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乐歌唱教学中难点的解决无疑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那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忽视”却是突破难点的好方法,但此“忽视”并非真的对教学难点视而不见,而是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在教学行为上则忽视,即教师以最简单、巧妙的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并掌握难点。在此,总结出了几种“忽视”的方法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歌唱教学;难点;“忽视”;突破
在教学前,首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但在多次的听课中,我发现一些音乐教师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有的从未考虑过难点在哪儿;有的找到了难点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突而未破。那么难点如何突破呢?我想就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板块——歌唱教学谈一些心得体会。
音乐歌唱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我觉得有这么几类:情感难点、节奏难点、音准难点。那在实际的歌唱教学过程中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忽视”是突破难点的好方法。
“忽视”并非是真的对教学难点视而不见,而是在思想上重视,在教学行为上忽视;教师重视,而让学生忽视。在教学中重视难点正面突破是一种方法,但有时对一些难点却是要“忽视”它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这就好比喂小孩吃药,他知道要吃药了就难喂;而在他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不经意间喂他,往往好喂。歌唱教学中的难点有时就好比药,老师不正面强调,而是从侧面巧妙地迂回包抄,反而能简单解决。忽视的方法有:情境法、比较法、分解法等。
一、情境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而音乐是情感艺术,因此情境教学能帮助我们有效地突破难点。
例如:舒伯特的《摇篮曲》往往有大部分男同学不喜欢,我曾听到一位老师是这样上的:
①画面导入(虽然有直观图象,但没有情感的带动。)
②老师范唱后问:同学们喜欢吗?(有些同学回答:不喜欢。教师未作反应。)
③教唱歌曲。(老师为了唱好这歌,不得不多次提醒学生要轻声唱,并且为了维持纪律,时不时地大声批评学生。)
孰不知这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要营造充满爱的气氛,若教师始终未能营造这样的气氛,于是整堂课教师上得很累,学生也听得很累,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像这样的情感难点,如果精心设计情境,一切将变得很简单。我曾这样安排:
①“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汶川大地震母亲保护孩子的故事: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废墟里面的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救援队即将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小被子里,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讲完故事,我停了片刻。学生已入情。再问:“这位母亲为什么这么勇敢?”(生答……)
②导入:“确实,天底下最伟大的情感就是母爱。每一位母亲都以各种方式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老师今天就要带大家唱一唱你小时候妈妈经常对你唱的一首歌”(板书“摇篮曲”。)
③“什么是摇篮曲?”(生:哄孩子睡觉的歌。)“妈妈,噢,还有爸爸一般都会怎么唱?”(生:轻轻地、温柔地。)
④教师有感情地范唱。……
有了前面的情境营造,学生已自然地进入充满爱的气氛,学歌时也就能自然、准确地运用了柔和的声音演唱,教师也无须再多言“声音要如何”“情绪要如何”了。
二、比較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在歌唱教学中我们要正确运用比较法,有意识地将正与误、合适与不合适的演唱加以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提高分析鉴赏水平及演唱能力。
例如:学生在演唱中极易出现喊唱现象,这一不良的演唱习惯成为了我们要纠正的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在不同课堂运用了多种对比、比较,有效地纠正了学生的喊唱现象:
①教师模仿学生喊唱一次,然后再正确演唱一次,让学生分辨哪种更好。学生听了老师模仿的喊唱,很容易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
②录下学生喊唱的声音与范唱比较,同学们立刻发现自己喊唱原来这么难听。
③让学生比较自己在喊唱与正确演唱时喉咙的疲劳度。
例如:在学会歌曲《走街街》后,请学生根据三个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诵读、说唱、演唱,以不同的情绪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方法时,学生出现了不同的见解。于是我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分别演唱不同的设计,然后比一比选出最佳方案。通过比较,同学们一下统一了意见,定出了最佳演唱设计,学生们说唱结合,手眼齐动,课堂上你说我拍,外加深情表演,不亦说乎!
三、分解法
分解法是把难点分解成许多块,分散到课堂的不同时段或不同人上,从而使难点变小变无。如在课堂开始先做好铺垫,再步步深入,最终解决。如在演唱难点处设计师生接唱、生生接唱等的形式即是把难点分解给不同的人。
例如:歌曲《苏木地伟》的难点是十六分节奏与彝族语言,上到该课时刚好是冬天,于是一上课我就先安排了两个热身活动。
①请你跟我拍一拍,让学生先熟悉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
②请你跟我读一读,动一动,让学生在熟悉歌词中体验肢体表达节奏韵律,这样到演唱旋律时,学生已没什么困难;再到带上歌词演唱歌曲时配上简单的彝族迎客的肢体动作,同学们觉得分外有趣!课堂上载歌载舞,一片好风景!
我们音乐教师若能较好地把握音乐教学难点,精心为难点设计“糖衣”,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在学生不经意间解决难点,岂不快哉。只要我们做好充足的课前功夫,课堂上同样可以“忽视”难点的存在,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李丹,1976.3.16,女,汉族,重庆万州人,万州区王牌小学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