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传承人口述史的理论模型
——评冯骥才主编《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

2020-12-05 13:20毛晓帅
齐鲁艺苑 2020年3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冯骥才方法论

毛晓帅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300)

自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非遗”保护已经成为民间研究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关于“非遗”保护的学术探讨文章更是数以万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甚至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然而,我们不禁要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什么?到底应该如何保护?是否有规律和方法可循?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直接面对的问题。冯骥才主编的新著《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为我们系统解答了上述问题。该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64)资助成果,由华文出版社于2016年12月正式出版。

一、《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内容概述

《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一书共五章,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是全书的第一部分,作者在绪论中阐明了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分析了当前口述史研究的现状;指出了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作者认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口述史,是意义非凡、开天辟地式的工作,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造了全新的技术与手段,开创了全新的思路与格局。”[1](P8)

第一至三章是全书的第二部分。在第一章中,作者指出了传承人口述的特征及传承人口述史的认识价值。作者认为,传承人的口述具有文化主体性和原生性、自律性和自为性、多重建构性;传承人口述史具有重要的身体经验价值,是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基于口语文化特征,特别是口语思维特征的探讨,作者在第二章着重分析了传承人口述行为机制及记忆的规律。作者认为,记忆具有选择性,传承人往往会根据某种需要而重新建构记忆,而口述者对于“意义”的编织机制更值得关注。第三章,作者就传承人口述史的身体性特征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传承人口述史是由内化到外化的身体表达,承载了传承人的生命情感和主体意识。

第四和第五章是全书的第三部分。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讨论的是传承人口述史的访谈方法、书写方法,传承人口述史档案的整理与保存等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和策略。

总的来说,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术视野开阔。首先,作者不只是就非遗本身而论非遗,而是充分借鉴和参考了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采用了跨学科的视角;其次作者还分析和总结了国外的一些口述史研究案例和经验,可谓是中外结合。二是内容的全面、详实,本书基本上涵盖了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各个方面,每个方面的研究与论述都是基于作者对学术史的全面梳理基础之上,融入了作者自己的学术思考。三是本书的开拓性,作者通过详实的资料建构起了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理论模型,是国内第一本对传承人规模化的口述史理论研究的专著,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掀开了新的篇章,为我们今后进行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二、本书的学术贡献

回顾学术史,可以发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是关于传承人命名、认定、管理、培训等相关制度和机制的研究,例如孙正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命名研究》[2]、冯莉《传承人调查认定看当前“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第二类是关于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法、原则、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的分析,例如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4]、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5];第三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概念和学科本身的学理探讨和理论建构,例如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6]、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7];第四类是各类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记录和书写,例如冯骥才主编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1)该丛书是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人物认定命名工程成果的集结,由冯骥才、白庚胜主编,目前已出版30余本传承人调查专著。和《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2)该丛书全套共14本,由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正式出版发行。。然而,“传承人的理论研究,是指引传承人研究及保护走向深入的必由路径,但我国现行的传承人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8](P83),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还缺乏学理上的探讨。冯骥才主编的《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一书首次在理论上系统地提出了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人问题。笔者认为,《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一书主要的学术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了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

当前,我国关于传承人的定性和定义研究还不够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人的关系还没有从学理上阐释清楚。一些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文化”(3)例如张纪鋆《非遗,核心价值在“文化”》,《湖南日报》2015年12月14日第002版。,一些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传承”(4)例如龚平《传承:“非遗”保护核心所在》,《苏州日报》2008年9月3日第A09版;余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无论是“文化”还是“传承”,其着眼点无疑都是“物”,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技艺”或者“记忆”本身。而冯骥才先生主编的这本《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则是贯彻了他一贯以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以人为本的学术思想,其着眼点在“人”,而不是“技艺”和“记忆”,凸显了传承人作为文化持有者和实践者的主体地位。正如贺学君所说,“必须相信,只有(特定民族社区的)人才是(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无可替代的能动主体”[9](P106)。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析及对近年来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经验总结,作者明确地指出:“传承人不仅是记忆和技艺的载体,更是传统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播者,是民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核心、最关键、最要害的就是保护传承人。为传承人做口述史和口述史研究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得力、最有效、最有益的工作之一。”[10](P7)对传承人的理解、了解、观察和研究,是真正理解、了解、观察和研究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途径。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人的关系得以阐释清楚,传承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

(二)奠定了以“对话”和“交流”为核心的方法论基石

冯骥才先生是口述史实践的先行者。早在1986年,作为文学家的冯骥才就利用口述史的方法,做了100个人“文革”十年的口述实录,出版了《一百个人的十年》一书,引起了文学界、史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也是后来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重要思想来源和学术起源。后来,冯先生又先后主持了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和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调查,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和《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在这些宝贵的口述史实践的基础上,作者积极借鉴了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经验,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实践,奠定了以“对话”为核心的方法论基石。首先,研究者在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访谈时,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以往,学者们讨论非遗传承人时往往是高高在上地谈原则、方法,或者就概念、理论本身来分析,他们大多没有亲自到田野中去,与传承人进行平等地互动与交流。我们从冯先生的实践和总结中可以发现,只有深入田野,与传承人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生活。其次,传承人与其所在的社区、生活世界之间也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再次,传承人与民间文化、历史文化之间也是对话的关系。以“对话”为核心的方法论的确立,“有助于传承人树立自我的主体意识,有助于文化传统的存录,更有助于文化传承机制的良性运转”[11](P177)。

(三)建构了传承人口述史的理论模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操作方法

作者在对国内外口述史研究案例和经验的充分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中国非遗保护的实践,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传承人口述史理论模型,为“传承人口述史”这一崭新的学术概念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把传承人口述史提升到了学科分支的地位。在《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一书中,作者还就传承人口述与记忆的规律和机制进行了总结。遵循了这些规律,了解了这些机制之后,我们才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此外,作者还就口述史的访谈方法、书写技术和手段、资料的留存和档案整理方式等内容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列举了多个例证,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今后的传承人口述史研究,乃至更广泛的口述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依据。

三、反思:走向更加广泛的日常交流实践

除了上述学术贡献之外,笔者认为本书在民俗学研究方面也带给我们许多启发。首先,民俗学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学问,其核心在“人”。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是普通的山野乡民,我们只有与他们建立起平等交流、对话的关系,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才能真正了解其所拥有的民间文化。正如刘铁梁教授所说,“对于民间文化进行研究也好,进行保护也好,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与作为文化传承者的个人和群体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12]而口述史是我们了解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途径。

其次,关注普通民众的日常交流实践,应是今后民俗学的出路所在。就民俗学研究来说,掌握某种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者会讲述某种民间文学文类的故事家、歌手毕竟是极少数。我们需要面对的更多的是分布在各个社区、村落中默默无闻的普通民众。以我自己近年来在北京市各区县进行的民俗志田野调查经历来看,我们在田野作业过程中遇到最多的其实是访谈对象关于自己的经历的叙事,或者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个人生活史。每个人都有权利、有意愿讲述自己的个人故事。这种个人故事其实是他们最重要的交流实践方式,关系到地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关系到他们地方感的获得,关系到地方社会的历史和集体记忆。这些生动的个人故事也是我们理解民众生活方式、地方社会运转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有必要扩展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关注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叙事与交流实践。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冯骥才方法论
佛阁:米拉日巴、诗与方法论
文化强国语境下的文化学研究新探索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在国际语境下进行孔子学院比较研究的方法论探讨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