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莲
当代艺术设计理论类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理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研究内容以当代正在发生的艺术设计现象、占有主导地位的艺术设计思潮、有代表性意义的艺术设计师及其相关设计作品等为主,是衔接各类艺术设计历史与当代正在发生的艺术设计活动之间的必要桥梁。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相关理论框架认识、理解、研究当下的设计行为和设计思想,通过纷繁的设计乱象把握其背后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当代社会是一个经过全面、系统而深入设计的社会,当代艺术设计发展也随之日新月异,呈现出从宏观到微观、从传统到当代、从机械化到数字化、从生态化到可持续等多元发展模式,由于研究对象的这种复杂特征,导致相关理论课程必须具备强烈的前沿性、开放性、生长性、理论性等突出特征。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其时间、空间、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在此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会存在教学资源不充足、教学手段相对固化、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理论挖掘不够深入等众多弊端,而在线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弥补其中的一部分短板,充分扩展课堂边界、实现开源式教学,有利于帮助教师进一步改革课程形式、开拓课程前沿信息、深化教学理论、优化教学成果。本文以疫情期间所授课程“当代设计思潮与现象”为例,分析在线模式下对当代艺术设计理论教学引发的相关改革。
一门课程的核心永远都是其内容,只有具备了好的内容,才能有好的授课效果,本门课程前期将重心放在课程内容的打磨上。但是在特殊时期,也不得不关注授课形式的变化,为了适应网络授课注重短小精悍的特点,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提炼,并对其模式作了调整,将原来体量较大的内容模块化,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展开。此调整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是有利于学生进行模块化、断点式网络学习,有效利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二是本课程内容注重“当代”,呈现散点式、多元化特征;三是使单元内容主题更鲜明、针对性更强、更容易被理解。
将课程内容分割为不同的模块,减少同级模块相互之间强烈的连贯性,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短时间内掌握相对独立完整的章节内容。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设计文化的多样性等原因,致使当今的设计思潮与现象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本课程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影响范围较广的重点设计思潮进行关注,构建了“绿色生态设计”“可持续循环设计”“未来先锋派设计”“数字化设计”“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转换”“区域民族化设计”“情感化设计”“设计展览与博物馆”“时尚设计”“女性化设计”等十余个主题模块。每个模块下又细分不同小节,逐渐建立起一套层次丰富、结构完整的课程体。如在“绿色生态设计”章节下,又根据设计原则或实现途径等细分为能源节约型设计、再造和谐型环境、仿生设计、生态材料学”等小节,每个小节之间有一定内在联系,但又各自独立。学生在网络模式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连贯学习或断点学习,而不影响对课程的整体把握。
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其内容的当代性与前沿性,这是由课程性质决定的。本课程关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设计作品、设计材料、设计加工手段、设计师、设计机构与展陈竞赛等等。有些部分的内容会比较稳定,如展陈竞赛、设计师等会有一定时间周期的延续性,而有些部分则会快速更新,如新材料、新手段、新作品、新理念等。课堂中所引入的案例以目前正在发生的典型设计行为为主,在备课过程中着重强调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案例的新颖性上。这其中,在线手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Dezeen》《Wallpaper》《Domus》等设计类前沿杂志或专业理论书籍,以及V&A、MoMA等重要设计类博物馆和重要设计师、设计机构等的官方网站,都能够为我们提供相关案例信息。将其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可让学生了解到当代设计界正在涌动的重要思潮。将案例散点化处理,也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
另外,结合开课的社会环境和我校开设的《生命重于泰山》主题设计征集活动,特设了“与灾难相关的设计”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关注整个人类正在面临的重大挑战,思考在灾前、灾中、灾后等灾难过程中,如何通过设计活动进行有效应对,将人民的生命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将思政工作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引入到课程中来。
本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今设计行为进行解读,构建完整的课程方法论,并对多样化的设计现象进行梳理。通过结构清晰的模块内容告诉学生,面对这样一个看似毫无头绪的大课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具体到每一个小的专题,也会以一种提纲式形式开展,即在展示对该专题研究时,我是怎么想的、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或方面对这个专题进行研究,然后再以大量的实际案例进行生动说明。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学生就会明白“哦,原来这就是理论研究!”于是,理论不再是一种枯燥深奥的事情,而成了一种活泼的、有趣的、美的事情,因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由于案例的新颖性,十分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习惯,甚至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比如“数字化设计”中所涉及的游戏设计、UI设计等,学生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有着非常丰富的直观了解,因而将它们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分析的时候,对研究对象的感觉不是陌生的、排斥的,而是非常熟稔的,为进一步理解比较晦涩的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也就很容易突破了。
开源文化是数字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典型文化形态,最初主要是指软件源代码的开放运动。软件产品的开发者放弃该代码的所有知识产权,公开源代码,允许任何用户免费使用、修改、复制和再分发。在发布自己修改版的时候,只需附上最初的源代码,以此类推,后续的人都可加入进来,对源代码进行完善与改进。其意义在于源代码的开放、信息的共享以及自由使用,这种精神也正是蒂姆·伯纳-李爵士(Tim Berners-Lee)在1991年推出万维网的初衷和精神实质。美国学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其著名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将数字化时代的特点总结为:分散权利、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1]。这也启示我们在当代艺术设计理论教学活动中,可以培养开源性教学思维模式并有效利用开源式教学方法。
具体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大量引入现有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检索相关学术资料并积极引入课程中来等方式实现课程教学的开源化。
海量资源是网络教学的一大优势,尤其是对于前沿性强、涉及面广、所需案例丰富又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课程而言,可以无限延伸课堂边界。具体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充分利用知网、万方等学术资源平台,直接下载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著作、论文、视频等资源,在课程进行到某一节点时,将此部分资料发送给学生,要求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阅读和学习;第二种是将知名设计师、设计品牌、设计杂志、设计博物馆等的官方网站推送给学生,学生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和参考即可,也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关注的资源进行收藏和保存;第三种方式是教会学生学会网络文献检索方法,做到“授之以渔”,包括对一些国外网站的浏览和使用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平台,对于日后的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都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培养。
本门课程以主讲教师利用企业微信平台进行在线直播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直播讲授可以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的课程理论框架,现有优质课程资源则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注重网络授课模式的发展,现有的二十余个授课平台已经有大量成熟课程打造完成。疫情期间,教育部更是在各平台免费开放了包括“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在内的2.4万余门在线课程,满足不同学科的学习需要。本课程即选择了国家级精品课程“人人爱设计”作为课下学习的有益补充。目前,国内各大慕课平台在功能设计上已经十分成熟,可以完成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并形成相应的教学数据,对于老师掌握具体的教学活动有着非常直观的帮助。在授课期间,利用在慕课平台上发起的“说说你身边的好设计”“艺术与设计之间有没有界限?”等二十余个讨论话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相关课程理论点。学生们大部分都能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发表了众多优秀言论。
课堂互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课堂互动整体框架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内容的互动组成,三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2]往往以学生与内容的互动为落脚点,互动活动的频繁进行,可以带来大量的、理想的信息交换。优质信息交换组成了课程开源的一个方面。每个学生由于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有所区别,对专业的理解也都不太一样,当老师将一个主题抛给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学生们会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寻找支撑材料,然后将这些材料反馈给全班同学,贡献自己的资源。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疑问或兴趣点,适当调整或补充课程内容。
在线专题讨论也是开拓课程资源的重要方式。发起讨论的过程实则是一种头脑风暴的过程。大家会针对某一个主题各抒己见,思想的碰撞会激发起更深刻的思考。因为现场讨论激烈,某个言论可能很快就被其他同学的发言淹没。为了急于证明自己的观点,师生之间可以快速进行资料交换,如会将提前针对本节内容做预习时准备的资料放在手边,需要时直接拍照或者网页截图上传,让全班同学都对自己的观点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增加本人言论的可信度。同时,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问题,大家进行共同讨论,那些新颖的观点对于促进课程发展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授课所用企业微信平台属于即时交流软件,可以建立独立的班级群,有利于组织班级教学活动。包括直播讲课、实时回答问题、讨论课堂作业、交换资料信息、针对课堂内容发起深入讨论、针对论文选题与写作分组或个别交流信息、点名签到等,基本上模拟了现实课堂的状态,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壁垒。
人们日常交流主要有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两种形式,二者有着不同的心理学原理,其根源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口头表达往往依赖即时的听觉媒介,强调语言的流畅性、通俗化、活泼性、灵敏性等特点,停顿反应的时间非常短暂,其思维方式是发散性的、不稳定的或者跳跃性的;而书面表达则会显得“文绉绉”的,注重文字的修饰性、思考性、概括性和理论性,可以有较长的思考和反应时间对所书写的文字进行深加工,甚至可以引经据典,其思维模式是逻辑性的、相对稳定的,是语言的视觉形式。[3]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很会说话”却写不出很好的文章,而有的人很会写作却不一定善于和人对谈。对于理论学习者来讲,后者明显是更加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
在与学生线上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直播中的课堂随机语音提问,学生的反应往往会比较消极,而在群里面进行文字交流的时候,则会变得非常踊跃,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大家讨论的问题也会更专业、更深入。例如我们在课堂上的讨论涉及艺术的界限、当代大都市规划的弊病、好设计的标准等十分深奥专业的问题时,学生回答中所迸发的思想的光芒也是十分耀眼的,自己的独立观点和相应的学术观点相互支撑,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意识到这样一种规律的存在,就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增加文字信息的交流频次,通过文字输入提高学生进行理论思考的自觉性,增加理论思考的深度,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术化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技术设备、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状态等主客观原因,在线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制约因素远高于现场教学,对学习过程的管理方法应适当调整。一道道最佳学习效果,其最终考核方法与标准也必然要进行适当调整。理论类课程的一般考核内容包括课程论文写作和课堂表现两个主要部分。在线教学模式下,课程论文作为一个比较稳定的考核定量其地位基本保持不变,但是不稳定的课堂表现作为一个变量则出现了较大不确定性。在线教学时师生是“隔着屏幕”上课,老师普遍有一种“自说自话”的感觉,无法及时感知学生的眼神、肢体动作、精神状态等非言语线索,因而无法及时判断学生对课程的感知度、对课程内容的专注度等各种心理状态。[4]
本课程通过调整学习过程管理来解决此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参考教学平台给出的客观数据;二是强化在线学术交流和师生情感交流的主观体会。平台数据包括课前签到、在线学习时长、在线视频学习数量、平台主题讨论参与数量、在线考核成绩等学生在教学平台学习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这些是被量化了的教学效果,反映出学生在教师无法强制的情况下进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度,足够数量、足够时长的课程学习是实现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主观体会主要来自老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的细致观察,包括主题讨论参与度、在线交流参与度、个人观点的成熟度等多个部分。在线学习环境下,课堂的边界消失了,师生之间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深入交流,这也正是考验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学习的时机,总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会脱颖而出,以精彩的理论思考和积极的热情参与课程,会给老师留下深刻的主观印象,从而获得较好的主观评价。
总体上来看,在线教学模式是契合于当代艺术设计理论的教学工作的,它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对于此类课程的一些限制,将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优水平。随着疫情的结束,高等教育教学在空间上最终仍会回归到传统课堂,但相信也仅是空间上的回归,有些东西一旦改变了就不可能再完全恢复到以往的状态。这种回归会是一种返璞归真,是成长之后的螺旋式回归。本课程也是如此,对在线教学这种有力手段舍而不用,并非明智选择,相信在此后教学活动中还会继续引入到课堂中来。
注释:
[1]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第580页。
[2]马莉萍、曹宇莲:《同步在线教学中的课堂互动与课程满意度调查研究——以北京大学教学博士为例》,《现代教育技术》2020年第8期,第15-25页。
[3]王金萍:《浅谈口语、书面语问题的认识》,《大家》2012年第6期,第332-333页。
[4]吴筱萌等:《探究共同体:新冠疫情下的在线同步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20年第8期,第26-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