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感染力方法研究

2020-12-05 04:51:28赵雅琴
北方音乐 2020年16期
关键词:演唱艺术感染力演唱者

赵雅琴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广东 廉江 524400)

一、增强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感染力的意义

(一)艺术感染力是民族声乐演唱的重要组成部分

1.民族声乐演唱简述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俗称“民族唱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讲,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带有这三种风格的创作歌曲的唱法;狭义的讲,是指在演唱风格较强的声乐作品时所用的技术方法及一些规律。

笔者所理解的民族声乐演唱是既具有以上广义的概念又综合狭义说法的一种新民族演唱艺术。它是建立在中国音乐文化大背景下的,继承我国传统戏曲、曲艺、民间音乐等优秀的传统艺术精髓,同时借鉴、吸取西方美声唱法中的理论基础及发声技巧,在演唱风格、演唱内容、舞台表演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一种演唱形式。

2.艺术感染力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价值

中国民歌从最早具有记载的《弹歌》和大禹时期的《候人歌》开始到秦汉时期的《乐记》,再到唐宋的各种音乐文化的涌现,到近现代的戏曲艺术的理论繁荣,以及现如今的文化大繁荣,民族声乐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其中不少记载都提到歌曲的感染力。例如《列子译注》中“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说的就是卖唱女子韩娥的歌声能够以情动人,演唱技艺卓越,其感染力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境界。

在历史长河中,具有民族特色,能够感染观众的艺术作品众多,进入21世纪后,技术的追求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诸多演唱者在民族声乐演唱时注重演唱技巧,在音高、音量、音质和穿透力上狠下功夫,把歌曲的节奏、音准把握得准确无误,可在乐曲风格和情感处理上却不尽如人意,虽在技法上无可挑剔,但却缺乏艺术感染力,无法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听起来淡然无味,缺乏艺术的灵魂。

二、增强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感染力的有效方法

(一)注重对演唱技巧的运用,以提升艺术感染力

演唱技能是演唱者对艺术作品演绎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也是作品完美演绎的根本所在,演唱者具备好的演唱技能技巧是提升演唱艺术感染力的基础。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恰当地把握气息的运用,对声音的合理掌控,共鸣腔体的运用,准确的咬字吐字技巧,音准节奏旋律的把控等是艺术作品感染力提升的最原始的基石。

1.演唱呼吸与艺术感染力

民族声乐演唱技巧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熟练掌握“呼吸”。呼吸技巧的核心就是对气息运用的合理掌控,“一吸一呼”,张弛有度,要将正确的呼吸方法作为合理表达的关键,做到气沉丹田,平衡好声和气的力量,除了气息不足之外,还应该避免出现吸气过猛或者漏气等现象。

一个优秀的演唱者除了具备充足的气息之外,最为独道的是对气息的掌控及运用。通常情况我们常说气息应该吸得深,吸到小腹,吸到丹田,甚至吸到脚趾尖,很多优秀的演唱者在总结经验时说,其实气息在运动上除了吸深以外,在意念上应该是感觉充满全身的,要感觉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参与到气息,参与到歌唱,才能根据歌曲的大小、旋律的起伏更加合理地掌控气息,运用气息。

2.声音处理与艺术感染力

中国民族声乐具有代表性表现就是声音的独特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特性质,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和声音线条也是多样性的,我们在演唱不同作品的时候要注重作品之间的区别,而不是任何一个作品都是一种声音风格,正因为这样的独特性,造就了民族声乐独具的中国式演唱艺术的感染力。

每一个歌者都拥有不同的声带,因此,每个人的声音线条也不尽相同,有的音域宽广,有的声线柔美,男女声可分为高音、中音、低音,从演唱风格还可以分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等,我们在声音技巧处理上应该避免把任何人都塑造成一个声音风格,造成“千人一声”的局面。

3.咬字吐字与艺术感染力

中国民族声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使用中国本土语言歌唱,大部分作品都是用普通话,在歌唱要求上注重字正腔圆,行腔咬字吐字归韵要求相当严格,在咬字吐字技巧上,要咬住字头、延伸字腹,收住字尾,把歌词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还有诸多不同地区的本土艺术作品使用当地方言演唱的特点,在艺感染力上更加别具风格,比如广东湛江地区的“雷剧”使用的就是雷州话演唱,福建地区的民歌很多使用“闽南话”演唱,广西桂林的“桂剧”用的是桂林话,百色“田阳山歌”用的是壮话,在演唱地方艺术作品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地方语言发音来处理歌词。

4.音乐的处理与艺术感染力

音乐是由音符、节奏、织体等组建起来形成旋律的听觉艺术,演唱者在演唱声乐艺术作品时常遇到的问题是歌唱的乐感问题,音准、节奏、强弱、音乐的起伏把握得不够准确,容易导致歌唱时跑调、音不准等问题。

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演唱者首先应该加强自身音乐基础训练,多进行基础练习,多唱乐谱,同时,在声乐练习的时候,要一分为二地处理声乐,把声和乐分开,不要一味地注重声有多高多响亮,要注重声音应该放在音乐中来唱,遇到音不准确的时候带着耳朵轻声唱,放慢了唱,感受声和音的相互结合。

(二)注重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以提升艺术感染力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一个民族都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其文字和语言的表达方式都与当地的地域特色紧密相连,其产生的民族音乐自然也会浸染其中。按照地形地貌可以把我国分为三大阶梯,第一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代表,这里的山歌音域宽广,高亢嘹亮,响彻云霄;第二阶梯,以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为代表,这些地区分别有蒙古的长调悠远辽阔,黄土高原的信天游苦涩深沉,云贵高原的山歌清新甜美;第三阶梯,以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东南地区为代表,以温婉柔美的小调为主。

民族声乐作品是根据各民族的语言特色和生活习惯而创作出来的,因此,需要演唱者对一首民族声乐作品进行演唱前,一要充分了解其音乐“产地”和词曲内涵,熟悉掌握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对作品进行深度剖析。分析作品的调式调性,了解词曲作者要表达的愿景,对作品各个环节的处理方式,只有深入了解作品,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品要表达的意境,生动地还原作品的本质,感染到听众。

(三)注重演唱者对作品的“情感表达”,以提升艺术感染力

艺术感染力的提升不仅需要理论和技巧作为基础和依托,更加需要以“情”催生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表达环境,即演唱者需具备良好的嗓音条件,气息的运用,发声的技巧,正确的咬字吐字,仅仅是提升声乐演唱艺术感染力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强化情感的表达。情的表达分为情感内容的外化表达和情感内生的外延流露。情感的外化表达的基础在于对作品背景及内涵的掌握程度。声乐的演唱灵魂在于内容和情感的水乳交融,民族声乐通过旋律和语言来表达情感,对内容的全面理解形成独特个人风格标签的表达方式,使得大众达到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的效果。而演唱者情感内容的外化表达是基于想象力和想象空间基础上对歌曲内涵进行表现的。

每一部民族声乐作品背后都蕴涵着深刻的社会艺术背景,其高级的表达技巧不是对词曲的演绎,而是充分表达其生命和灵魂。作为演唱者,一要从要表演的作品了解时代背景和时代价值;二要紧紧抓住民族声乐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语言特色,以此借助作品表达的内涵和中心思想;三要用心去感受去倾听作品表达的意境,用想象力去外化歌曲的内涵表达。想象力是声乐表达过程中相对抽象化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包括自我想象设计和连带想象感染。自我想象设计需要演唱者把自身与作品要表达的情境主题通过想象力发挥,准确表达出作品的内涵,以此感染每一个听众;连带想象感染,即听众通过想象力进入到演唱者的预设情境,从而“感同身受”。

(四)注重演唱者对作品的“意境再现”,以提升艺术感染力

提升演唱艺术感染力的核心和关键已经脱离理论、技巧的表达与应用,更重要的是将词、曲、景、人做到高度契合。情感内生的外延流露是演唱者恰如其分的表现力,这也成为感染听众的核心部分。提升演唱者的情感表达力,抒发与作品“对话”的真实感悟,用或激昂、或委婉来集中展示演唱者的生活阅历。用“心”去感受不同阶层的情感生活,去聆听社会大众的情感声音,才能更好地提升其艺术感染力。情感的表现不仅在声音与五官的形式,还包括肢体的表达。当然,抒发情感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感受作品的意境,才能准确地将情感外化于形。

中国民族声乐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洗涤演化而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巨变,民族声乐在风雨中蜕变。歌唱艺术是用歌声和情感来表达的一种艺术方式,其通过表演者的声音和技巧抒发情感,产生共鸣。现代民族声乐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艺术元素的简单结构了,是声音、表演、舞美等多元艺术的完美融合。音乐人要以用发展创新的精神丰富民族声乐的内涵,用声情并茂的情感去感染听众。

三、结束语

演唱者的艺术感染力提升是中国民族声乐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而艺术感染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在具体艺术方法上进行创新和完善,更需要在情感细腻上进行打磨,以此才可以使更多的听者为情所动,为歌所动。

猜你喜欢
演唱艺术感染力演唱者
勇毅执着的追求 坚实丰厚的建树
——郭克俭《中国豫剧演唱艺术》评介
美育学刊(2023年2期)2023-04-21 12:11:18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艺术家(2022年7期)2022-11-22 09:48:39
Pygmalion
感觉了的东西才是有感染力的
心声歌刊(2019年6期)2020-01-18 09:16:56
民族音乐演唱艺术的历史变迁探究
声乐教学中的演唱艺术实践
新闻爱好者(2018年7期)2018-10-20 10:59:56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黄河之声(2018年15期)2018-01-27 14:02:32
从《阳关三叠》中探析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艺术特点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8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大众文艺(2017年13期)2017-03-11 11:36:52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