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更新与话语转换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基点

2020-12-04 08:46蔡丽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

邱 爽,蔡丽丽

(1.四川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四川 成都 610064;2.武昌理工学院 通识素质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新闻宣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新闻宣传媒介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确立。此期党的新闻宣传由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心理、历史条件、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制约着新闻宣传实践的全部历史进程,也构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心的新闻宣传样态。基于此,新闻宣传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革命性阶段,开启新中国“改变世界”的革命斗争之路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探索道路[1]。本文拟从发展动力、历史条件和国内外形势等方面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基点,以此探析新闻宣传的时代特征与不变主旨。

一、政权鼎革与使命更新中新闻宣传的发展动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国际上美苏两种力量泾渭分明的抗争格局与国内新生政权亟待巩固的严峻挑战,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承担着重要使命。在整体史观指导下遵循历史沿革和历史逻辑对新闻宣传环境做历时性、共时性透视,是探寻新闻宣传工作历史使命的前提。

(一)政权巩固和社会制度重构决定了新闻宣传的目标与机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临复杂形势和严峻困难:西南、西北、华东、华南等部分地区尚未完全解放,经年累月的战争也为国家带来严重创伤,国民经济萧条,公共秩序与社会风气崩坏。通过长达三年的全国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取代国民党成为中国大陆的执政党,夯实新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成为当务之急;而合法性里“特别包括占有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政治影响”[2]。由此,构建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认同和对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政治认同,具体体现在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制度共识的形成和社会行为的支持等方面,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

1951年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中提出,“现在国内战争已基本结束,党面临着建设新中国的复杂任务,全党有系统地学习理论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更好的条件,也更加迫切需要”[3]123。正是在这种“更好的条件”和“更加迫切需要”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作为思想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宣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同时,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组织新闻宣传工作,以塑造党的全面执政形象为主要内容,报道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战争、整风运动,宣传党的执政绩效,以获取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对新政权的认同与支持。

1949—1956年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转型与重构期,社会主义制度在国民经济逐步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完成后基本确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深刻的社会变革。围绕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等重要制度也建立起来。各项更为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逐步确立,形成初具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制度体系。

社会制度环境形成了新中国新闻宣传事业前所未有的新政策和新格局。首先,党管宣传的基本制度确立巩固,新中国各项新闻宣传事业在基本制度约束下,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实现了“我们的宣传完全符合党的政策”[4],“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成为本报的使命”[5]。其次,旧有私营新闻宣传事业终结,党营、公营、私营并存的新闻体制被公营新闻体制取代,并初步建立了以党报为主体的一元化格局。此外,尚付阙如的新闻宣传基本政策与法规相继确立,《全国报纸杂志登记暂行办法(草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等政策规定逐步实现了党和政府对报纸、电台等新闻宣传业务机构的统一领导与管理。新闻宣传事业的法制化建设被推进,与社会主义新闻法制相一致的公民权利被明确和保护。管理体制的革新为建立一支立场、观点、作风和业务素质都符合要求的新闻宣传队伍,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奠定了基础。

(二)阶级阶层变迁为新闻宣传提供组织力量和情感动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阶级结构经历了两次大的变迁,由复杂、分裂状态转变为高度整合、同质性强的“两个阶级、两个阶层”结构,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管理者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并存的格局(1)亦有学者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阶级阶层结构归纳为“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结构,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并存。参见:于昆,《变迁与重构——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心态研究(1949—195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页。。1949—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新政权建设、土地改革给经济结构带来巨大变革,与经济结构相对应的阶级格局也逐步形成。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跃升为国家的主人。此外,一个新型的人民群众自己的管理者阶层初步形成并构成工人阶级中一个较独立阶层。1953—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社会阶层结构也被彻底重塑:民族资产阶级被改造;小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走上了合作化道路或并入公私合营企业,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农民阶级则由小私有者变为社会主义集体农民;工人阶级由现代雇佣无产阶级转变为占有生产资料并处于整个社会中心地位的阶级;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内部的一个社会阶层[6]。

深刻的社会变革和阶级阶层变动构建了有序的社会环境,为新闻宣传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新中国城乡社会的阶级阶层转换过程伴随着对城乡新型社会组织的建立、改造和重建。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克服了旧中国的散漫无组织状态,以更具针对性和影响力的方式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在农村,青年团、妇女联合会、互助组、合作社等一系列新乡村社会组织逐步建立;在城市,在社、区、街道的城市三级政权体系基础上,各种人民群众团体组织、社会公益团体组织、文学艺术研究团体组织和其他行业协会发展组建起来,农民和城市居民被聚合到某一基本组织形式中[7]。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力量,广泛动员群众支持、参与新政权建设、土地改革和社会改造等,增强宣传的时效性、宣传对象的针对性和宣传内容的科学性。例如,在1950年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中,新政权分别组织各界各类型的时事座谈会,大、中、小学教师由教育工会会同教育局分别组织;文艺界由文联组织;妇女界由妇联组织;各工会及工厂由总工会组织;青年、学生由青委及青联学联组织;新闻界由新协党组组织(2)上海市档案馆藏,关于开展时事宣传的指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编印,档案号:A22-1-4。。在群团组织的组织体系里,中国共产党根据“工人、街道居民、学生、一般妇女、教会人员、农民”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思想变化进行差异性和针对性宣传(3)上海市档案馆藏,解放日报(四、五、六月)报导提要,解放日报编辑委员会编印,档案号:A22-2-54。,并将各群团组织的宣传工作与党的各项中心工作结合,不断加强新闻宣传的思想性与群众性,引导群体成员的思想认识。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联结形式,群众性团体组织把具有分割性的单位以及居民委员会联结在一起,使新闻宣传面对复杂多变的对象群体更具导向性,同时也克服了“地区辽阔”“交通极为不便”“文盲众多”(4)四川省档案馆藏,关于广播工作的决定(草案),档案号:建国后资料目录(第二册)-8 2/8。等客观条件为新闻宣传带来的重重限制。基层自治组织与群众性团体组织两套体系互补,有效发挥各自广泛的网络性和组织性,为党领导新闻宣传工作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渠道和组织保障。高度整合、同质性强的阶级阶层结构也加强了新政权对社会成员的组织与管理,打破了自远古以来支配中国的地方主义,为新闻宣传“坚持全党做宣传”“关心群众疾苦并为群众说话”提供组织基础。阶级意识超越了传统的、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小共同体意识,大大增强了新闻宣传在推动社会动员与社会整合过程中的情感动力[8]。

(三)思想文化嬗变为新闻宣传烙印文化印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社会遽变和文化发展自身传承性的影响,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并存的复杂格局。一方面思想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形态多元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民族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甚至封建思想残余和帝国主义思想同时存在。另一方面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不同思想内容、不同艺术风格的文艺作品并存,多样化的价值观交融,既有“赞美新政权、歌颂共产党、热情地为人民服务的文艺作品”,也有试图站在“超阶级”“客观主义”的立场创作发表的与党的文艺政策相左的作品[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思想文化领域探索与实践的重要任务,即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使新生政权巩固发展并获得民众的认同、支持。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提出:“在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当然不能让毒草到处泛滥。无论在党内,还是在思想界、文艺界,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10]为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开展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展开对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等。

思想文化嬗变构建了新闻宣传的文化环境,在为人民提供新的价值结构与理性思维结构的同时,也为新闻宣传烙印了深刻的文化因子和文化印记。新闻宣传的主体是具有文化属性的个人,思想文化通过对新闻工作者和普通大众的引导,既深刻影响着新闻宣传主体力量的发展,也以富有时代特征的特殊方式整合社会意识形态。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建立起广播收音网、报刊宣传网、国家通讯网等新闻宣传网络,同时广泛动员各地文化馆、放映队、幻灯队、文艺团体、民间艺人、群众宣传队、读报组等宣传力量,充分运用群众大会、学习会、图画、歌曲、电影、戏剧、金钱板、花灯、花鼓、口号、标语等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围绕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在宣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创造力,注重对人民的期待与诉求的回应,逐步建立起与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的联系,也因此在凝聚社会共识、重塑社会信仰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效。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刻变化与新闻宣传的导向功能结合,马克思主义最终作为一种方法论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到普及,深刻影响人民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的转变,并为新政权各项中心工作提供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二、使命更新与话语转换中新闻宣传的历史耦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宣传被赋予重要历史使命——在国内建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赢得人民群众对新政权广泛认同,在国际社会中动员舆论、建构认同、争取支持。在新的历史承当中,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初步构建,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民族争取在世界舞台上身份标识的重要内容。同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宣传普及也推动了新中国社会制度、阶级阶层、国民经济、思想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保障、苏联经验的借鉴、革命时期新闻宣传传统的承继,以及国民经济复苏所奠定的物质基础,为新闻宣传践履新的历史使命和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条件。

(一)组织条件: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发生根本转变,从一个在局部地区领导革命夺取政权的党,转变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领导国家重建并掌握和巩固政权的党;从一个秘密的没有权利的党,转变为一个公开的、拥有执政合法性的党。在新中国内外交困之际,中国共产党将其政治力量和组织方式深入到新中国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完成了国家的改造和重建[11]。

新中国新闻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初步确立,同样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所具有的理论和政治素质,引导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体制机制、价值取向以及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借助执政党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快速建立起完整的新闻宣传体系;凭借共产主义信念和责任感,提出了“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新闻工作方针;党的新闻宣传媒介也凭借革命年代树立的威信迅速获得人民信任[12]。由此,新闻宣传媒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种运动和建设事业中逐渐“成为反对一切脱离马克思列宁主义、脱离党的总路线的倾向和与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的重要武器”(5)四川省档案馆藏,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195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室印发,档案号:《建川》003-113。,推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初步确立。

(二)制度条件:新民主主义制度保障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已逐渐探索出新民主主义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经验。政治上,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政党制度,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国家结构形式;经济上,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的经济制度;文化上,倡导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3]。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短暂几年,社会主义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迅速发展,这为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新闻宣传提供了充分的政治基础和社会条件。新民主主义制度形成了新生共和国的基本制度框架,并遵循历史逻辑,建构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各阶级联合专政的制度格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政治生命力和制度优越性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宣传带来了相对自由宽松的制度环境,也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新闻宣传的积极性;建立社会主义成为社会的基本共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初步构建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逐步成为人民的共同信仰。

(三)经济条件:国民经济复苏奠定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伊始,工农业生产滞后,通货膨胀和社会失业严重,整个国民经济几近崩溃状态。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在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后,就应该“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14]。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和国家机构所需经费大量节减,必须做好土地改革、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以调整公私关系为中心)等八项工作(6)新华月报,1950年7月号。。中国共产党把发展生产、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等经济建设内容作为中心任务,并在三年内卓有成效地完成了这一任务。1952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甚至比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1936年)增长20%,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超过新中国成立前最高水平[15]。

新闻宣传首先建立在一定经济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经济环境基础上,同时,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指标直接决定着新闻宣传事业的现实基础[16]。新中国国民经济超过战前水平并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渐进式展开,为新闻宣传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也为新闻宣传事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前提下,“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7]。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正是为民众提供了智力充分发展、思想自由解放的经济环境,为新闻宣传呈现出富有生机的新态势奠定了基础。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宣传“物质鼓励的原则”和“按劳付酬的平均主义思想”,鼓励劳动人民“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劳动成果的思想”;针对职工在工资、福利、劳动纪律、合并改组等问题上的各种顾虑,引导职工“从社会主义的长远利益和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划清社会主义经营管理与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界限(7)成都市档案馆藏,关于1955年工矿宣传工作的基本情况和1956年工作任务意见,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印,档案号:54-1-491。。

(四)外部条件:苏联新闻宣传经验借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苏联为师”,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众多可资借鉴的经验转变为具体实践。在新闻宣传领域,系统学习苏联新闻宣传经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学习列宁的办报思想和办报实践,奠定新中国新闻宣传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毕其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列宁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政治活动家”“新闻工作者”“党报的职业编辑”(8)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毕生与无产阶级新闻宣传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并自豪地以新闻工作者自居。1921年,他在填写莫斯科苏维埃成员工作证卡片时,在职业栏中郑重地填写了“新闻记者”,并且向在场的斯大林等俄共领导人解释说:“我一生做得最多的事情,是给报刊写文章,所以,我的职业是新闻记者。”列宁夫人娜·康·克鲁普斯卡娅曾经多次称列宁是“记者”,自己是“记者的妻子”;并专门著书,详细介绍列宁怎样做编辑,怎样为工农写稿,怎样培养工人通讯员,怎样做报纸群众工作,怎样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的新闻工作者。克鲁普斯卡娅对自己丈夫的评价是:“列宁是党报的编辑者和组织者。”(参见克鲁普斯卡娅:《列宁是党报的编辑者和组织者》,焦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的身份,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新中国新闻宣传的马克思主义一翼开始形成并发展,极大程度上得益于列宁新闻宣传思想影响。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的新闻宣传党性原则、组织功能、群众路线等,也都源于列宁新闻思想的精髓。这些理论原理和科学方法加深了我国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宣传事业的认识,指导无产阶级党报成为“真正的人民的政治报纸”[18],成为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组织者”[19]。

译介出版新闻学著作,介绍苏联新闻界的采、写、编、评、摄、播、印刷以及经营管理和发行等业务经验。《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副刊自1950年1月4日创刊后,用大量篇幅刊登译介了苏联报刊和介绍苏联宣传经验的文章。创刊号《编者的话》中提到:“我们有一个便利的条件,这就是可以大量地利用我们的先进国家苏联的经验”,“苏联有自一九○○(1900年)年火星报出版以来的革命新闻工作的丰富经验,特别是有自一九一七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来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丰富经验”(9)人民日报,1950-01-04(5)。。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版苏联新闻传媒工作方法的书籍共18本,而介绍其他国家传媒的只有印度1种、英国1种和美国1种[20]。国内新闻宣传机构对口访问苏联蔚然成风,苏联新闻工作者也应邀访问中国,介绍苏联新闻宣传工作经验,国内新闻界出现学习苏联的高潮。

效仿苏联新闻宣传体制,在“一元化”宣传体制下巩固社会主义思想阵地。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一元化党报格局;宣传部在党的机构中的重要地位凸显,新闻宣传机构成为党的“齿轮和螺丝钉”,新闻工作者成为“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

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新闻宣传的基本框架、基本理念和基本模式初步构建起来,形成了广播、书刊、通讯社等多层次新闻宣传事业体系,并且开创性地刻画了新中国对外基本形象,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民族争取在世界舞台上身份标识的重要内容。但在借鉴过程中,由于忽视具体实际而机械搬用苏联经验,教条主义地吸收了部分不符合新闻规律的具体做法,新闻宣传工作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在一定时期内相当普遍地存在,成为我国新闻宣传改革发展亟待突破的困境。

(五)历史条件:革命时期新闻宣传传统的承继

新中国新闻宣传工作顺利展开,得益于民主革命时期优良的新闻宣传传统和行之有效的经验。一是重视新闻宣传组织建设。民主革命时期中央宣传部及各级宣传部、党报委员会先后建立,奠定了新闻宣传的组织基础;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闻宣传机构不断充实发展,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日益系统化。二是强调新闻宣传的原则纪律,党性原则为新中国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建立了基本政治原则。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尤其是延安时期,用事实说话、密切联系群众等重要的新闻宣传原则也在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三是突出新闻宣传的群众性,强调新闻宣传要走群众路线,贴合群众的心理和要求。正如1928年刘少奇在《论口号的转变》中指出,口号如不切合群众的心理,就“不适合作为群众行动口号”[21]。恽代英也曾在《农民运动》一文中提出,联络农民感情、研究农民心理是宣传农民最重要的条件和最恰当的方法之一[22]。四是注重调查研究,建立以解决问题、追求效果为目标的新闻宣传模式。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宣传部工作决议案》指出,中央宣传部日常部务工作之一是“调查各地思想言论界得一大概后,以后每月须调查一次”,地方党委也需“每月报告思想舆论的调查”,注重跟踪群众的思想感情变化。

由上所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一方面,倚靠丰富的民族土壤与特殊的内外部条件,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迅速发展,并指导新闻宣传战略策略、理念定位、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确立;另一方面,随着新闻宣传媒介延伸并渗透至社会各领域各阶层,中国共产党循序渐进地介绍、宣传、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确立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初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统一的话语表达,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性阶段。

三、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极端紧迫性

新中国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旧意识形态交锋的严峻挑战,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具有极端紧迫性。政权鼎革与使命更新中新闻宣传的发展动力,使命更新与话语转换中新闻宣传的历史耦合为新中国新闻宣传发展提供了可能,新闻宣传工作的现实紧迫性则决定了新闻宣传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新旧社会意识形态交锋

一个新社会从旧社会的胎胞里产生,在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方面仍受到旧社会的束缚。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新旧意识形态交锋时期,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依然存在,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残留在思想领域的旧思想、旧观念成为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桎梏。

新中国成立后,部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对新生政权心存疑虑,深受资本主义思想影响的旧有资本家和工商业者也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前途命运存在疑虑。部分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不能完全领会,甚至怀疑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否逃离“兴亡周期律”。“在租佃关系比较发达的苏南地区,农民对共产党发动的土地改革认为‘没哈道理’。”[23]一些农民对接受工人领导也存在不满情绪,认为天下是农民打下的,“农民应该占领导地位”[24]。部分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没有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与之密切相关的新闻宣传工作尚带有“盲目性”和“自流性”,“对党的决议与方针政策宣传少,有些问题没有宣传,有的不及时”(10)四川省档案馆藏,中央宣传部批转人民出版社检查和改进工作的报告,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室印,档案号:《建川》003-179。;尤其是思想理论宣传存在“经常性、系统性和深刻性之不足”(11)四川省档案馆藏,中共中南局关于加强报纸工作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决定,川南区首届报纸工作会议大会秘书处编印,档案号:建国后资料目录(第二册)-8-9/8。的问题。此外,部分党员干部没有完全接受唯物主义思想,继续信仰封建宗教迷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中也明确提出,“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必须极大地加强起来。这是提高干部、改进工作的根本方法”[3]123,但残留在思想领域的旧思想、旧观念不会随着社会变革而改变,需要借助新闻宣传手段重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25]。

鉴于此,一方面,新闻宣传媒介增强自身党性和思想性,并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广播和报刊成为这一时期党的强有力的新闻宣传工具。基于坚实的群众基础发展起来的人民广播事业凸显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广播事业巨大的公共话语力量,在新中国初期凝聚共识、重塑社会信仰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中国共产党构建了分别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政治学习》为核心的党报、军报、民主党派报纸、行业内报刊、理论刊物等全面覆盖的报刊宣传网络;人民报刊的创建也深刻影响着群众的理论选择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以及党的政策宣传、生活宣传、经济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和总结党的建设、宣传党的政策的书籍大面积出版发行,成为推介、探研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党的中心工作中,使具体工作具有必要的思想政治性,逐步构建起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认同和对新中国现存政治秩序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同。

(二)新闻宣传战略重点转移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宣传的战略重点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发生根本转变,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战略重点转移并非工作重心的简单位移,更重要的是新闻宣传对象和内容、指导思想和体制机制的巨大转变。适应党的地位和任务转变,发展好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是这一时期新闻宣传事业发展的重点。

中国共产党对新闻宣传战略重心转移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已有充分估计。1948年8月15日,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在城市宣传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忘记了我们主要是代表工农兵的,另一种倾向是拒绝为工商业者与知识分子服务,与他们格格不入”,规定报纸的主要消息应来自农村与工厂[26]。但由于社会主义时期与民主革命时期的宣传任务、宣传思想存在巨大差异,新中国的新闻宣传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新闻宣传的主要任务是配合革命时期的斗争,以农民和士兵为中心,以战争、支前、土改等为主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宣传主要为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服务,新闻宣传内容和对象更加复杂化,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偏差。1950年,范长江、邓拓联名就《人民日报》的工作向中共中央写报告说:“去年三月入城以后,《人民日报》取得了若干进步,但由于多数干部对城市办报,以及如何办全国性报纸的路线、方针、办法,长期混乱不清,以致形成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与独立分散的倾向。”[27]

战略重点转移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宣传发展提出更加迫切和严格的要求,包括对报道的规模和声势、对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对新闻宣传领导体制和内部运作机制等。针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如何创造性变革新闻宣传的内部运作机制,如何科学把握城市办报新特点并提高新闻宣传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如何适应党的地位和任务转变,发展好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成为新闻宣传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闻宣传指导思想,建立了与经济政策相适应的新闻宣传体制和政策,形成了一支立场、作风和业务素质都符合要求的新闻工作队伍,初步构建了新闻宣传事业体系。新闻宣传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社会价值理念和追求的美好社会图景,培育社会主义理想,构筑国家民族观念,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与思想整合的历史重责。

(三)西方对外宣传对新中国的攻击

新中国成立前后,冷战“铁幕”将世界一分为二,对外宣传成为两大阵营互相攻击的重要工具。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指示美国之音电台,要“利用广大的无线电网与共产主义作斗争”,重点针对苏联、东欧、中国等“铁幕和竹幕国家”。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之音加强对中国的广播,在普通话播音的基础上,不仅恢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停办的粤语、沪语和闽南语节目,还增加了潮州话、客家话和藏语节目,从1种语言增加到7个语种和方言对华进行广播,每天播音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28]。“赤匪”“蓝蚁”“黄祸”的中国形象经美国之音宣传,形成这一时期中国在西方的“世界镜像”。

新闻宣传与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密切相关。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激烈的对外宣传竞争环境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加强对内宣传,坚定民众的社会主义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宣传,坚持维护公共外交中国家利益的内核,打破西方在对外宣传中对新中国的攻击。在对民众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中介的思想启蒙的同时,加强党的路线宣传、政策宣传,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开展党的生活宣传和经济宣传,倡导平等、互惠的劳动理念和艰苦、勤俭、保护婚姻家庭、爱护母亲儿童为主旨的道德观;宣传抗美援朝运动和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培育爱国精神。由此,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建构新中国国家形象。

由上所论,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新中国新闻宣传事业的开端和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的关键阶段。通过新闻宣传,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背景结合,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又将马克思主义与新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培育阶级意识,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二者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进程。不容忽视,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七年新闻宣传即取得了价值重塑与体制重构的巨大成功,这离不开对新闻宣传规律的探索与遵循,具体包括体现新闻宣传意识形态的“政治性”规律、体现宣传内容决定因素的“客观性”规律、体现宣传方式重要构成的“群众性”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要使报纸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是有自己的内在规律”[29]。在任何历史使命与话语环境下,这都是新闻宣传工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新时代的新闻宣传工作面对媒介生态和信息传播的诸多新变化、新特点,更应遵循新闻宣传内在规律,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完善新闻宣传体制机制,创新新闻宣传方法业态,拓展新闻宣传辐射范围,从而增强宣传内容的阐释力,把握宣传策略的转换力,提升表达方式的亲和力,保持与国际环境的协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