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安信
黎明
少将,四川省军区原副政委,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曾任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老工委副主任,成都军区文化部长。早年曾有硬笔书法作品在全国全军获奖。因兴趣所致,坚持业余研习,书法见长行草。曾数次参加省级各类书画展及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迎春美术作品展、首都军事博物馆百名将军暨书画名家作品联展,部分作品先后被收入全国十余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书画作品集。偶有作品见于《中国书画报》》《墨林》和中国国家艺术网、中国当代书画家网及今日头条、搜狐、百度等报刊网媒。曾为原国家主席李先念旧居陈列馆题写匾额,另有作品入刻山西太行文化园碑林、江苏宜兴紫砂壶等,还有的被成都草堂博物馆收藏。
一个书家,最好是能够保持颗无所系累的心灵,使他在生活中敏于感受那客观世界的缤纷万象。洞察幽微,不存俗虑;直观美恶,无隐真情。中国传统书学与诗学相近,把“童心”“赤子之心”看作是书家与诗人才学气质的根本,无非是強调书家或诗人的心是书法艺术与诗歌创作的主体。众所周知,诗歌的真善美,都是从诗人内心积累的精神财富中来,唯有一颗天真纯洁的心,才最有利于诗人精神财富的不断增长;这颗心一有系累,便不免滞碍诗人才气的发挥。书家亦然,保有“童心”“赤子之心”方能让自己的艺术创作步人“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诸如书家一旦有了“名”,便会过多地担心自己的成就,有意无意间关心自己的名声等,为自己筑起一道“为名所累”的高门坎。
然书家黎明将军却有着纯真的心志,其在艺术创作中孜孜以求,正从拓展题材领域,表现体悟出自己的艺术焦虑点、人生体验和生活哲理及追求意蕴的深层次,并不断丰富自己艺术表现手法等。一是黎明将军的书法艺术作品,读之首先会使人感到中国书法纯正政风扑面而来,它之拙与方、舒与放、奔放与开张……皆源于自己对传统的继承、发展,来源于自己日积月累的研习功夫,来源于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生命的体验。每每赏读黎明将军的艺术践行,我每每会如是想:当代人生活在一个传统与现代、古典与当下相互交织的语境中,各种眩人眼目的思潮五光十色,割裂传统、肢解当代的做法比比皆是,“丑书”便是一例。然黎明将军的创作之根却深植传统之沃土,其书风是明洁的,文雅的,清逸的,如一泓碧水,纯美而爽目。一是他的笔下澎湃着传统,却未被传统所缚;他的践行有着现代人的审美感受,但却有意逃逸了现代的嘈杂,心性里依然流淌着清芬的笔墨韵致。二是黎明将军的书法艺术作品,已从关注“法”上升为关注“意”,那不是简单地扬弃“法”,而是赋予了“法”以外的美学意义。多次与黎明将军谈论书艺,他的认知令我深受教益:“我之书法创作,因意立法是根据自己不同的感受,去探索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样的法才是活法,才是我法。前人说得好,法无常法,我因意立法就是不重复他人,不重复自己。”因此,我们在书家的作品中,读不到书坛的那种矫揉造作与游戏之气,而能读出那种靠学问修养、靠胆气、灵性、激情和超越于法外的创造精神。三是黎明将军的书法艺术作品,随物婉转,写是写其意趣、奇趣。我们说,中国书法艺术创作之意趣,是书家之天性、灵性的表现,是真性情的流露,它是得之偶然,得之颖悟,不期而至,所以有“极尽流连之妙趣”“趣在法外”或“意外之趣”的说法。石涛说得好:“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黎明将军的书法践行证实了这条至理,即无法暗合于法,非有意,却是意暂处于下意识状态,不易被觉查而已。四是黎明将军的书法艺术作品,有着浓淡虚实、疏密高低的区别,有着抑扬顿挫构成的节奏感、音乐感、诗意感。有人说得好:书与画通,与读书通,还需与音乐、戏剧通,画面上要有强烈的节奏,布置安排亦要有戏剧性。在艺术中,节奏、音乐就是“韵”。韵致概念在谢赫《六法》中就是“气韵生动”之法。宋黄庭坚有云:“凡书画当韵观。”西方则有“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的说法。英国的佩特则说:“一切艺术都是趋向于音乐的状态。”可见这一概念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黎明将军的书法作品之所以令读者读后觉“生动”,就是书家按“韵”的要求进行创作的结果。
作为战友,我与黎明将军交往久矣,对其书法艺术创作践行活动亦了解甚深。书家不论是在紧张的工作岗位,还是在退休之后,他一直将中国书法艺术创作践行,作为自己寻找发泻情感的释放口。在创作的同时,书家还把创作修行的重点放在了中国古典书法理论上。从赵壹《非草书》到孙过庭《书谱》,从张怀瓘《书议》《书断》到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等均已涉猎,坚实的理论积淀,将书家拥入到书法这座博大、深邃的巅峰之间。故而,黎明将军之书法创作践行活动愈加活跃,新的佳作不断涌现。近年间,创作中他在开拓题材领域不止是提供新的具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具象和超越表现具象的创作主题的新的感受,追求诗的意蕴的深层次。我们读其后期的书风作品,感受最深的就是他把拓展题材的重点放在了以新的艺术形式寄托感应时代变迁的新的感受与感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跋涉中,黎明将军一定会沿着自己的路,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