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旦修
2015年,学者周敏对“娱乐专业主义”做出界定,认为“娱乐专业主义指电视从业者在娱乐节目制作中必须持有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与职业伦理,以及一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理念与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①。诞生于互联网消费时代的网络剧野蛮生长,以恶搞、低俗等反抗传统话语的方式娱乐大众,表现出低俗、庸俗甚至是恶俗的倾向。如“乐视网多部力推的网络剧《STB超级教师》《光环之后》《北京傲客》《整垮前男友》等都因内容低俗化、庸俗化等原因,触碰政策监管的红线而遭遇下线或是冷处理”②。网络剧虽然充分展现了草根娱乐精神,但也威胁着原有的大众娱乐生态,特别是对网络青年用户的健康成长有负面作用,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传播。
因此,一方面需要对网络剧加强整治,另一方面亟待更新网络剧的内容与传播方式,深入推进对网络剧娱乐专业主义的探索与表达,这对网络剧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构成保持年轻化的趋势,网民整体学历结构保持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一方面,作为网络剧目标受众的网络青年用户熟悉山寨、火星语、雷人、无厘头、恶搞、刹马特等亚文化元素,了解热门的娱乐话题。“一般来说,也只有具备如此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网络用户,才能弄明白网络剧文本的指向性,才能看懂并喜欢上稍显前卫的网络剧,否则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③另一方面,日益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带来了海量信息资源,网络青年用户的文化消费习惯开始转移,情节简单、叙事碎片化、耗时不多的网络剧成为应景之作。他们可以忙里偷闲,点击网络剧看上几分钟,不必担心剧情不衔接或者沉迷于故事中。因此,后现代语境下的网络剧相对于传统电视剧来说,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主流价值颠覆,迎合了网络青年用户的文化消费习性,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精神压力,形成了一种大众式的娱乐狂欢。
随着网络青年用户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当粗制滥造的网络剧难以吸引他们时,就推动了网络剧娱乐专业主义的探索与表达。比如,探索“枪案”悬疑警匪题材的《重生》,展现都市小清新爱情的《致我们甜甜的小美满》,凸显类型元素的古墓探险题材的《鬼吹灯之龙岭迷窟》,拓展都市科幻题材的《不完美的她》……今天的网络剧已经具备多元化的情节核,采用网状叙事模式,强调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一种非线性召唤结构,满足了网络青年用户的娱乐专业主义诉求,从而成就了网络剧由感性狂欢向娱乐专业主义的转变。
网络剧的娱乐专业主义表现为互动与颠覆的特质。互动表现为再度中心化的互动传播,颠覆表现为多元化情节核与网状叙事模式以及非线性召唤结构。
12集的《唐人街探案》是网友直接参与创作的一部网络剧。网友通过报名参加选拔扮演剧中主角,网络剧播出过程中,网友通过留言、评论或发弹幕了解有关信息,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主创人员进行探讨,甚至情节走向、演员去留也由网友投票决定,真正实现了传者与受者的互动。在网络环境中,网友因为共同喜爱的网络剧汇集在一起成为趣缘群体,通过发布在留言板或者网络剧论坛中的评论进行交流探讨,在他们搭建沟通平台的过程中,群体的去中心化特征得以凸显。然而,在网友参与网络剧创作,与剧作者或者制片人互动的过程中,网友来源、网友之间的关系影响着群体的结构和相对地位的呈现,出现“一般网友”“网友中的精英”和“网友管理者”等身份,网友之间的平均联系减少,互动再次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化趋势。网络剧制作方不再是单纯的内容提供者,他们关注网友提出的建议,尤其是对相关领域有独到见解的网友的建议,进一步对《唐人街探案》进行补充和调整,完善故事情节等。
一个好的情节核可以产生出许多精彩的情节。网络剧在时间上力求简短精炼,多元化的情节核使情节更集中,结构更紧密。例如,网络剧《我是余欢水》虽然只有12集,但铺排了多元化的情节核:一是余欢水因在公司业绩差而处处碰壁;二是余欢水因发展差受到老婆的鄙夷,最终离婚;三是余欢水因误诊成为胰腺癌患者;四是余欢水为了儿子私下与器官贩卖组织签订协议;五是余欢水和临终关怀组织志愿者签约,完成遗愿清单;六是余欢水与公司三位舞弊贪腐的上层斗智斗勇;等等。可以看出,该剧以余欢水为中心情节核,剧作者将看似毫无关联的情节核交叉排列在一起,生成网状情节。网络剧《我是余欢水》的多元化情节核与网状叙事模式立体地表现余欢水从一个一无是处的自卑者因某种机缘巧合开启了悲喜人生,虽然荒诞,但却击中了很多都市中年人的痛点,引起了网络用户的强烈共鸣。同时,此种多元化情节核与网状叙事模式的探索,正是网络剧娱乐专业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
“召唤结构”由接受美学学者伊瑟尔提出。他认为文本具有一种召唤粉丝生产消费的结构机制,这种召唤性内化于文本中,包含着“意义空白”等特征。网络剧像是一个空白的图式化结构,其展现的元文本不确定性和结构的非线性,通过引发粉丝的思维行动来填补这些“意义空白”,刺激粉丝对网络剧进行创造式消费。同时,网络剧弱化了时间观念,将时间转变为空间,将网络社区变成一个在线空间,把物理观念的时间挤压在赛博空间里。网民不仅能够随时随地观看网络剧集,而且随着网络剧的制作者和用户的界限愈发模糊,网络剧制作者失去了掌控自己作品的权力,把这种权力交给了在线空间中的用户,用户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网络剧的看法和评价,甚至可以改变网络剧集的故事情节走向。比如,基于网络小说《鬼吹灯》改编的系列网络剧《黄皮子坟》《龙岭迷窟》等,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观。尼葛洛庞帝提出:“在互联网络上,我们将能看到许多人在‘据说已经完成’的各种作品上进行各种数字化操作,将作品改头换面……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④网络剧不同于传统电视剧,它使制作者和用户成为“元文本的隐在读者”,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元文本的不确定性和作品结构的多线性,被一种召唤式结构吸引,激发了用户对网络剧集的能动介入。
网络剧的娱乐专业主义对其低俗、庸俗、恶俗的倾向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纠偏,激活了“草根”娱乐精神,缓解了现代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促进了健康娱乐的积极发展。特别是对网络青年用户来说,网络剧的娱乐专业主义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了他们的娱乐体验,实现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通过娱乐专业主义的探索,网络剧的思想性、艺术性与娱乐性都有了质的提升,令用户耳目一新。2020年,爱奇艺生产、播出的《无心法师3》讲述无心法师在唐朝民间捉妖的故事,借妖说人事,诉说人情冷暖,令人唏嘘。同时,该剧构图精美,视听语言专业,富于艺术韵味。娱乐专业主义的探索与表达还催生了一系列优质的网络剧,如《民国奇探》《成化十四年》《两世欢》《猎心者》等。这些优质的网络剧将不断提升网络青年用户的文化素养;而文化素养得以提升的网络青年用户在与制作者的互动与颠覆中,又将促进网络剧的娱乐专业主义发展。
网络剧使大众释放压力,宣泄情绪,获得更好的娱乐体验。网络世界中,人们的兴趣与爱好被不断细分和增长,个性化的网络剧为因趣缘联结的网络青年用户提供了高度契合的精神食粮,网络剧中展现的娱乐专业主义契合了个体的碎片化娱乐取向,对实现网络青年用户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意义。例如,网络甜宠精神代表作《种菜女神》《唐砖》《致我们甜甜的小美满》运用碎片化叙事、草根人物的强烈自嘲来颠覆传统故事形态,网络情景喜剧《少年有点酷》《鉴爱男女》《薛定谔的猫》承袭传统叙事特征,以饱满细腻的剧情赢得网络青年用户的好评,另类题材网络剧《狐门秘事》《未知生物》《悍城》《无主之城》涉及灵异、穿越、探案、黑帮等边缘性题材,与传统电视剧存在明显差异,满足大众猎奇心理的同时又使之缓解了压力。
网络剧《地球脸红了》《执念师》等塑造的审美新范式在满足网络青年用户娱乐冲动的同时,也实现了其艺术感知上的快乐审美。有着宏阔视野的网络剧《无心法师3》《九州天空城2》等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里,提高了网络青年用户的人生认知。诠释社会正义的网络剧《原生之罪》《猎心者》等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在养化人心。可以看出,网络剧的娱乐专业主义在正能量的弘扬、认知价值的传播以及审美意识的表达等方面有积极影响,有助于促进网络青年用户全面发展。
注释:
①周敏.娱乐专业主义刍议[J].编辑之友,2015(02):65-69.
②吴秋雅,杜桦.博弈与分化之年——2014年中国网络自制剧发展综述[J].当代电影,2015(03):188-192.
③李志明,王春英.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剧特征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1):53-54.
④[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 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