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改革的探索

2020-12-03 01:54谢慧
数码设计 2020年13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改革互联网

谢慧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采用更加创新、高效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需求,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將针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改革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教学工作者的工作实践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3-0015-01

在现阶段的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教学内容脱节、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普遍存在,其不仅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发展,因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1]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及创新考核形式,从而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位置的基础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1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现状

1.1学生兴趣不高。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是一个存在非常普遍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就是学生对这门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经常出现逃课的现象。其次就是教学模式的滞后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枯燥以及学生的主体位置不被凸显,从而也就导致学生在枯燥的被动学习中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1.2教学内容脱节。在中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实践操作。显然这样一些教学内容已经无法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并形成了一定的脱节现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不仅需要教授学生简单的应用技术,同时需要教授学生契合时代发展的一些应用技术,这样才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3学生差异较大。在中职学校中,学生差异性较大同样是一个存在非常普遍的现象,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学习能力差异以及学习态度差异等。这样一些差异的存在也就为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当前大部分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量学生的差异性,依然习惯性的采用一把抓的方式来教学,这也就导致教学质量无法获得有效的提升。

1.4教学模式陈旧。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就导致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显然这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是较为不利的。与此同时,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的是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对于实践操作教学往往不够重视,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2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改革策略

2.1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积极采用各种契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某一实操技术时,教师可以摒弃传统的教师讲或者是教师演示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微视频的播放来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实操练习。微视频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充分契合了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此基础上显著提升教学质量。

2.2完善教学内容。在现阶段的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中,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的学习和Office办公软件的练习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对于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因此,积极完善教学内容,让其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讲解简单的、基础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外,还需要引入一些当前时代下普遍、高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实施不同内容的教学,以此来充分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2.3改革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因为传统的教师一言堂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堂主体位置交还给学生自己,而自己则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来辅助学生学习。与此同时,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创新。例如,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微课来引导学生学习。首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为微课视频,然后将该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中让学生自行下载学习,最后教师可以在微信群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学生解决有关学习问题,从而有效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

2.4改革考核模式。考核模式的科学性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革新考核模式来提升教学质量。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于学生的考核不能再局限于考试成绩之上,而是应该细致到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表现中,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等。从而通过学生学习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给予学生最为合理的考核成绩,进而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教学引导。

3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师需要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积极革新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从而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中不断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利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改革的探索[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8,153(03):66-67.

[2]刘立静.“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析①[J].科技资讯,2017,15(20):23.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改革互联网
基于项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