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视域下的教育教学实践

2020-12-04 10:37陈瑜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探究活动课程

○陈瑜

主题发言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中小学阶段的必修课。它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创造和操作能力,从而成为新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其落到实处,浮于表面者有之,流于形式者有之。本文作者力图以石家庄市西雅小学为样本,通过详细剖析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多种做法,探究如何有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助力学生成人成才。

主题研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价值理念,被认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大的亮点和难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实践性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

作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目标,西雅小学以“雅教育”为核心校园文化,注重培养“儒雅”教师的同时,更注重培养“文雅”学生。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不断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创建了一系列完善的、多样的课内外形式。

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实践和能力两个维度。实践是学生形成能力并有效实施的过程,是相关能力形成的必要基础和条件;能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某种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因此,西雅小学所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始终立足于实践和能力两个维度,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学生为目标。

一、依据学生身心特点研发新生课程,走稳第一步

首先,如何消除一年级新生对陌生校园的紧张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以西雅小学为例,为使新生一入校便喜爱学校,学校按照“雅致”特色,装扮校园,引导学生对校园进行环境“初探”,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在校园内装点各种童话书里的人物形象,让新生产生一种亲近感和熟悉感,在亲近感中探究校园。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强调,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西雅小学的校园“初探”就是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启蒙。与此同时,设置不同的探究卡、探险袋,如“雅园植物知多少”“我是雅园小地图”等,让新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其次,新生入学后,开展“我是整理小雅士”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做事的条理性。这一活动包括整理书包、课桌、家里的小书桌、卧室等。在此活动中,引导学生将物品摆放整齐,养成不乱动同学物品的好习惯。通过组织家庭互访,参观小书桌等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礼貌用语和文明举止。

最后,为了培养新生的主人翁意识,开展“我是班级小主人”活动。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力设计班级吉祥物,根据班级的特点装点教室,使教室充满童真童趣,增强学生对于班级大家庭的热爱和归属感。

二、依托节气、节日丰富课程内容,培养探究与创新能力

《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课程应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拓展学识的良好素材与契机。依托这些时间节点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寻兴趣,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心怀敬意。

以春节课程为例,教师讲解春节的来历及历史故事,以此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活动方案。

学生经过启发,设计的活动丰富多彩,如“为手工糖穿花衣”“和父母一起置办年夜饭”“各地年俗知多少”等。再以冬至课程为例,引导低年级学生了解冬至习俗、中年级学生学习包饺子、高年级学生品析古诗等活动,让不同年级学生在不同主题下品味冬至节气的内涵。

探寻冬至的来历,品尝饺子的美学,寻访冬至传说,搜集冬至古诗词,走进冬至故事……让学生感受冬至这一节气的独特魅力,体会饺子这种传统美食对中国人的重要意义。

三、依托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

主题教育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流行样式,既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模式,又符合探究性课程的设计要求,在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性方面具有生动、活泼的独特优势。

但主题教育要和学生实际、课程知识点紧密契合,切忌浮于课堂表面。

对于学校而言,比如西雅小学,是这样做的:每年三月初,学校举办“大雅园,小集市”跳蚤市场活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压岁钱以及闲置物品。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或所售物品自由结组,制作“货物推销”展板和夺人眼球的海报。

通过此活动,不仅让学生体验“买”和“卖”的乐趣,共享了彼此的闲置资源,还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合理理财的良好习惯。

再如,每年清明节前,可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清明徒步扫墓祭英烈。在此活动中,教会学生唱英雄歌曲、阅读清明诗文,教育学生扫墓、出游的礼仪,引导学生给英雄或后人“写信”,帮助学生认识烈士陵园的植物,领会其寓意等等。

学生佩戴鲜艳的红领巾,徒步到烈士陵园为先烈献上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白花,伫立在革命先烈的雕塑下聆听感人的故事,体会革命先烈吃苦耐劳、勇敢坚毅的精神品质,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非凡。

当然,还可以开展多主题的读书活动。

比如以“阅读伴成长,书香润心灵”为主题、以“生命美在阅读”为主题、以“穿越经典,生命与书香共舞”为主题都可以,通过整本书阅读、中期推进、成果展示、魅力海报评选、书香家庭颁奖等一系列环节,引导学生爱上读书。

四、依托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依托社会资源,就是要把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以社区等资源为活动基地,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很多学校都毗邻生活小区和街头公园,为了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学校、社区的实际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园、社区开展各种活动。

如在全国爱耳日、安全教育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日子里,由老师及家长志愿者带领学生向公园游客及社区居民宣传科学知识、发放调查问卷等。

为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综合实践活动前可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宣传单、编排文艺节目,以此引导学生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经过制作、编排、宣传这一过程,学生为学校、为社区服务的意识逐步加强。

还可以在每年十月份,组织学生秋游公园,低年级认识植物、采摘树叶做贴画,中年级捡拾垃圾、宣传环保,高年级走访群众、填写问卷做调查,学生在走进自然的同时,增进了对社会的了解。

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校园科技节,通过开展多种实验活动给学生带来科技的冲击和头脑风暴。

如科技大篷车到校园,新科技和新成果让学生大开眼界;组织社区科学现场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发明创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鼓励学生和父母一同开展“创客达人秀”等等,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显著增强。

从以上对西雅小学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综合实践活动应立足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尽量贴近学生现有课程,促使课程能够良性动态发展,并且要力求与时俱进。

通过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挖掘学校文化、整合学校课程,让综合实践活动自然融入其中,以此保证学生发展有根、有魂、有生机。

教育工作,就其实质来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文化与个体生命之间的有益互动,但互动需要依托各种活动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便是其中最有效的一种。

猜你喜欢
探究活动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