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2020-12-04 00:21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仙家寨小学刘荣荣
青年心理 2020年19期
关键词:小数点茶杯情境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仙家寨小学 刘荣荣

教师想要开展深度学习课堂,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学会多少、学得如何当成教学重点。此外,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转化,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究中,告别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其课堂积极性得到提高。怎样才能“学得真”“学得深”是当前数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水平。

一、将操作与实践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深度学习课程所倡导的内容之一,开展有效的动手操作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便于推进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度学习。数学实践与课程教学相比,具备目的性和计划性,教师需要合理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积极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为其安排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加强操作与实践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便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证明,当学生在实际中能够提起兴趣动手操作,学生便能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使其具备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提高其理解能力,便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也可以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进行“圆柱体体积”课程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练习任务,课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准备圆柱体茶杯,并且要求学生量出茶杯相关数据,在课堂开始之初,提出思考问题:“1.将圆柱体茶杯放在桌面上,茶杯所占据桌面的面积是多少?2.如果我们将茶杯放倒,让它在桌面滚动两圈,滚动过程中茶杯与桌面接触的面积是多少?3.如果将茶杯内盛满水,茶杯中水的体积是多少?4.如果老师让你用茶杯来计算小石子的体积,你能计算出来吗?”。活动是学生良好思维的开始,也是其认识事物的基础,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仔细思考,最后进行课程交流。有些学生能够得出小石子的体积,便会踊跃发言,说出自己计算体积的过程:将小石子放到茶杯中,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石子的体积,当其得出正确答案,学生的学习自信便得到树立。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教师能够让学生学会计算圆柱体的底面积、侧面积以及体积,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当学生遇到类似的生活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课程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延伸,提高其应用能力。

二、将问题与情境结合,落实教学中探究途径实践

问题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线索,教师进行问题教学时,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合理设置教学问题,保证问题涵盖教学重点、难点,在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范围内提升其综合素质。而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合理提出教学问题,能够使其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简言之,问题和情境应当是统一的整体,教师应当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便于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教师也要为其提出思考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其问题探索和解决能力。教师的问题设置应做到循序渐进,在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的同时,分解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教学问题与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置三个教学问题:“1.如果让你说明0.1 是0.01 的10 倍,你将怎样说明?2.我们已经知道小数点向右移或者向左移,将会引起小数变化,那如果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两位三位,小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你能说明原因吗?3.为什么小数点移动将会引起数字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为什么是10 倍、100 倍、1000 倍……呢?”。其次,教师可以将“小数点搬家”当成故事主题,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对小数点相关知识的学习产生欲望,此外,教师进行“搬家”过程的课程教学时,需要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使学生能够与同学交换思维,不断总结问题解决经验,以此建立师生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提高师生、生生交流效率,从而总结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教师将教学问题和教学情境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问题当成教学核心,引导学生突破学习重点、难点,并且不断提高其自主探索能力,使学生充分投入课堂讨论中,延伸数学教学深度。

三、将习题与拓展结合,提升学生的多维思辨能力

教师要开展合理的拓展练习,应遵循发展学生多元智慧的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教师进行教学时需要将习题习作和思维拓展完美结合,引导学生形成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思维,不断转变问题思考角度,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教师的教学重点也要进行相应转变,通过教学设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能够灵活掌握学习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开放式问题为例,教师进行开放式问题教学时,需要帮助学生假定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不断提高其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解答思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转变思维模式,针对课程问题各抒己见,只有当学生融入讨论过程中,才能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其发散思维,除此之外,教师进行习题和拓展延伸,还能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

例如:教师进行“百分数的应用”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拓展练习:“五年级三班有48 名学生,这些学生都要参与到大阅读活动中,通过班级讨论决定,每名同学需要购买定价为15 元的书,而书店针对购买50 本或50 本以上的人给予九折优惠,那么怎样买书才最划算?”当学生听到这一问题时,会调动自身思维,计算单独购买、统一购买以及其他方式的价格,通过对比找出最划算的购买方式。这类问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这类开放性较强的拓展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其思维更具灵活性和敏捷性,提高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从而进行数学知识的延伸。

综上所述,教师进行深度课程教学时,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凸显教学本质,不断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形成多维互动的思考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加辽阔而又崭新的空间,使其能够放飞思维,提高自主探索能力,从而培养其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小数点茶杯情境
茶杯里的风波
开在茶杯上的花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翻转茶杯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动”茶杯
超级小数点
小数点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