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信息的传播方式日新月异,新的媒介的出现改变过去主要依赖“纸张”等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接受信息的速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就视觉传达设计而言,所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范围最广泛。过去仅张贴在宣传栏、海报栏的海报可通过数字等媒介进行传播,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可转变为多维动画模式展现,包装也可作为循环使用的环保家居用品。设计领域的无界限交融可以使各领域无隔阂的交互在一起,使创意的空间变得更加宽广,达到了海报设计可以“动”起来、包装设计可以“玩”起来、书籍设计可以“立”起来的创意表现效果。
除此之外,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使海报需要在设计和传播载体上进行双重创新,才能继续发挥传播信息的作用。首先,设计师需通过新的媒介载体,使海报设计由过去单一的平面印刷形式变得丰富多样。其次,海报的展示形式和过去产生变化,海报不仅是静态的展现,动态展示形式的出现为海报锦上添花,并有逐步取代的迹象。再次,技术的创新和设计形式的多样性使海报的设计形式产生了重大变革,并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眼前。因此,海报设计随着新媒介的出现而不断创新,依然是公共文化宣传的主要表现载体之一。
海报可应用于多种场合与载体之中,简洁的信息、醒目的内容使其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中较好的展示方式。海报可以简洁明了的传达信息,能在观看瞬间扣住人心,给观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并为传达明确的主题思想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使命,极具时代感和象征寓意。根据海报在不同领域发挥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其分为文化类海报、商业类海报。
文化海报是海报的一种分类形式,可称之为社会公共文化海报。文化海报大致可分为:国家政策宣传海报、旅游观光海报、文化产业保护及宣传海报、公益海报、表演艺术类海报以及学术活动宣传海报等,是传达信息、宣传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主要途径。而商业海报是受商家的委托,进行相应的海报设计,投放在商业场所,丰富人们的视觉审美,是用以推销产品或塑造品牌的有力途径。
和其他类别的宣传方式相比,文化海报担负更多的社会使命。文化海报可以密切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公共信息:首先,文化海报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宣传方式贴近老百姓,是弘扬主旋律、讴歌正能量的有力传播工具;其次,文化海报大多数是官方媒体通过宣传某种理念、某种行为方式来丰富人们的生活,普及各类信息,内容要求真实可信;最后,文化海报服务于社会公众,受众群体的范围比商业海报要广泛,具有更强的影响力。目前,文化海报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娱乐、公益活动以及各种展览的主要宣传载体,担负了宣传、普及文化的社会功能。
与商业海报相比,文化海报具有广义性。究其原因是受众广泛,所以文化海报的视觉语言比商业海报更加具有包容性、通识性,更容易被各阶层受众群体接受。同时,文化海报在逻辑上也异于其他类别海报设计:文化海报将“文化”一词深刻地融入其设计之中,把“文化”通过文化海报的传播载体展现在人们眼前。在情感上,文化海报可以是感性的思想表达,也可以是理性的思考;在主题上,文化海报从主题思想出发,目的性强,用特殊的视野进行多角度的创意思考。
随着当前社会已经步入新媒体时代,受移动媒体和5G、AR、VR等新传播媒介和新技术的冲击,文化海报的设计创新进展缓慢,文化海报传播形式和传播载体亟待更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当普罗大众对物质的需求得以满足之后,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就会不断增长,人民的审美要求亦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提升,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这给文化海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能够在这个信息日益膨胀、信息传达日益迅速的时代,使文化海报不会因为设计感、传播载体和传播形式的陈旧落后而消亡;如何通过新媒体等技术手段继续发挥文化海报在公共文化信息传播的主要功能;如何将文化海报的设计继续发展创新;文化海报的设计应用如何适应当今时代;是当前人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主要课题。
文化海报设计随着新媒介的出现,表达形式得到极大的改变。目前,文化海报设计不单单是二维的视觉表达,开始逐渐与多媒体相结合,尝试以动态的设计形式展示平面的海报。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海报设计从单一的平面视觉传达转变为三维的立体表达之中。如在商场、社区等公共场所出现的“情感墙”海报,人们可以触摸互动,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为人们增添了乐趣。现在,文化海报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转变,变为更加有针对性、目的性,出现在社会公共文化场所的电子海报、动态海报,虽然传播空间相对于过去看似减少,但传播的受众更为集中。正是如此,文化海报可以针对性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科技的发展使文化海报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丰富,海报的载体和材质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海报在载体选择上较为自由,可不受传统载体的约束,亦可尝试不同的载体和新技术手段增加其表现手法。设计师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载体,就目前来说,可将文化海报的载体分为传统载体海报、立体海报和新媒体海报三种。
传统载体就是海报常使用的设计形式,是人们最常看到的海报表现载体,常出现在人们途经的大街小巷和各类公共场所,包含了报纸、杂志、海报、宣传册、宣传传单、户外海报、交通海报及橱窗海报设计等媒介。在纸张印刷而成的海报中,通过这一载体生动地传播了海报的主要信息,并在二维的平面空间里进行设计表现,使海报可以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立体海报是将传统的平面视觉语言转变为立体形式展示的海报。通常这类海报的载体有两种展现形式,一种是将立体的图形展现在二维的空间之中,一种是使用立体的海报载体将文化海报营造出三维的空间模式。立体海报的视觉表现语言不再拘泥于平面的二维空间之内,可营造出立体感丰富的三维空间,并使用一些新的材质丰富文化海报的视觉表现力。大部分海报强调设计形式的新鲜感,会经常尝试使用各类新型材质或者新的视觉语言作为海报的载体。因此立体海报更加适合运用于各种海报的设计之中,同时促进了立体海报的发展。
新媒体海报以电子媒体展示为主,在传播形式上可以重复和连续播放,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再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以及普通海报所不能达到的动态、有声这几个主要优势,使其不仅在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以及地铁等社会公共场所推广和运用,还能在手机的“自媒体”中得到展示。在运用途径上,电子海报被大量地运用于信息传播中,具有大量的受众群体。但是电子海报有一定的缺点,新媒体海报的造价比传统媒体要高很多,成本相对较高,对场地的要求更严格,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主要要素为图形、字体和色彩,文化海报也是如此。目前,对设计人员来说,如何将文化海报设计中各要素完美地融合,使海报中的设计形式与社会功能均得到更好的展现,具有一定的设计美感,且能够被受众群体理解和接受,是设计过程中需要思考的主要内容。
图形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主要表达要素之一。好的图形能够使文化海报中的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使画面构图变得生动、有趣。如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单一、枯燥的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视觉多元化的要求,图形凭借着生动、有趣的表象特征和可不断重复使用的视觉语言再次脱颖而出,丰富着人们的视觉感官。图形除了具备视觉的形式感外,它还增加了传达和沟通的能力。
视觉时代的到来,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文化海报中,文字的字体设计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手段,不仅用于传达信息,更是为了展示好的设计表现形式。通过形式的设计,能够增强字体设计的视觉呈现效果,用于文化海报中的宣传和引导。在设计中,需要考虑信息的优先程度,并根据字体设计的形式、位置、大小等使受众感知到文字中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从而接收到文化海报所需要传达的信息,达到宣传的主要作用。
在文化海报中,色彩的选择和使用与其他要素一样重要。不同色相的色彩带给受众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色彩需要与主题内容相结合,才能选出符合其定位的主要色彩,并引起受众的注意力,为文化海报增添视觉效果。在色彩的设计中,需要注意遵循“多而不乱”的设计原则,适度选择色彩的数量,从而引起设计共鸣,并产生深刻的色彩印象,增添设计的视觉感染力。
现阶段,信息化和新媒体的发展对文化海报都起到了积极地影响。通过对文化海报的设计现状分析,认识到:只有将文化海报展现得更加具有创新的意味,才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只有将设计各元素的表现特征发挥得更加完善,才能使文化海报的视觉语言深入人心;只有正确理解图形语言传达的主题内容,才能使人们可以主动接受文化海报所传播的信息。同时必须认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高层次、高审美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的追求亦会日益增长。因此,作为与社会公共文化活动相关联的重要载体之一,文化海报将在未来承载了更多的宣传、普及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作为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点缀品,亦将赋予更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使命。综上所述,对新媒体时代文化海报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探索,在当前历史背景条件下,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注释: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