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桃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育活动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能力、文化等角度重新思考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积极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才能构建出更符合新高考理念的现代化教育模式。本文针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展开论述,思考如何落实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新高考;语文教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2-152-01
教育与时俱进,改革无处不在。为顺应新时代新现状,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能力与人格品质的全面发展,高考改革应运而生。纵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活动,高考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中最具有特色的一道风景线,人才选拔,公平至上,这是外界舆论对于高考的标签。但随着我国的教育活动不断推进,当社会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人才缺口在不断扩大,教育与人才供给之间的和谐关系出现了裂痕,严峻的人才供给形式使我们意识到,教育改革耽误不得。
新高考,新目标,新要求。新高考注重考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智力与能力的考查要求更高了。新高考怎么考?新高考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出发,提出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新高考考什么?考的是学生的技能、教师的水平,学生的素质与教师的经验,面对一年一度的高考活动,语文教师需要时时刻刻做好迎接新高考的准备。
语文学科教学在新高考的改革情境下,应如何进行教学实施才能有效面对新高考呢?强化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所有的教学实施要围绕这些来进行。强调学科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集中表现,注重学生情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真挚表达,在情感上认同新高考,在教学上响应新高考,这才是为迎接新高考而做好准备的表现。
具体来说,我认为语文教学实施可从以下幾方面来进行:
首先,以高尚情怀培育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利用可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学做一个有格局、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大写的人。在全新的高考改革理念下,语文教育早就已经脱离了“识文断字”的基本框架,其正在向着现代化、理想化、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故此,教师必须结合新高考的有关要求落实思想、技能、情感等角度的教育活动。以古典诗词的教学为例,在《长恨歌》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但开头的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又与其后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相冲突,这是诗王白居易对于历史事件的重现?还是对历史人物的讽刺?毋庸置疑的是,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教师应从责任、担当、道德等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在学习文化作品的过程中形成出色的核心价值观。
其次,以整体教学培养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的全面发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听课与思考的兴趣,学生愿听、会听,愿说、敢说、会说,愿写、能写、会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课堂教学引入主题(单元)教学理念,指向核心素养项目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能力及概括能力。例如,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从内容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单元几篇文章的的特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述了孔子和四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次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展现了学生们的志向和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全面地记叙了一次春夜游赏的经历和感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项脊轩志》通过记叙项脊轩这间小小书斋,动情地回顾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志趣,并由此引出自己和亲人的很多平凡的日常琐事的回忆,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以上三篇文章都注重选取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感受。分析后不难得出结论:贴近日常生活,富于生活情趣。这样的思考分析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思维能力。
再次,以广泛阅读提升综合能力,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鼓励学生海量阅读,不仅读文学类作品,也要关注小论文、时事评论等反映当下文化类、成就类、传统文化类等作品,还要涉猎史学、哲学、美学等作品,多进行思维训练,这样不仅能增强文学素养和文化自信,还能加深阅读的广度、深度、速度,培养快而准地阅读、快而准地表达的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以更好地提升能力、应对新高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开始接触到中外知名作家,并在解读其作品的过程中了解其核心思想情感,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文章表达了对麻木社会的控诉,对残暴的执政者的不满,是在血与泪的交织下演奏出来的社会悲歌,对于麻木、黑暗的控诉一向体现于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中,这种创作情感在其他作品中也较为常见,如《故乡》《祝福》等,教师应当为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材料。对于部分文化表达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鲁迅先生的作品过于晦涩,其很难生出阅读的欲望,教师可选择的体裁相近、情感相近的材料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欧·亨利短篇小说集》《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感受小故事中的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然后,以写作训练加强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新高考,新要求。写作训练需要正确的家国情怀、人生观、宇宙观、世界观做支撑,需要从纵深处反思自我,或将自我与时代相联系,于家国社会中找寻自我,积极运用审辨思维发展深刻性和丰富性,学会突出自己写作上的特点和亮点,提高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教师可定期在教学环节发起写作练习活动,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表达个人情感,由此来提升个体的思辨能力。教师可结合教学要求为学生选定不同的主题,可对当前的时事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的时评类作文,也可围绕某一阅读材料开展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鼓励其表达情感。在写、说、想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新高考情境下,语文教师有效进行教学实施的方法有千万种,但立德树人是最核心的一种。应对新高考,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探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学习、探索、改进、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超. 如何实施语文有效教学[J]. 快乐阅读:经典教学, 2011.
[2]李选阳. 从语文高考试题浅谈语文教学工作如何有效开展[J]. 考试周刊, 2019(93).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湖南;长沙;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