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猿相揖别”后《易经·系辞》所云的“刳木为舟”到“铜铁炉中翻火焰”[1]时代“千里走单骑”[2]的香车宝马,从“上疆场彼此弯弓月”[3]时代后的蒸汽机车到电气时代的航空飞机乃至信息时代的自动化高铁和宇宙飞船,人类凭借自己不同时代的“造物”产品一步步远离曾经熟悉的生息之所的“自然”,迈向那满怀向往却又神秘的“远方”乃至广袤空间。其中,人类的智慧创造及其双手的“劳作”,在作为造物的产品设计与空间营造技术的迭代更新中无疑具有决定性意义。然而,时下的“造物”由于在其产品设计内涵与其空间营造技术上的种种曲解乃至误读,不仅引发了类似工业革命时期工人“捣毁机器”即“砸碎机器”[4]的抵抗运动,而且在企业中还引发了诸如连续某企业“十三跳”之类某些反人类的自毁性过激行为。鉴于此,本文在反思产品设计内涵基础上,主要就产品设计的空间营造技术作一初步探讨。
如前所述,人类的智慧创造及其双手的“劳作”,在产品设计的迭代更新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然而也因误读带来诸多问题。这无疑引发了对产品设计内涵的重新审视。
考诸产品设计相关研究文献会发现,流行观念中至少存在着如下代表性观点:即作为造物的产品“形状展现”说、[5]“语言转化”说、[6]意象[7]或“形态”表达[8]说、“内涵体验”说、[9]“多维系统”说、[10]综合产物说[11]、“狭义”说和“修定”说[12]以及等同[13]说乃至“俗称”说[14]等。
然而,所有这些实则都尚未能摆脱产品同人的主客关系问题,因而又莫不直接或间接指向作为产品基本构成的功能、技术与形式等,并一同形成了流行观念中的“崇形尚用”之内涵。
如果超越这种主客对置的崇形尚用的流行观,并经由对如上种种代表性观点的现象学分析,也就是通过“先验的还原法”即“悬搁法”或“括号法”和“本质的还原法”的“本质直观”,在对如上种种代表性观点进行“自由想象变更”中“否弃它们中所有的变项”和“保留其中的常项”[15]后会发现,本原意义上的产品设计实即对人类造物产品的一种“语言转化”,即通过产品作为“寓所”的“语言”达致“真理”的一种“存在”,亦即通过某种“转化”技术对“世界”的“开启”。[16]就此而言,产品设计实则是一种作为“存在”或世界“开启”的“技术”[17],即一种对“世界”或“存在”的质能信息空间的“营造”。
当然,这里的“空间”尽管人言分殊,但在流行观念中则既包括诸如虚空、[18]实体说[19]等在内的西方主客两分的空间观,也包括对这种传统空间观具有颠覆意义的那种时空互依的相对论、[20]辩证说[21]空间意识。在本原观念中则主要指中国传统的空间整体观[22],以及受此影响并在古希腊传统空间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种以梅洛·庞蒂、海德格尔等为代表的身体[23]和“此在”现象学存在论空间意识。尤为值得重视的是,在海氏看来空间首先“并不是一个物理的环境”,[24]而作为一种“被设置的东西”乃是由“本身是一个位置(Ort)的东西”以提供一个“场所(Stätte)的方式”所“设置”,即由作为提供类似“四重整体”这样的“一个庇护之所”的“一个物”的“位置”所“设置”。[25]这与后来梅洛·庞蒂关于空间实“不是物体得以排列的(实在或逻辑)环境,而是物体的位置得以成为可能的方式”[26]的观点可谓异曲同工。
由上可见,当下产品设计,在本原意义上实为一种对世界存在这种质能信息空间的“营造”,即对提供类似“四重整体”这样“一个庇护之所”的“一个物”的“位置”的“设置”[27]或筹划。
如前所述,本原意义上的产品设计实为一种对世界存在这种质能信息空间的营造,或是对提供一类似“四重整体”之物“位置”的“设置”或筹划,亦即一种作为存在或世界开启的“技术”。[28]
柯布西耶曾明确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的口号,其理由是“社会平衡”的“问题”取决于“房子”空间的营“造”,而“如果我们从感情中和思想中”清除“关于住宅的固定的观念”,即从所谓“批判的和客观的立场看这个”问题,就会认识“住宅是工具”。[29]显然,这种视住宅为“居住的机器”的主张,本质上成为“住宅即工具”的空间营造技术观,而这种观点也正使住宅批量化成类似当今中国各地林立的商品房,不仅同质化为可怕的“鬼城”,而且加上铁窗和铁门还造成了人们之间隔阂的深化和人性的疏离,也无疑成为当下产品设计中出现一种“去远”现象,从而遭到了广泛批判。
就是说,类似柯氏的这种空间营造的技术观,一同导致了空间营造技术原初意义的“疏离”。这种“疏离”既指那种作为“去某物之远而使之近”或“使相去之距消失不见”的“去远”,也指一种“被迫一道加快速度”以“超越远去的存在物”的“求近的本质倾向”。[30]而正是这种作为“疏离”的“去远”,恰恰以某种“自然具有的‘触及范围’”的方式“掩盖了周围世界的一种拓展的形式”,即工具的那种“经常被完全忽视”的“首先到手头的存在者所具有的那种非加强性”的“遥远”。[31]
如前所述,流行观念中视“住宅”为“居住的机器”本质上成为类似柯氏所主张的“住宅即工具”的空间营造技术观,进而引发一种重要的疏离“去远”现象并受质疑,因而流行观念中由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的误读所引发的工具性空间营造技术观也尤为突出。
对此,海德格尔曾直接指出,目前通行于世的那种作为“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的技术,主要被认为是一种合“目的”的“工具”和“人的行为”,并且这种“目的得到遵循,工具得到应用,工具性东西占统治地位的地方,也就有因果性即因果关系起支配作用”的技术观念,“几百年来”集中体现在对类似亚里士多德技术的“四因”说的误读上。就是说,对于所谓一个“银盘”的“获得”,这取决于作为“由之制作出来的那种质料”的“质料因”和作为“进入其中形式、形态”的“形式因”,以及作为“决定着所需银盘”的“献祭弥撒”的“形式和质料”的“目的因”,乃至作为“对完成了现实的盘起作用的”银匠的“结果因”。[32]
然而问题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原因看作起作用的东西”,其中的“作用”原本“意味”着“取得成果、效果”,而结果是其中作为类似“银匠”之类主体的“结果因”却“以决定性的方式规定着所有的因果性”,甚至“不再把目的因看作一种因果因”,从而造成类似作为合“目的”的“工具”和“人的行为”[33]这样一种空间营造技术观的横行,并最终造成对技术本原意义的遗忘。
在海氏看来,亚氏的技术四因说中的“原因”实即类似罗马人那里的casua即casus,原本“出自动词cadere”即“德语动词fallen”,它与其说是“发生作用而使某物有这样那样的结果”,毋宁说是“招致另外一个东西的那个东西”。因而,这种亚氏的技术“四因”说乃是“本身共属一体的招致(Verschulden)方式”,并由此“使尚未在场的东西进入在场之中而到达”,从而最终“把在场者带入显露中”。而这种“带来”都是一种“产出”,即“从遮蔽状态而进入无蔽状态中而带出”,即作为一种古希腊“真理”的“解蔽”。[34]然而,时下流行观念中先后出现的诸如以技术为工具和以居为器的空间营造技术观,则无疑还停留在作为工具和人的行为这一空间营造技术上。于是,这种流行观念中的产品空间营造技术观,则无形中将技术视为某种“名称”的“技能”和作为“制作和操作”的某种“手工行为”,以致最终将技术作为“对某物的精通”“理解”并“给出启发”的“认识”之“解蔽”,这一“属于产出”或“某种创作”的原初内涵予以遮蔽。[35]
为此,时下的这种空间营造技术尽管同样也是一种现代技术,然而一方面是以“开发、改变、贮藏、分配、转换”的“解蔽之方式”来“摆置着自然的订造”,进而“也促逼着人”去“把自然当作一个研究对象来进攻,直到连对象也消失于持存物的无对象性中”。[36]另一方面那种作为处身“在”世界“之中”的此在之人,由作为“意蕴关联所指引的寻视操劳来加以确定”某“物”之远或近,即所处“场所和位置”的这种“空间”,也因为类似民航机的“去远”而将其作为位置之“可能”的这种“空间性”遗忘,以致把原本只是作为“能够成为不同于它的现状的事物”的“技术”,即“偶然性”的技能,视为对那种作为“确然知识”的“科学的某种应用”,从而引发类似于“始于伽利略、笛卡尔”“终于康德”等并以“牛顿”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时代[37]的那种一旦“以客体为对象的意识”,即“主体”也“变成产品的消费者”后所致的“个性化”和“特例的可能性被消除”之类的“存在之痛”。[38]一如海氏对诸如“例外”或“优秀状态”乃至“原始的东西”被作为“共在”的“平均状态”所“压住”而致“没有上手用具存在方式”与世界“照面”[39]的揭露,因为作为带有明显“现代技术”表征的这种“系统性”即“动力性”的“机器”,不仅“构成”了那“地狱般的世界”,而且还“摧残”着“躯体和灵魂”。[40]
由上可见,流行观念中无论是柯氏以居为器还是由对亚氏的技术四因说的误读所致的以技为具的空间营造技术观,在当下无疑都出现某种“去远”现象,而造成种种可怕的“存在之痛”。[41]
如前所述,流行观念中当下的产品设计即空间营造技术中,都出现了某种“去远”现象,并造成种种可怕的“存在之痛”,于是归家成为某种超越的必然抉择。
流行观念中先后出现种种类似作为合“目的”的“工具”和“人的行为”[42]这样一种空间营造技术观,加重了“在手状态”[43],即作为“现成之物”[44]的对置化空间营造技术倾向。
为此,重新回置与审视“上手状态”[45]或“上手事物”[46]的这种作为位置之“可能”性空间营造技术成为某种必然。然而这个过程却又是在历经反复的选择中得以确立。就是说,考诸相关研究文献会发现,时下的产品空间营造技术至少还包括“手绘草图”“模型制作”[47]及样品等阶段的不同表现方法。其中的“模型设计制作”除“油泥模型”外,还包括石膏、纸、塑料、木制和黏土等材料“模型”等,并“有着不同的使用”。目前,产品的油泥模型尽管因“其细腻均匀、性能稳定、表面处理比较细腻、使用便捷”而“深受大家欢迎”,[48]然而“实体油泥模型制作”技术的必要性也依然开始受到质疑。[49]因为“开发于20世纪60年代”的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经过80年代“发展研究”和“90年代”以后的“逐渐成熟”,已经可以满足“设计师以交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维数”,并“在三维场景中将它们重组”,[50]从而提高空间营造的“质量和效率”。[51]
显然,这种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产品空间营造技术依然处在某种忘在去远的途中。
21世纪以来,尽管由于计算机三维建模已经表现出“快速、精确等优势”,以致这种产品空间营造技术还依然处在某种忘在去远的途中,然而至今不少的“发达的国家”则依然将“油泥模型制作技术”置于“一个不可动摇的位置”。[52]
这里所谓“油泥”,主要指设计界所采用的类似“橡皮泥”[53]之类的那种大致以60%的“工业黏土(滑石粉)”、30%的“油脂即黄油”等“柔性黏结剂”和10%的“石蜡或凡士林”等“固性黏结剂”,或9%-10%的“蜡”、50%-55%的“硫磺”及9%-10%的“灰”、20%-25%的“油脂(黄油)”及少许的“树脂、颜料”乃至由“黏土和桐油”混合完成的“材料”。[54]与普通泥相比,这种“油泥”在材料的可塑性、质感和成型速度等方面成为目前包括“汽车”产品在内各种造物产品“造型设计的主要模型制作手段”。[55]
这种油泥材料目前依然广泛用于“工艺品、五金、塑胶开模、学生雕塑”等方面,并成为各种造物产品设计中空间营造必备的基本方法。这也是在现代产品空间营造技术中面对“在手状态”[56]下,依然还保留的为数不多的一项“上手状态”[57]的空间营造技术。显然电气时代的油泥技术,在流行的空间营造技术中依然保持着一种持留入在的技术倾向。
油泥材料相对于计算机三维建模的优势也存在“费时”和成本“较高”等弊端。[58]因此,进入信息时代后,将两者结合成为产品空间营造技术中的某种共识。
就是说,21世纪以来,尽管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在各种造物产品设计空间营造技术中已经表现出“快速、精确等优势”,然而在“数字建模的灵活性”“实时数字影像”的“完美”度及“在人机互动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59]因而这类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一如“车身外形设计CAS系统”[60]和类似的由AVEAV公司开发的三维设计软件PDMS,无疑存在快精高难这优劣并存的特点。进入信息时代后的虚拟油泥技术,则不仅克服了传统“造型设计”和其他计算机辅助设计各自可能存在的缺陷而且也将两者的优势集于一身。[61]这里所谓的虚拟油泥技术,主要是指全称“Free Form Modeling Plus”和简称“Free Form”的“3D 触觉式设计系统”。这种电脑设计软件最初“源自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项目”,而“Sens Able Technologies公司将3D Touch的技术应用到计算机内”,并最终使“具有3D力回馈系统(3D force-feed back systems)”的“触觉软件”成为“世界上第一套能让设计师及雕刻家在电脑上利用触觉的方式就能完成3D模型的建构的系统”。[62]就是说,通过这种虚拟油泥造型技术,“设计师可以随心所欲并且快速地创造出自己想要的复杂模型”,就像“雕刻黏土一样真实、生动”,完全“摆脱”其他“传统3D软件”的束缚,并将“设计师的创意、灵感及想表达的意图完美地呈现出来”。[63]
由此可见,这种虚拟油泥造型技术,不仅“引入了计算机3D模型设计与制作的触感”,而且“无须受任何传统三维模型制作工具的限制”,从而能够“像通过触觉去雕刻黏土一样,可以雕刻设计任何形态的三维造型”,并可“再结合电脑CAD的功能,让使用者能够快速且随心所欲地创造出自己想要的模型”。[64]显然,在历经反复后,这种虚拟油泥造型技术无疑成为以“上手状态”[65]的这种作为位置之“可能”性空间营造技术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
毛公曾云“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66]自此之后人类便开始了种种造物活动,并形诸不同的空间营造技术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则既出现了类似《论语·卫灵公》中的那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技术工具论观点,也出现了更多的诸如《庄子·天地》中所云“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的反工具论观点,然而类似《庖丁解牛》所示的“道也进乎技”和“官知止而神欲行”的技术观则强调了作为“上手状态”[67]之物的“技术”之本原意义,同时也与后来海氏所谓的此在之人同世界照面的空间“存在”观相契合。为此,有理由相信,只要正确认识产品设计即空间营造的本原和技术对世界的解蔽之内涵,并有意识地结合这种“上手”[68]的空间营造技术特别是虚拟油泥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实践中,那么在不久将来也必将在“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救”的感叹中,[69]迎来“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70]的另一片迷人的风景。
注释:
[1]毛泽东:《毛泽东诗词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45页。
[2]罗贯中:《三国演义》,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206-215页。
[3]胡国强:《毛泽东诗词疏正》,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7页。
[4]柳冠中:《美化?造型?还是设计?》,《装饰》2012年第1期,第22页。
[5]佚名:《产品设计专业》,www.eol.cn/html/cer.net/sm.htm,2020年2月25日。
[6]刘闻名:《试论产品设计专业研究对象的内涵和外延》,《设计》2017年第20期,第98页。
[7]张书涛:《基于认知思维的产品意象造型智能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第8页。
[8]王敏:《产品造型设计的“ATE”三维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第15页。
[9]鲁丽君:《论产品非物质设计中的内涵设计观》,《包装工程》2008年第11期,第158页。
[10]施振登:《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工业设计内涵探讨》,《现代制造》2003年第17期,第60页。
[11]谢钰:《产品设计与文化内涵》,《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11期,第59页。
[12]郭睿:《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第8页。
[13]郭林森:《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内涵》,《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2005年9月,第131-132页。
[14]柳冠中:《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工业设计》,《文艺研究》1987年第3期,第72页。
[15]夏基松:《现代西力析学教程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7-488页。
[16]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259页。
[17]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31-932页。
[18]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第98页。
[19]江强:《电视画面空间论》,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 2003年,第4页。
[20]冯先民:《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3页。
[21]江强:《电视画面空间论》,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 2003年,第3页。
[22]冯先民:《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22页。
[23]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10-311页。
[24]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72-173页。
[25]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197-1201页。
[26]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10-311页。
[27]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198-1201页。
[28]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31-932页。
[29]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1-232页。
[3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2-123页。
[3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4-125页。
[32]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31-932页。
[33]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25-927页。
[34]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25-927页。
[35]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25-931页。
[36]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34-937页。
[37]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第250-252页。
[38]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第139-140页。
[3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8-127页。
[40]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第250-251页。
[41]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第139-140页。
[42]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25页。
[43]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81页。
[44]奥坦伯德·约翰逊:《海德格尔》,张祥龙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3页。
[45]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87页。
[46]郭宏安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38页。
[47]陈雷:《汽车油泥模型制作》,《装饰》 2001年第6期,第15页。
[48]赵争强:《产品油泥模型设计与制作》,《科技资讯》2007年第8期,第21页。
[49]陈雷:《汽车油泥模型制作》,《装饰》 2001年第6期,第15页。
[50]陈磊:《建筑模型的计算机三维建模》,《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第92页。
[51]熊宇:《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电气应用》2008年第3期,第57页。
[52]陈雷:《汽车油泥模型制作》,《装饰》 2001年第6期,第15页。
[53]陈磊:《建筑模型的计算机三维建模》,《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第91页。
[54]佚名:《模型制作之油泥模型材料篇》,http://www.visionunion.com/article.jsp?code=200608220039,2006 年 8 月25日。
[55]陈雷:《汽车油泥模型制作》,《装饰》 2001年第6期,第15页。
[56]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81页。
[57]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87页。
[58]张淑焕:《虚拟油泥造型方法设计及应用》,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第2页。
[59]陈雷:《汽车油泥模型制作》,《装饰》 2001年第6期,第15页。
[60]张淑焕:《虚拟油泥造型方法设计及应用》,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第3页。
[61]施普尔:《虚拟产品开发技术》,宁汝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304-312页。
[62]佚名:《FreeForm高级版电脑雕刻笔》,http://www.lctd.com/?p=1657,2015年8月14日。
[63]佚名:《FreeForm高级版电脑雕刻笔》,http://www.lctd.com/?p=1657,2015年8月14日。
[64]佚名:《FreeForm高级版电脑雕刻笔》,http://www.lctd.com/?p=1657,2015年8月14日。
[65]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87页。
[66]毛泽东:《毛泽东诗词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45页。
[67]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87页。
[68]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81页。
[69]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46页。
[70]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4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