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那迦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4月,有“小于成龙”之称的于振甲抱着“河工未成”的遗憾卒于河道总督任上,接过治河重任的是51岁的时任两江总督张鹏翮。
张鹏翮出生于遂宁蓬溪县的黑柏沟。明清两代,张氏家族是蜀中望族,共出了6名进士、18名举人,为官者达80余人。其中以张鹏翮政声最高,做了26年地方官、29年京官,担任过内政、外交等各种重要职务。
位极人臣的同时,张鹏翮以清操廉洁深得皇帝、同僚、百姓的认可,被誉为“清代第一清官”。除张氏外,遂宁席氏、杨氏也以诗书传家,科甲蝉联,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并都以清正的家风家训传承成为士人群体的楷模。
“廉能”典范清似竹
“此君霜后青,密叶欲停雪。丛篁傍小山,清节依然洁。”这首《竹盆诗》为康熙帝专门赠予张鹏翮,意在以竹称赞这位忠臣廉吏数十年的表率作用。
张鹏翮的故事至今仍广泛流传于遂宁。他自小以圣人自期,16岁时县州道试皆排第一。因勤学好问,他深得书院先生喜爱。一次,先生外出十天未归。学子们读书闷倦了,便放下书本出去玩耍。张鹏翮站在山坡上,遥望涪江问同学:“茫茫世间,人以何为首?”
“人以官为首”,一名同学答道。张鹏翮却不以为然道:“茫茫世间,为民造福之志为首!”后来,张鹏翮用55年的仕宦生涯践行了这一回答,身居高位仍坚守廉洁奉公的操守。
康熙九年(1670年),年仅22岁的张鹏翮中进士,从此深入宦海,历任江南学政、河道总督、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等职。
在苏州知府任上,他发现当地百姓田粮、税捐太重,又逢连年干旱,便向朝廷申请缓交粮税,让百姓休养生息。调任兖州知府后,他坚持查断积压疑难案件,使许多冤案昭雪。
在朝廷开展的一次全国“保举清廉有守之员”的评选中,时任兖州知府张鹏翮被康熙帝树立为“廉能”典范之一。因受皇帝的赏识和信任,张鹏翮很快就被调任河东盐运使这一“肥缺”。到任后,他修复“北傍运城”的盐池,并疏浚姚暹渠,便利了河东盐池的生产。他又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对上“力请豁免加课”,减轻了盐商负担。同时,力行整肃盐政,“闻人言货贿,輙厉声叱之不少假”,自己身居要位却绝不从中牟利。
出任吏部尚书时,张鹏翮为防止同僚拉关系、“打招呼”,在府邸厅堂上供奉关圣帝君塑像,旁边还有周仓手持大刀威严挺立。文牍案卷放置在神座旁,若碰到说情行贿的人,他便郑重地说:“关圣帝君在上,岂敢营私徇隐!”他为官廉能,“不取”是根本,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为民担当。
张鹏翮最为突出的政绩之一就是治理黄淮。在被委以河道总督重任前两年,时任左都御史的张鹏翮被康熙帝派去陕西查处川陕总督吴赫等侵蚀挪用百姓钱粮案。张鹏翮对贪污腐败分子进行严惩,令康熙帝十分赞赏,他曾说:“张鹏翮前往陕西,朕留心察访,果一介不取,天下廉吏无出张鹏翮右者。”
家国情怀传千古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沙俄侵犯中国边境,时任兵部督捕侍郎的张鹏翮奉命随钦差大臣、使团团长索额图出使俄国谈判,商定中俄边界事宜。一行人进入荒漠时,遇上风暴,滴水皆无,环境艰苦,张鹏翮两腿甚至被马鞍磨得血肉模糊。他在家书中毅然写道:“愿效张骞,以身许国,予之志也。”
经过克鲁伦河时,恰遇兩个少数民族部落发生战事,张鹏翮遣使说明来因,结果派去的人被俘,使团众人惊惶欲退,张鹏翮厉声喝道:“正臣子捐躯效命之时,公等皆怯,某独当之!”众人受张鹏翮的义勇和胆识感染,方才镇定,最后再次派人前往解释原委,对方才让出通道。此次深入漠北,显示了清王朝捍卫边疆的决心,为次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作出了积极贡献。张鹏翮更是因此“扬名中外,以清节著”。
多年在富庶的江南地区为官,都没有让张鹏翮放松清廉自律,对多余的财物,他始终保持警惕,分文不取。他抵任浙江巡抚后,立即退还了室内的华丽陈设,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并在任上严惩贪官污吏。后来他离开浙江时,百姓纷纷拦路挽留,并将其画像绘于竹阁之上,要子孙后代“勿忘我公之惠政”。
舍不得张鹏翮的还有江南的科举士子。他先后参与主持文、武乡试会试十余次,承担过乡试、会试主考官等各种科举考试工作。
清初江南科举一度营私舞弊严重。为整顿学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兵部侍郎、浙江巡抚张鹏翮被特命出任江南学政。他铁面无私、两袖清风,不以科举考试索取士子一分一毫财物,严肃考风纪律,使得不少寒门学子得以考中入选。
张鹏翮到任河道总督时,正是黄河水患最严重之时。上任之初,张鹏翮面临治水钱粮的“烂账”,果断对河工吏治进行整肃,直接撤销了协理徐廷玺的职务,并裁撤随同徐廷玺而来的“监工”仆从,节省开支。张鹏翮经常深入河道湖口一线,向当地老百姓询问考察河道情况,积累了丰富的一手材料。许多事务他都亲力亲为,前后指挥几十万民工治水长达8年。经过多年努力,黄淮终于大治,漕运通达,下河连年大熟。
张鹏翮四处为官,立起了清慎廉能之德。他曾在全国多地留下了不少遗迹,成为了当地人们缅怀清官家国情怀的人文坐标。成都青羊宫内的铜羊因张献忠进成都而遗失,后被张鹏翮在北京古玩市场上发现后买下赠还,其底座铭文是张鹏翮所题。
清俭家风润遂宁
雍正二年(1724年),76岁的张鹏翮获准回乡省亲。这是他生前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家探望。次年,张鹏翮就在京师去世。家人在家徒四壁的情况下,领到雍正帝所赐的银钱,才得奉丧回遂宁家乡。
张家的御书楼本坐落在小东街上,却因为上世纪30年代的一场大火被焚毁了正房。这座御书楼由张鹏翮在康熙年间兴建,“御书楼”三字为雍正帝亲题,正房、抱厅分别挂有康熙帝手书的“怀冰雪”和雍正帝手书的“嘉谟伟量”门匾、匾额。
幼年时随父亲东奔西跑、流离失所的经历让张鹏翮形成了清俭勤奋的作风。在他成才后,愈发注重清廉家风家教的传承。他督促长子张懋诚主持修订了《张氏族谱》,编纂了《家规辑要》。他在家训中教育子孙“务须屏除恶习,力于勤俭”;当官“不得以贿败官,贻辱祖宗”,“律己公廉、执事勤恪”。
在张鹏翮的影响下,其子张懋诚历任奉天辽阳知州、通政使,被评价“性忠直,有气节”。其孙张勤望历任宁国府知府、山东登州府知府,被赞赏“所至卓有循声,无愧贤良”。而至玄孙张问陶,则成就清代“蜀中诗人之冠”。清代遂宁入乡贤祠共八人,张氏一家即占其七,足见其清俭家风传承与文章德业之成就。
不过,在文贤兴盛的遂宁,这样清俭的家风并非张家独有。和张氏类似的还有蓬溪席氏、射洪杨氏,皆为明清时期遂宁望族,成才入仕者众,却皆以清廉教养传家。
蓬溪席氏是政治和文化世家。明清时期,整个四川席姓进士只有4人,皆出自蓬溪席氏。明代官员席书则是其家风的代表者,他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敢于仗义执言。他临终时说:“自检入仕以来,清慎为国一念,可质鬼神。”他还说:“上若问遗言,惟愿亲君子,远小人,审于用舍而已。”其家族自明代大学士席书以来,出了宰相1人、尚书1人、侍郎1人、少卿2人、知府2人。
位于蜀文化和巴文化交汇融合之地的遂宁,山川洒落、物阜民丰,自古人文兴盛。虽历史上经历种种变迁,但这里仍孕育出张氏、席氏、杨氏等德才兼备的文人世家,称得上一块毓秀钟灵、人杰地灵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