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五禽戏的应用价值及发展路径研究

2020-12-04 16:36:20夏宏武
大理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华佗习练气功

夏宏武,张 雷

(安徽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合肥 230012)

1 五禽戏产生的历史渊源和寓意

1.1 五禽戏的界定及渊源五禽戏是一种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鹤)5种动物的动作的保健强身的健身气功功法。五禽戏可以追溯到我国远古时期,古人非常羡慕动物的快速奔跑和灵巧飞翔技能,由于人力所限,于是产生模仿动物的行为。据史料考证,在远古时代,中原地区江河泛滥成灾,湿气甚重,致使很多人患上关节不利的“重”之症,由此,“乃制为舞”,“以利导之”。具有“利导”功能的“舞”,则是中华健身气功导引术的萌芽。先秦《庄子·刻意》中记载了类似五禽戏的导引健身方法,文中记载有“熊经鸟伸”的论述,生动地描绘了古人模仿动物姿态追求养生的丰富形象〔1〕。

1.2 五禽戏的文化寓意金、木、水、火、土是中国五行学说中的5 种基本物质,寓意世界上万物全部是这5 种基本物质构成的。每一行各具有独特的属性,如金代表清洁、收敛的特性,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水则含有滋润、下行、凉寒、闭藏的意思,火则表示温热、上升的意味,土有生生之义,为自然万物生存之根。按照五行的本质特点,世界的任何事物都可进行分类,类属同一行,表面可能是千差万别,但实质都有这一行的基本特性。就拿动物来讲,亦可五行分类,可以用虎、鹿、熊、猿、鸟作为动物的分类。虎则气势威猛,鹿则速度灵敏,熊则敦厚踏实,猿则聪慧机警,鸟则翩翩洒脱。在动作和神态上生动地模仿这5种动物,则寓意象征着吉祥、聪慧、健康、长寿〔2〕。模仿虎戏,由于虎性勇猛威烈,纵跳能力特强,常用“虎背熊腰”来表达身体健壮。模仿猿戏,则为动作轻盈和头脑聪慧。模仿鸟戏,源于鸟的姿态仙美和舒展自由。模仿熊戏,出于熊的身躯粗壮。效仿鹿戏,则为鹿性温和善良和具有极强的奔跑技能,而鹿角像龙,寓意吉祥。

2 新时代五禽戏的应用价值

2.1 五禽戏的养生价值华佗说:“起作一禽之戏,恰而汗出。”意思就是说人们习练五禽戏中某些动作,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可以辅助消化,畅通血气,增进健康,预防疾病〔3〕。五禽戏对祖国医学、养生学的贡献功不可没,即使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以及健康中国大背景下,仍具有显著的意义和地位。五禽戏是体育与医疗护理相结合的一套有助于健康、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保健体操,更是一些慢性病、体弱者在康复治疗和养生上的一种可行方法。

2.2 五禽戏的“治未病”独特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没有全民健康,就谈不上全面小康,要不断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水平,全方位、系统化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把以治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牢牢建立“大健康”理念。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五禽戏“治未病”无疑是促进全民健康的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有力抓手。人体正气的盛衰是人体疾病产生与否的主要缘由,五禽戏通过呼吸的调整练习,修养心神,凝神聚力,畅通筋脉和气血,使人体内阴阳平衡,进而达到锻炼真气、培育元气、扶植正气的目的,从而使人体内部正气逐步旺盛、抵御外邪、增进健康,最终达到“治未病”的目的〔4〕。

2.3 五禽戏的健心价值五禽戏不仅可以强健体魄、养身、“治未病”,而且可以颐养健全身心。坚持不懈地习练可以纠正人们的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使人的身心处于愉悦状态,有助于情绪稳定,性格完善,意志力增强,增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2.3.1 纠正心理障碍的价值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压力较大,常常出现焦虑、心烦意乱、忧郁、情绪低落等症状,由于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失去了应有的平衡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通过五禽戏练习进行调吸训练,放松机体、调节呼吸急缓、降低焦虑水平,有助于人们达到静的境界,在静的环境下有利于心境的改善和净化,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2.3.2 稳定情绪、完善性格、培养意志力 五禽戏用意念指导动作与呼吸相配合,意动行随、以意导体,抑制人们的思想杂念,使人心定神明,全身放松〔5〕。情绪的调节是塑造性格的重要途径。在持之以恒的习练中,可以培养审美情感,同时陶冶情操,更磨炼习练者坚忍不拔的意志。

3 五禽戏术式套路的实践应用

3.1 虎戏虎戏要突显虎的威猛,动作力量要集中展现在虎爪上,力达指尖,眼神中要充分体现虎的神韵,犹如虎视眈眈。虎举动作时两臂尽力向上延展,虎扑尽可能放松身体,如猛虎扑食。习练虎戏有助于促进肌腱、骨骼、关节有效代谢,有利于通督脉,常言道,督脉通则诸脉皆通,疾病消除,进而使人保持旺盛精力,气血通畅,起到预防治疗肝系疾病的作用〔6〕,同时对防治腰部常见的疾病(如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有很好作用。

3.2 鹿戏鹿戏具有肾脏的保健功效,鹿戏动作主要是围绕腰部来进行,需腰部左右侧屈旋转,脊柱得到一定的拧转,腰部肌肉力量得以增强。鹿奔动作,含胸向内,脊柱向后凸出,可以使腰背部得到充分拔长和延展。中医认为,“腰者,肾之腑”,肾是先天之本,练习鹿戏能益肾固腰、调和气血、强壮肾脉,达到强腰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

3.3 熊戏熊戏动作突显熊的厚重。熊运要求身体以腰为轴,腹部晃动,两手划圆。两手向上或向下运动时,带动了胸部及腰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可以防治软组织损伤及腰肌劳损。熊晃则要求身体左右大幅度摆动,同时对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按摩,增强消化系统功能,进而起到健脾强胃的作用。常练熊戏,食欲不振等状况可以得到适度缓解。

3.4 猿戏猿戏突显机智灵敏。猿提要求团胸、夹肘、收腋,手臂夹于胸前,可让全身肌肉得以协调运动。可对手臂内侧心经循行部位有较好的锻炼作用,使心经血脉顺畅。猿摘则特别要求眼的左顾右盼要配合上肢动作变化而变化,使颈部肌肉得到锻炼。猿摘动作中左右上步摘桃、撤回,如此接连不断扭动腰部肌肉,上肢运动幅度较大,可防治颈椎病及腰部疾病,也有益于对胸廓起到按摩挤压作用,促进心脏泵血功能加强,可以防治心悸、心慌等症状〔7〕。

3.5 鸟戏鸟戏要突显轻盈。鸟戏要模仿出鸟的神态轻盈、昂然挺拔、悠然自得的神韵。鸟伸动作要求两臂要上举下按,上举时配合呼吸,胸腔容量加大,下按时则呼出浊气,加强肺部吐故纳新,增强人的肺活量。鸟飞模仿鸟在飞翔中的动作,吸气呼气配合上肢的开合运动,有助于提升肺部呼吸能力。使肺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牵拉,从而改善人体呼吸系统机能。

4 新时代五禽戏的发展路径

五禽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养生内涵,是中国最具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代表。国家大力推广华佗五禽戏创新发展,而五禽戏只有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才有发展的空间和舞台,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五禽戏、习练五禽戏、受益于五禽戏〔8〕。与此同时保护好文化遗产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职责,发展五禽戏才能够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五禽戏。

4.1 五禽戏理论与实践研究并举要实现五禽戏又好又快地发展,则需要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重并举。理论指引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例如,2018 年国家体育总局气功管理中心五禽戏课题组分别在上海松江、河南郑州和安徽亳州等地进行了为期数月的五禽戏测试和教学试验,采集了数以万计的指标数据,结果显示五禽戏属于中等运动强度的有氧运动,青少年锻炼6个月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和促进生长发育。课题组还以河南中医药大学300余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经过为期90 d 的实验观察,发现坚持锻炼不仅能有效提高视力、缓解视疲劳、减缓和释放心理压力和改善不良心理状态,而且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4.2 进一步创新五禽戏推广模式国家体育总局气功管理中心在亳州传统华佗五禽戏的基础上吸收精华、推陈出新,对传统五禽戏进行深入挖掘、研究、整理,创编出健身气功五禽戏,并已在全国推广。例如,2018 年全国校园五禽戏师资培训班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共有来自26 个省区市的82 名学员作为首批五禽戏新功法师资培训对象参加了培训,迈出了校园五禽戏推广普及的第一步。与此同时,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开展如火如荼,其中健身气功五禽戏是重要内容和亮点项目。国家还应继续加大对健身气功五禽戏政策倾斜力度,加大对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宣传频度,加强对国际健身气功五禽戏组织的扶持深度。新时代背景下,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进一步创新五禽戏推广模式,如以彰显五禽戏和现代体育运动的彼此促进价值的推广模式,以展现地方特色文脉与丰厚历史底蕴价值的推广模式,以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大局中养生价值的推广模式等。

4.3 创新更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的五禽戏自华佗五禽戏创编以来,五禽戏术式套路经过历史的演变,传承至今已是百花齐放。其动作命名、动作路线、动作难易程度、动作形式也都发生了改变,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更好地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而顺应时代的变化。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上且不断发展的五禽戏术式,对于传播、保护及传承五禽戏都是非常重要的。据调查显示,安徽健身气功习练者平均年龄为(54.32±11.25)岁〔9〕,可以得出中老年人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群体未参与习练五禽戏。因此五禽戏要想深入到年轻人群当中,得到年轻人的喜爱、认可和追捧,就要创新五禽戏动作套路以待符合年轻人群的审美标准。例如,两年一度的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运动会上,各高校都在华佗五禽戏的基础上,创编新的五禽戏比赛术式,深受年轻大学生的喜爱,也对五禽戏在高校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培植了五禽戏发展的土壤。

4.4 丰富五禽戏现代价值体系历史雄辩地证明,五禽戏最本质的价值是养生健身价值,随着其在社会不同领域所呈现的不同应用价值,其价值体系也随社会发展而逐渐丰富〔10〕。五禽戏思想所代表的整体观、系统观、平衡观等,其在教育领域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探索五禽戏中蕴含的“人道”与“物道”的融合,使其成为教育人的培养过程。五禽戏所蕴含的中医理论、养生之道、东方哲学思维突显着中华民族博大的智慧,其不仅在弘扬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在彰显区域地方特色文化方面具有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例如,作为华佗的故里,安徽亳州市以华佗五禽戏为平台,结合“中华药都”的区域经济特色,推广旅游平台——“养生亳州”板块,挖掘、扩大华佗五禽戏在促进地方特色旅游的经济价值砝码。持续丰富五禽戏现代价值体系,促进五禽戏在不同社会领域的普及、创新、发展,更好地传承这一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华佗五禽戏,是全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运用中国五行学说,并融合道家养生思想,树立“动形养生”理念,旨在提高生命质量的导引养生术,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育运动。在沧海桑田的历史洪流中,五禽戏动作术式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在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五禽戏只有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和要求,才有提升的空间和舞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这一古老健身养生运动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五禽戏在服务全民健康的道路上再续辉煌。

猜你喜欢
华佗习练气功
浅论习练太极中放松心法的养生效果
少林与太极(2023年4期)2023-07-14 07:47:44
习练太极拳膝盖疼原因探究
少林与太极(2023年4期)2023-07-14 07:47:30
习练陈氏太极拳有效缓解焦虑症和抑郁症
少林与太极(2023年5期)2023-07-14 03:01:54
习练太极拳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少林与太极(2023年3期)2023-07-14 02:50:00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3:26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1:16
华佗学医
华佗治病
华佗学医
幼儿画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04
小华佗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