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伤害叫“过度保护”

2020-12-03 13:57赵凯
现代家长 2020年11期
关键词:王猛巨婴天鹅

赵凯

社会上有一类年轻人,尽管他们已经是成年人,心理上却还没有断奶。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既不懂得社会规则,也不通人情世故,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巨婴。

巨婴是谁培养出来的?是他们的亲生父母。确切地说,是父母的过度保护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爱孩子是一门学问,过度保护就是在培养巨婴

赵女士最近很郁闷,因为她被宝贝女儿玲玲伤了心。

原来,不久前的一天傍晚,赵女士带女儿去楼下散步,顺便买回了一个西瓜。一进家门,玲玲就嚷嚷着要吃西瓜。赵女士连忙洗瓜、切瓜,怕西瓜不甜,就尝了一口。这时,玲玲洗完手从卫生间出来,见状大怒:“谁让你吃我的西瓜?给我吐出来!”

刺耳的童音把赵女士震住了,她没想到被自己全天候照顾的女儿居然如此自私。

见妈妈呆若木鸡,玲玲马上为自己圆场:“算了算了,不要吐出来了,下次不许这样啊!”

闻听此言,赵女士再也忍不住了,两行热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当晚,赵女士一夜无眠。她对丈夫说:“我伤心的不是玲玲没有感恩之心,而是感觉咱的教育太失败了。孩子这么自私,以后怎么跟别人相处啊!”

心理咨询师孔向明点评道:“孩子如此自私,其实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的错,因为父母太溺爱孩子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家长无节制地对孩子付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包括无理要求,让孩子成为家里的小霸王,助长了孩子的独占欲。自私的孩子只知道享受和索取,忘却了感恩和奉献,将来走上社会肯定要吃亏。”

今年27岁的小辛已经研究生毕业两年了,但仍没有找到工作——确切地说,是没有找到“工资高、离家近、不加班、无压力”的工作。因为父母收入高,小辛又是独生子,所以他乐得优哉游哉。

但是小辛的爸爸老辛最近感觉不对劲了:“孩子暂时不挣钱没什么,等找到合适的工作再说,但是一个大小伙子整天窝在家里可不是好事儿!他每天在家不是网购就是打游戏,每天抽两包烟,连下楼拿快递都央求妈妈代劳。这是一个留学美国的研究生应该有的状况吗?请问,这就是传说中的巨婴吧?”

小辛的妈妈莫女士更是委屈:“这孩子从小被我们宠坏了,除了学习成绩过得去,别无所长。好不容易研究生毕业了,他不出去工作,至少也得谈恋爱吧?不然我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孙子?可是那浑小子说:‘现在我午饭叫个外卖230元,要是有个女朋友,就得双份,460元,你们的积蓄够我花多久?这个账都算不清,怎么当妈妈的!他现在跟我说话都是这样的语气,好像我是保姆。”

老辛气愤地说:“要是保姆就好了,辞职离开就是了,可是父母怎么辞职?上个周末,因为没有及时给他打钱,耽误了他给游戏卡充值,他居然把他妈妈推了一个跟头!简直无法无天!”

莫女士告诉笔者,她和丈夫为了小辛的成长可谓耗尽心力,只要其他孩子有的,不管是高档玩具还是智能手机,都第一时间满足,甚至早早备下,只等孩子开口索要。“只有这一个孩子,我们有什么舍不得的呢?没想到他这么不争气!”她痛心疾首。

对于父母的抱怨,小辛嗤之以鼻:“谁喜欢整天待在家里?谁愿意整天在网上混?我是得病了——心理疾病!爸妈根本不了解我,更不理解我,我心里的痛无人可以倾诉,我只能在网上跟陌生人聊,通过游戏宣泄内心的郁闷。说心里话,我也想出去找工作,也想挣钱养活我自己。我一个奔三十的人,也有自尊心啊!可是我害怕与人接触。爸妈对我不错,但他们总是唠叨我,说我是啃老族、巨婴,还说某某家的孩子月入两万,某某家的儿子考进了世界500强企业……不就是想证明我无能吗?那我无能给他们看好了!”

家庭教育指导师宋女士点评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辛之所以成为啃老的巨婴,是父母过度保护的结果。父母爱孩子,不能只体现在给孩子提供多么优厚的物质生活上,而要抽时间多陪伴孩子,花心思观察孩子的状况,读懂孩子的内心。更多时候,孩子缺少的不是金钱和比别人更好的平台,而是自尊和成长机会,能够受到大众的认可。每一个在游戏中虚度大好年华的孩子,内心都有不为人知的酸楚和无奈。”

父母对孩子过度的爱,其实是温柔的陷阱

20岁的小韩也是一个巨婴。从小到大,她很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因为父母规定“天黑之前必须回家”“不准乘坐出租车”等。高中假期,同龄人或出去旅行,或参加夏令营、冬令营,她只能宅在家里学习、读课外书、追剧。长时间离开父母,如去偏远地区支教、出国游学等,更是想都别想。即使在家,她从小到大也没洗过衣服,没做过饭,因为爸妈认为女儿要“不沾烟火气”。

后果显而易见。小韩的生活自理能力、决策力、行动力都远远落后于同龄人:上大学后,因为不会装手机卡急得掉眼泪;军训时,因为不会打包行李哭了一路;出校门时,连如何到马路对面坐公交车都需要问路人……

她说:“我一直以为自己长大了,其实没有。我长大的机会都被父母夺走了!他们对我的爱,其实是温柔的陷阱!”

可悲的是,那些早早觉悟,拒绝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往往被道德绑架,日子同样难过。

多年前,一位高考状元、北大本科生、留美硕士生与父母决裂的事件曾经引起轰动。

王猛(化名)当年是户口所在地的高考理科状元,但他并不快乐。高中毕业前,他的社交圈子被局限在学校和居住的大院里。“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她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我的事情。”

王猛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他想得太简单了。“就在离开家的时候,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以后照顾我的生活。”

从北大毕业后,在经歷了几年不太顺利的工作后,王猛凭借英语优势出国读研。然而父母的关爱如影随形,居然请在美国的一位老朋友照顾他。

王猛始终在反抗。他曾12年不回家,仅有的一次回家,还是为了更换过期身份证,在家停留了不到10分钟,可见其反抗的决心多么坚决。

对于儿子的不孝,王猛的妈妈抱怨道:“每年春节都有人问,你们儿子咋又没回来?我都说他在美国,忙。”

因为对父母的远程控制忍无可忍,王猛给父母写了一封15000字的决裂信,控诉父母的过度关爱,切断了与父母的所有联系,与父母彻底告别。

一石激起千层浪。王猛的决裂信招来众多网友的口诛笔伐,骂他“没良心”“白眼狼”“不孝”,却很少有人思考他与家庭决裂的深层原因。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这便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父母的生活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家庭教育就越成功,孩子就越容易得到幸福。

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本人会做的事情

对孩子过度保护固然是父母的错,但孩子的成长主动性哪里去了?逃避责任、沉迷游戏、不尊重父母……孩子真的不需要为这些不良行为负责吗?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有句名言:“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德雷克斯指出,孩子出现好逸恶劳、拒绝承担成年人应当承担的责任、游戏成瘾等不良行为,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满足自己对价值感和归属感的渴望。归根结底,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都是因为自暴自弃。

儿童心理学教授麦先生指出:“父母都希望看到孩子多尝试一些事物,多学习一些知识,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被过度保护的孩子通常会不假思索地放弃:‘不行的,我做不了。看到孩子自暴自弃,父母肯定会焦虑。为缓解焦虑,父母有可能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第一,放弃。父母会想:“算了,你对自己的工作都不放在心上,我也懒得管你,随你去吧!”

第二,代劳。父母想:“穿个鞋都要花半个小时,干脆我来帮你穿好了。”“吃饭这么笨手笨脚,还是我来喂你吧!”

第三,过度帮助。父母对孩子说:“既然你不愿意出去找工作,我来替你联系吧。”“求求你去跟人家女孩约会吧,鲜花我已经替你买回来了。”

父母的这些做法,会导致以下后果。孩子会想:“既然父母都放弃我了,那我肯定没救了,干脆我也放弃吧。”“既然父母都把事情做好了,那我就不需要努力了。”“父母这样逼我出去相亲,一定是想尽早抱上孙子,那么我相亲这件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家庭教育进入恶性循环:孩子自暴自弃–父母代劳–孩子更没信心–父母放弃孩子–孩子更加消极。

麦教授提醒父母们,当发现孩子有自暴自弃的表现时,千万不要气馁,更不能放弃,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耐心地陪伴孩子,引导孩子重拾信心。

首先,父母要关注孩子的优点,充分表达对孩子的信任。父母的积极评价和信任是孩子自信的源泉,信任是一切行为的前提,只有父母相信孩子能变好,孩子才有可能做出改变。父母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而不是只盯着孩子的缺点,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其次,对孩子任何积极的努力都要予以鼓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父母应该从日常细微处着手,引导孩子慢慢尝试,使孩子从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比如,学会煎鸡蛋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主动给花卉浇水更是有责任心的表现,都应该予以表扬和鼓励。

再次,给孩子具体的指导,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滋味。父母应该先给孩子设立一些他能完成的小目标,让孩子有勇氣走出第一步,体会完成目标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树立自信心。如果孩子不会做,家长切忌包办代替,而应示范给孩子看,耐心地教会孩子,然后让孩子自己完成。

鲁道夫·德雷克斯告诫父母们:“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本人会做的事情。”这句话应该成为父母与孩子相处的原则。

【编后】

秋天,一群天鹅飞往南方过冬,途经一个小岛。岛上的渔夫夫妇非常热情,拿出小鱼招待天鹅。天鹅们决定留在小岛上过冬。天寒地冻,渔夫夫妇敞开茅屋让天鹅进屋取暖,献出食物给天鹅充饥,直到第二年春天到来。此后,每年冬天渔夫夫妇都这样奉献爱心。但是岁月不饶人,渔夫夫妇去世了,天鹅也冻死了,因为它们已经丧失了南飞的意识和飞翔的本领。

我们的孩子都像天鹅那样美丽,但我们不要做渔夫夫妇。愿以这则寓言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王猛巨婴天鹅
Holism in Education
儿要八旬母陪着看病缘于“巨婴”心理
一张图看天鹅奖
王猛仁作品
“热跑”天鹅
胸怀宽广才能走好官场路
无处不在的“巨婴”
无处不在的“巨婴”
天鹅
优雅的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