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2020-12-05 03:01丁金龙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导针髓内股骨

丁金龙

河南省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 新乡 453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的一种髋部骨折,因其发生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因此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内固定手术是目前首选的干预方式[1]。现通过对60例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10—2019-01间我院行内固定手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术前经骨盆正侧位、患侧髋关节正侧位X片及三维CT片等影像学检查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相关诊断标准[1-2]。(2)均为单侧新鲜闭合性骨折。排除标准:(1)病理性、陈旧性等骨折。(2)合并股骨头坏死及其他部位骨折。(3)合并严重心、肺等脏器功能障碍。依据不同术式分为PFNA组和动力髋螺钉组(DHS组),每组3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2-5]入院后予以2组患者常规患肢胫骨结节骨或皮肤牵引,专科会诊将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控制在手术耐受范围内。选择腰-硬联合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先通过牵引闭合手法复位并经C型臂X线机确认复位满意。PFNA组:经患侧股骨大粗隆顶点上3 cm向远侧做一个长5~6 cm切口,逐层切开及分离至大粗隆顶点。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大粗隆顶点或偏前外侧方将导针钻入近端髓腔。空心钻扩髓后选用适当型号的PFNA主钉沿导针插入。调整主钉深度和位置后连接螺旋刀片瞄准器,由套筒打入股骨颈导针。测量导针深度后选取合适长度的螺旋刀片打入,经远端瞄准器拧入远端锁钉。透视骨折端对位对线均良好后放置主钉尾帽。DHS组:经大转子为中心沿髋外侧做一个长约10 cm切口,逐层切开并显露大转子及股骨干,清理骨折端,调整、复位骨折。股骨头顶部沿股骨颈插入导钉并经C型臂X线机正侧透视位确认导钉位置及深度满意后扩孔、攻丝。沿导针打入合适长度的头钉,置入DHS锁定钢板。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位置正确后锁定皮质骨锁定螺钉。2组均予以冲洗术区并彻底止血后置管引流,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术中出血量、手术及术后下地负重和骨折愈合时间等。(2)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3)髋关节功能评定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6]。分值范围0~10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总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等指标 PFN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短(少)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10~12个月,其间PFNA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DHS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主钉切割脱出1例、髋内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PFNA组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髋内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DHS组优14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为80.00%。PFNA组优17例、良12例、可1例,优良率为96.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病变多,虽然骨折端血运丰富,对骨折早期愈合具有积极作用,但保守治疗患者卧床制动时间长,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风险高,复位及固定效果差且预后病死率远高于手术治疗。因此,对该类骨折患者临床多主张在确保生命安全和保障骨折愈合等基础上,以手术治疗为主,以达到有效复位、固定和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并最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目的[7]。DHS属于髓外固定常用术式之一,其通过滑动能够实现对骨折端进行控制加压,达到早期牢固固定等效果;同时固定后可承受大部分应力,股骨颈干角恢复良好,使骨折端受压,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但该术式创伤大,且DHS在股骨外侧骨皮质固定,具有力臂长和弯距大等特点,如果内侧骨皮质有骨缺损,则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增加内侧皮质压缩、钉切割股骨头、螺钉松动甚至钢板断裂等并发症风险;且抗旋转能力差,增加髋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而提高固定失败率。PFNA属于髓内固定手术,不仅创伤小,操作简单,对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环境干扰少,术后并发症风险低,骨折愈合快等;同时其在中心型固定、力臂短等生物力学方面的优势显著,与髓外固定比较其承受的应力更大。此外,术中螺旋刀片打入后能够对周围松质骨实施有效压缩,有助于改善松质骨的疏松特点而提高其稳定性;加之螺旋刀片锁定后抗旋转能力强,能减少骨折的旋转和塌陷等,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等,尤其适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骨折[8]。但临床应注意:(1)PFNA固定失效的原因与髓内钉位置及型号密切相关,术前应正确测量股骨髓腔,选择合适型号的髓内钉。避免主钉过细或过粗导致再次骨折或插入困难或失败。(2)术后长期、规范实施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预防再骨折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对于部分高龄(>75岁)及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术后康复功能锻炼、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等亦有一定优势,临床可结合患者骨折、自身合并基础疾病,以及对生活质量的预期诉求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不断提高选择治疗方式的科学性[8-9]。

猜你喜欢
导针髓内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激光定位导航系统用于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置入术的实验研究
一种新型股骨头髓钉倾斜角测量器的设计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腰椎皮质骨螺钉在X线片上进针点及进针轨迹的临床研究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股骨髓内钉导针导向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