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校本课程之作文教学模式开发中师生作用的发挥

2020-12-03 16:34雷小红彭春林
数码设计 2020年13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初中语文策略

雷小红 彭春林

摘要: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不利于当前时代学生的作文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合理应用校本课程,使作文教学具有针对性,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浅谈初中语文校本课程之作文教学模式开发中的师生作用,并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师生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3-0197-01

前言: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主要的教育问题。相比国外,虽然我国校本教研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然处于劣势,实际开发校本课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如部分学校肓目追求学校特色,将校本教研理解为学校特色课程,最后整体教学不符合教育的本质特点,导致教师无法教学,而学生也无法从中获取知识,浪费了许多教育资源。因此,应发挥师生的作用,进而有效提高校本课程质量,为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1初中语文作文校本课程的实际意义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设计作文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初中语文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作文写作这个问题,以学生的心理来思考作文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根据学生拥有好奇心和爱玩游戏等特点,设计契合学生心理的多元化作文教学内容,发挥师生的作用,以此提高学生对于语文作文写作的积极性[1]。

2初中语文作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2.1基础较差。目前,我国部分学校校本教研缺少基础,且对校本课程的认知基本为零,部分学校接触校本教研也仅仅是“摸石头过河”获取的。校本作文课程由于缺少指导性方向难以开展,在实际开展中缺乏合理性,特色教学难以参悟,且复杂的活动准确模仿,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校本教研质量[2]。

2.2研究与实践不成正比。现阶段学校的校本课程与实践不成正比,整体特色课程时间较少,并且专业设置也有一定的要求,导致校本缺乏内容实践,这样的情况对学校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同时,在学校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删减了部分基础性教学内容,单纯以一些较为重要的内容进行细致化讲解,导致学生在此背景下难以系统化学习知识,在此期间出现知识盲区[3]。

2.3缺乏科学性设置。校本课程与理论课程有本质上的不同。在当前校本中虽然有整体大方向的目标指引,但是在课程选择和安排方面都没有形成一种具体和明确的模式,例如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有三名老师,这三名老师教授的内容完全不同,导致教学内容形式存在差异,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导致整体校本课程无法连贯,进而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3开发初中语文作文校本课程发挥师生作用的策略

3.1整合优化教学资源。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学改革理念不断深入到各项教育课程中。但是由于国家一直采用统一的课程设置,导致实际教学中也会应用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一定程度上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政策逐渐落实,将“实行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代表着学校的课程内容将会包括三部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课程,这样的决策将会改变传统的“教材统一、教案统一以及课程统一”的教学问题,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同时给予学校一定的教学创新和改革机会。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学中,需要应用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中,了解文本的具体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教学活动问题,如写一个词语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且需要将词语应用在写作中,写作需要包含词语的含义,将词语融入到作文中,也可以要求学生按照文章仿写一段话,且仿写的语句不能与文章雷同,但要突出语境、语义,比以阅读为写作的指向,引导学生从内容层面、知识层面、情感层面理解作为的内涵,只有读的通透才能使写作进一步深入。

3.2课程内容设计。初中语文作文校本课程需要结合实际进行设计,且需要在此过程中发挥师生的作用,通过师生沟通有效解决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在课程内容设计中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课程内容,不可以利用简单的检索讲座、课题研究一带而过,这样的方法不符合初中语文作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需求。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时需要将知识点嵌入,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设计,如利用图书馆将本校本课程融入,发挥图书馆教学服务的基础作用,在此基础上为课堂教学提供资料,师校本课程进一步完善。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形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突出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实施图情教育课程,一方面应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理念,另外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创造力、主观能动力,深化改革,以此为契机,获得较好的效果。

3.3嵌入式教学。近年来,学术界、教育办高度重视校本课程。在此背景下,很多学校积极整合网络环境,并将各类教学资源渗透到校本课程中,形成更具灵活性、动态性的校本课程内容,可共享教学资源,教育范式正朝着多元化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智能化设备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成为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因此初中语文作文校本课程需要加大智能化设备的关注度,推出各类移动技术服务。例如,在《散步》一课的教学中,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对此类型文章进行阅读,随后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仿句”训练,要求学生写出对文章的感悟,这样的教学可以突出读写共生的特点,在写中有“读”、“读”中有写,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借助“读”的经验和感悟深化写作,在阅读过程中则需要借助“写”深刻理解文章的具体含义。

结语:校本课程在全国范围内被高度重视,初中语文作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发挥出师生的作用,将教学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教学课程计划以及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使二者能够发挥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礼盛.让语文走向生活——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9,26(52):398.

[2]蓝颍.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J].魅力中国,2019,(52):341-342.

[3]校本課程开发也要规范有序[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12):21.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初中语文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