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咏 (福建厦门市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李政道教授说:“学问,要学‘问’。只学答,不学‘问’,非‘学问’。”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促进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小学生正处于“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尚未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在课堂上会表现出一种害怕心理。他们担心问错了,会被同学笑话,说错了,会挨老师批评。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选择当沉默不语的观众,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不想也不敢提问了。这严重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如教学“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有的学生问:能被3 整除的数末尾一定是3 的倍数吗?有的问:能不能像推导“能被2、5 整除的数的特征”那样来推导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时,有个学生问:能被3 整除是什么意思?由于这个问题暴露了该生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有的同学想取笑她,但老师投去赞许的目光,和蔼地说道:这位同学提的问题抓住了本课的关键,想知道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首先要清楚能被3 整除是什么意思,能被3 整除的数有哪些,再进一步对这些数进行深入研究。下面我们就沿着这位同学的思路,一起往下思考。老师及时给予肯定,能够让学生渐渐放下思想包袱,大胆提出自己的困惑,踊跃参与到学习中。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情境,寓抽象的知识原理于其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形成疑问,并主动参与探究。
例如,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时,可以采用创设比赛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始,老师提出师生来比赛,首先宣布规则:老师拼四边形,学生拼三角形,时间为2 分钟,比一比谁拼的形状多?学生很感兴趣,纷纷举手。学生拼命地拼了起来,老师胜券在握,慢慢悠悠地拼着。接着,师生进行作品展示。老师拼的四边形摆出了各种形状:有正方形,还有各种倾斜度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虽然学生拼的三角形个数很多,但是都是一模一样的形状。学生很沮丧,忍不住问道:为什么辛辛苦苦拼了那么久,只有一种形状呢?为什么三角形不能像四边形变化多端呢?学生纷纷举手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诸如动画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等,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如何获得这种知识的方法、思考问题的策略传授给学生。
首先,要使学生善于提问,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示范,有意识启发学生体会教师是如何提问题的。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以这样启发学生:能不能把它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进行推导?一次次地渗透,学生慢慢就会思考,会提问了。如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学生自然而然问道:能不能把三角形、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可见,学生是善于模仿的,老师的示范已经潜移默化地发挥了作用。
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找准突破口,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让他们折出四分之一,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并写出。老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放到黑板上,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启发学生到:你们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主动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却都可以用来表示?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中,要积极开动脑筋,把自己的困惑勇敢地表达出来,才能学有所获。
总之,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与技巧,学生自然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