等,已经毫不逊色于国际水平,但国内外科普节目仍然存在明显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科普节目的资金投入不够。比如,美国Discovery节目,平均每小时节目成本费约 100万美元,资金投入相当可观,即使是平均制作经费也都相当可观,一般是我国科普节目的10~20倍左右。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国外科普节目的大成本制作,既有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又蕴涵对人类命运思考的主旨,显然更加引人入胜。

国内科普节目制作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具有公益性质的资金,例如财政拨款、公益基金、社会捐款等。一是这类资金的执行机构,分散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事业单位中,每家单位所掌握的资金本身是有限的;二是掌握这类资金的主体往往不太可能在单个科普节目上投入太多的资金。

另一类是各级电视台或社会制作机构,电视台具有事业属性,但也需要考虑投入产出。科普节目因为收视率低,广告回报自然也低,因此科普节目的制作,更多是作为任务性的,或维持一个低成本运作。电视台制作播出科普节目的投入产出比低,导致社会制作机构也很难有能力或积极性来生产高投入高品质的科普节目。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科普节目的机遇和挑战

(一)传播方式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和媒体融合的发展,使得节目的传播渠道从有线电视网发展到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播出终端从电视机,拓展到了PC、手机、PAD,甚至还会拓展到手表、眼镜等智能终端;覆盖区域从单个省、市、县拓展到了全网全国;观看方式从单向线性广播式转为双向互动点播式。这对科普节目的挑战在于,对大众来讲,有海量的节目可供选择,所以竞争也是呈几何倍数增长,低品质的节目将被淹没在节目的海洋中。但机遇在于,只要品质过硬,就有机会触达到更广泛的受众,毕竟如果只在一个频道播出,覆盖面是非常有限的。而传播收看效果,也直接决定了产出的效益,进而会影响到节目的投入。

(二)传播主体的变化

传统电视时代,完全是PGC时代,内容的生产制作都是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到了媒体融合时代,PGC开始转向UGC,个人既可以是内容的接收者,也可以是内容的制作者和传播者。因此也产生了大量非专业的个人或社会机构,特别是抖音、快手等的快速发展,进一步降低了内容生产的门槛。这对科普节目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在注意力经济的驱动下,大量内容生产者通过各种形式来制作视频、吸引眼球和流量,但同时也大量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内容,甚至是具有误导性或危险性的内容。例如14岁女孩模仿网红“办公室小野”易拉罐爆米花致死事件就是这种背景下的极端案例。这说明具有专业性、科学性的科普内容生产和传播更加重要。科普电视的从业人员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三)传播理念的变化

媒体融合时代,传播方式的变化也引发了传播理念的变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播对象从观众变成了用户。受众更多是被动的,传递的是“我想讲的”;用户更多是主动的,选择的是“我想看的”。受众之间往往是相对独立的,割裂的,而用户,往往会基于背景、兴趣等而聚集在一起。甚至随着大数据的应用,从以往用户找内容,开始向内容找用户的方式在转变。在观众时代,一个区域性的频道,因为覆盖有限,很难聚焦于特定小众的人群,否则投入产出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不论是节目题材,还是表现形式,都会更多关注于具有共性的方向。但是在用户时代,节目从设计定位之处,就可以面向全网全国,甚至全球。基数的无限扩大,使得原来小众的、特定的节目,也有可能拥有一个很大的收视人群。这就给科普节目的制作在题材选择、呈现形式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普节目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科普节目生产机制

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科普节目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必须要做好自我创新。首先定位上,可以从面向电视转变为面向全网;制作理念上,细分受众,从受众需求出发,研究选题、表现形式、收看习惯等,用全新、独特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节目制作目标;组织形式上,要不断融入不同文化,提高电视节目观赏性;制作技术上,可以通过新的信息技术使科普类电视节目更加生动逼真、形象立体、全面直观地展示相关的科学现象与科学原理等。

(二)优化科普节目扶持投入

科普事业具有公益属性,需要政府扶持,目前政府对科普节目的投入和扶持不可谓不多,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这些扶持和投入的效率和效果,还需要深入研究。例如目前各个地区都有相应的资金投入和科普节目,但是散在各级机构内,无法形成合力。在当前内容过剩的媒体融合时代,十档低品质的科普节目比不上一档高品质的节目播出所能取得的效果。是否可以从顶层设计上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一些科普节目的采购联盟、播出联盟、制作联盟等,既不影响各地的独立性,又能在相对统一协调的基础上,集中资源打造一些精品爆款,或者进行分工合作,各有专研,发挥整合协同优势。同时,也需要出台政策,鼓励引入社会资金投入科普公益事业上。

(三)提高科普节目商业回报

科普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成本,其普及的过程往往是公益的、无偿的。为了能持续输出优质科普内容,用商业盈利反哺科普事业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如果能通过商业化运作,配以政府扶持和政策引导,使得科普节目生产能够成为一门“赚钱的生意”,鼓励并引导各级电视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找到公益事业与科普产业的有机结合点,同时吸引更多的制作机构和播出平台参与到科普事业中来,以更有效更大范围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这方面,欧美的一些制作机构,如Discover等已经通过商业化运作实现了正向循环。例如针对科普节目设立引导基金或奖励基金,综合考虑节目的科学性、真实性、专业性、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对高品质的科普节目予以奖励。同时,减少依赖于公益性资金投入的低效的自制节目,将生产制作资金转变为采购投入等,提高高品质科普节目的发行收入等。

四、结语

加强电视科普节目的创新,提升电视科普节目的传播效果,是当前科普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仅仅在节目制作层面进行创新是不够的,需要从政策、体制、主体等各个方面多措并举,建立并打造好公益事业和科普产业,才能建立提升科学普及工作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科普
胆囊结石的科普小知识,你都知道吗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