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844000)
手术室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救治场所,很多疾病都离不开手术的救治方式。虽然患者在手术室的时间不长,但是手术的成功与否对一个患者能否尽早康复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手术室的护理,安抚患者焦虑紧张的心情,帮助患者积极乐观的面对手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1]。人性化护理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临床使用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来自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进行了手术的手术室患者共360例,其中男性患者210例,女性患者150例,年龄最小的12岁,年龄最大的83岁,平均年龄(48.33±2.97)岁。两组患者被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每组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来自本院的普外、骨科外科、妇产科、胸腔外科、神经外科等各种手术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疾病、年龄、手术类别、学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即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等手段进行护理。
人性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人性化的护理手段,主要包含如下:(1)手术前:在接到手术的前一天,护理人员进入病房与患者积极沟通,了解患者的各项体征及心理状态,对于手术的方式、环境、细节、注意事项、主刀医师进行详细的介绍,并积极解答患者心中的疑问,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让患者能够积极乐观的接受手术。(2)手术中:帮助手术医生做好相关手术准备,然后陪伴患者进入手术室,整个手术过程中,对待患者要体贴周到、耐心细致,让患者从心理上得到放松。注意调节手术室的温度,帮助患者保护隐私,让患者无后顾之忧。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对患者提出的需求尽量满足。(3)手术后:手术后为患者做好保暖,然后让患者送回病房,搬运的过程中切记保护患者的伤口。告知患者和家属详细的手术情况,并嘱咐患者按时服药、按时复查,并将相关疾病的自我防护知识进行宣教。术后定期回访,解答患者疑问。
焦虑状态的测定参考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评分;患者满意度的比较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2]。
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我们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进行了统计,常规护理组在实施手术室护理前的焦虑水平为(42.53±9.75),实施手术护理后的焦虑水平为(37.39±8.81),人性化护理组在实施手术室护理前的焦虑水平为(41.62±11.84),实施手术护理后的焦虑水平为(28.77±9.36)。通过研究发现,人性化护理组的患者在手术中焦虑状态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我们在手术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发放了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表,通过收回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常规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7.3%,护理满意度为98.2%,人性化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2.4%,护理满意度为80.8%。由此发现,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具有更高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更好护理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模式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新兴的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其本质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出发点都是围绕病人[3]。这种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它具有更大的护理范围和更高的护理要求。在手术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的不安全事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手术前、中、后加强对患者的各项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具有较大的作用。本次研究中,人性化护理组的患者在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都优于常规护理组,适合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