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 霞
近年来,新生儿不断增加,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一些幼儿园只能选择大班教学,这给幼儿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幼儿班主任要切实处理各方面工作,科学合理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到高效管理;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时不能被传统管理模式所束缚,要充分开拓幼儿思维。
(一)班级管理目标不明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大部分幼儿班主任很少对幼儿的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并没有探索出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方式。很多班主任在管理行为方面表现随意,缺乏具体的规范。
(二)忽视幼儿天性培养
在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往往会过于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却忽视了幼儿爱玩的天性。学前教育并不是以理论知识作为教育的重点,班主任要从幼儿天性的释放以及生活习惯的培养方向设置课程内容,重视幼儿生活技能的掌握,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一)与幼儿的互动
班级管理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在幼儿园教育中,每个班主任的管理方法都是不同的,不同的管理模式,导致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管理特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为了确保儿童个性的发展,必须有效地对班级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而不论是教学管理或日常生活管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管理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需要提高幼儿的主观意识,明确班主任的身份,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其次,教师在照顾幼儿时,应增加和幼儿之间的互动,班主任更应关注幼儿的所有生活上的细节,并教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班主任应注意幼儿的情绪,以及幼儿的个性和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发展,如果幼儿发生冲突,教师要安抚幼儿冷静下来,避免幼儿产生负面情绪。
(二)优化创新管理模式
作为幼儿教育者,教师就要坚守原则与底线,不能过分宠溺幼儿讨好家长。幼儿园班主任除了对幼儿要有爱心,还要制定明确的班级管理计划,要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明确哪一阶段的幼儿适合哪些教育活动,不能盲目跟风。幼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正处于需要引导的阶段,教师在这个关键时刻,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与鼓励正面的行为,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增强生活独立性。在培养幼儿自主性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幼儿学习吃饭、穿衣、如厕等。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幼儿教师要将幼儿当作共同生活的家人,而不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不得不面对的“麻烦”,只有基于这样的思想,教师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关注和引导幼儿。
(四)教师间的协调合作
目前,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每个班级孩子过多的情况。教师合理运用分组教学才是缓解这一情况的有效方法,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分组教育的优点,并在学前教育活动中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在分组教学时,需要根据教师配置情况和孩子的兴趣来设计分组类型以及活动内容。如果配置的教师是一名教养员,则可以按照相同的内容分为两组,进行小集中的活动,或者投放不同的材料在同一目标组织进行多个内容的活动。如果配班老师是保育员,则需要根据活动的效果,轮换参加主班教师的活动,为幼儿提供小组教学。
总之,幼儿教育是一项重要又特殊、繁杂又快乐的工作,相信每一位幼儿教育者都是秉着爱心与耐心的初衷从事这项工作的。幼儿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改革、推陈出新,将优化与创新积极应用到幼儿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