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育儿的邓亚萍

2020-12-03 13:57欣悦
现代家长 2020年11期
关键词:邓亚萍打乒乓球姥爷

欣悦

邓亚萍是20世纪80年代的乒坛名将,14年夺得18个世界冠军,世界女子排名第一保持了8年。身为母亲,在育儿方面,她秉持自己的原则:保持低调,不将儿子笼罩在自己的光环之下,以至于儿子很“佛系”;说服儿子改练乒乓球后,她用独特的方法激发出儿子对胜利的渴望……

她刻意低调教育孩子——儿子到了小学三年级,竟然不知道老妈会打乒乓球,更不知道她在世界乒坛上有多么厉害

邓亚萍曾在乒坛叱咤风云,在育儿方面,她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觉得,自己虽然是世界冠军,但来自普通家庭,只因为从事乒乓球运动,历经艰辛拼博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希望儿子林瀚铭也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因父母的光环产生优越感。

儿子出生不久,邓亚萍就上班了。当时她担任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工作非常忙,儿子由婆婆照看。在孩子养育方面,邓亚萍的原则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怎么养,自己的儿子就怎么养。

无论工作多忙,邓亚萍都会和儿子保持亲密互动。儿子稍懂事后,她给家人打“预防针”:不能让儿子知道父母曾经的世界冠军身份,目的是让儿子保持平民子弟的淳朴和善良。

转眼,林瀚铭到了上学年龄。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邓亚萍给儿子选择的都是普通学校,而且上下学她也很少接送,怕的就是自己接孩子引起围观,儿子知道她曾经的身份后,会产生优越感。

每年儿子过生日,亲友都会给孩子送几件名牌衣服,邓亚萍却很少让儿子穿,她想让儿子在生活中保持低调。但学校里的孩子有攀比风气,一些孩子身着名牌服装,玩高档玩具,上下学有父母名车接送。林瀚铭毕竟是个孩子,也会心生羡慕,回到家里闹情绪。邓亚萍教育儿子:“衣服只要穿着舒适就行,其他不要太在意。爸妈当年穿得很普通,工作上努力拼搏,照样赢得大家的尊重。你在班里表现好,大家不会看低你的。”

虽然邓亚萍刻意对儿子隐瞒自己曾经的身份,林瀚铭还是觉察到老妈的不一般。小学三年级时,一个老师知道林瀚铭的身世后,开玩笑对他说:“啥时候把你妈妈请到学校来,我想跟她在乒乓球上学几招。”林瀚铭疑惑地问:“我妈不会打乒乓球吧?”老师笑着说:“要是你妈妈不会打乒乓球,那世界上就没几个人会打乒乓球了,你妈妈很厉害的。”

听老师夸妈妈厉害,林瀚铭心里美滋滋的。回到家里,他對妈妈说:“老师说您打乒乓球很厉害,是不是?”邓亚萍笑笑说:“妈妈打过乒乓球,但没有你们老师说的那么厉害,我就是个普通人。”

林瀚铭一直认为妈妈就是个普通人,直到10岁打了乒乓球后,他才听人说妈妈打乒乓球非常厉害。于是,他就上网搜索邓亚萍的名字。看了网上关于妈妈的介绍,他这才知道妈妈曾是乒乓球世界冠军。

儿子10岁那年,邓亚萍发现,他对很多事情看得很淡,遇事不争不抢,总觉得与己无关。她觉得儿子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佛系”。孩子应该有进取心,要拼搏向上才对。此后,凡是有适合孩子参加的重大活动,邓亚萍都会带上儿子。

2016年,郑州市举办一场有关奥运的读书活动,特邀邓亚萍参加。邓亚萍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就带着儿子参加了。当主持人向来宾宣布邓亚萍的儿子将上台进行朗读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邓亚萍攥了攥儿子的手,发现他手心里都是汗。她知道儿子没经历过大场面,心里免不了紧张,便拍拍儿子的肩膀,鼓励道:“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在妈妈的鼓励下,林瀚铭走上了讲台。儿子打开书本朗读的时候,邓亚萍听到他的声音因为紧张有些发颤,而且耸着双肩,明显放不开。邓亚萍决定以后多带儿子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以增强他的自信。

说服儿子改练乒乓球,魔鬼训练让儿子尝到胜利快感

邓亚萍对儿子的爱好和兴趣持开放态度。林瀚铭喜欢篮球、足球、围棋、画画等。邓亚萍通过观察,觉得儿子在这些领域的爱好都不能持久,由于身高、天赋等原因,并不适合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在乒乓球方面,她和丈夫的基因可能会有一些,于是她决定说服儿子练乒乓球。

林瀚铭很喜欢篮球,当妈妈提出让他改练乒乓球时,他有些意外,又有些不情愿。邓亚萍给儿子分析,以他的身高,将来从事篮球运动的可能性不大。林瀚铭不服气,反问妈妈为什么。邓亚萍说,篮球运动员对身高要求很高,以她和丈夫的身高来看,他的身高将来也不会很高,即便打控卫,身高也要1.9米以上。所以,她建议儿子还是把篮球当作一项业余爱好,专心打乒乓球,毕竟爸妈对乒乓球最擅长。

邓亚萍又是举例子,又是分析形势,终于说服儿子改练乒乓球。起初,林瀚铭练球带着情绪。邓亚萍清楚,打球的人都有想赢别人的心理,只要让儿子多取得胜利,他就会慢慢喜欢上这项运动的。

在邓亚萍和丈夫手把手的指导下,林瀚铭进步非常快。很快,他在同龄人中很难找到对手了,这让他有些飘。为了让儿子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邓亚萍有意找几个水平高的同龄人和儿子对练。遇到了劲敌,林瀚铭有时一局得不了几分,十分沮丧,练球积极性也不高。

为了帮儿子增强信心,邓亚萍替他把脉:“打乒乓球最容易得分和失分的就是发球。而你在和实力相当的小朋友比赛时,每局光发球失误就有三四个,对方不费吹灰之力就多得了三四分。因此,你必须注重发球练习。”

第二天,邓亚萍就开始让儿子练习发球。练了一个多小时,林瀚铭还是达不到妈妈的要求,练着练着就不耐烦了,请求停止练习。看到儿子有厌烦情绪,邓亚萍冷着脸说:“今天达不到训练要求就得一直练下去。”无奈,林瀚铭只得硬着头皮练。他知道妈妈的铁腕手段,表面上不敢违抗,却以喝水、上厕所为由拖延时间。邓亚萍早看穿了儿子的把戏,严厉地对儿子说:“无论你怎么磨蹭,不达到要求,训练是不会结束的。老妈啥都不干,就在这儿陪着你。”林瀚铭知道妈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特点,只能收起小性子,认真对待每一个发球。那天的训练一直持续了两个半小时,直到妈妈满意为止。

第二天,林瀚铭参加了一场乒乓球少年队的比赛,对手实力强劲。想不到的是,老妈头一天训练他的发球派上了用场,整场比赛仅发球他就拿了近10分,最终战胜了对手。在之后的训练中,林瀚铭对老妈的训练安排及建议,都能认真执行。很快,他就进入了北京市乒乓球队。

为培养儿子的孝心,手把手教儿子给姥姥、姥爷理发、按摩、剪趾甲

邓亚萍认为,要想把孩子培养成材,一定要从“孝”开始教育孩子,孝是人的立身之本,有孝心的孩子将来不会差。

邓亚萍深知,培养孩子的孝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孩子才能有样学样。邓亚萍工作忙,儿子大都由婆婆照管。知道照顾孩子很辛苦,邓亚萍体恤婆婆,每次回到家,她就让婆婆休息,她和丈夫把家务活儿全都揽下了。

身为儿媳,想要得到婆婆的认可,首先要平衡好母亲和婆婆的关系。每次出国或出差回来,邓亚萍都会给母亲和婆婆买东西,有母亲的,肯定有婆婆的,给婆婆的礼物甚至比给母亲的还要好。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儿媳这样贴心,婆婆把邓亚萍当成了自己的女儿。

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林瀚铭渐渐懂事了,邓亚萍开始让儿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吃饭时让儿子帮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拉开椅子,饭桌上为长辈夹菜,给长辈递纸巾等。邓亚萍出差前,当着全家人的面,郑重地把照顾老人的任务交给儿子。出差回来,邓亚萍会了解儿子在家中的表现,如果表现好了,会给他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

邓亚萍的父亲曾是个乒乓球教练,也是她乒乓球事业的引路人。后来邓亚萍名满天下,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每次回郑州,她都會推掉一切不必要的活动,留出时间陪伴父母。在她的记忆中,最让她感到温暖的是父母给她剪头发的情形。小时候,家里不富裕,她喜欢扎马尾辫,头发长得快。那时,母亲就会让她洗头,然后系上专门缝制的披肩,为她剪头发。有时,父亲也会亲自上阵给她修剪,父亲的大手让她感到格外温暖。

如今,邓亚萍发现,曾经为她遮风挡雨的父母老了,步履蹒跚起来,她决定为父母做些什么。父母年纪大了,外出理发不方便,邓亚萍决定亲手为父母剪发。她买来全套理发工具,跟着网络视频上的理发教程一遍一遍地学。

在给父母剪发前,邓亚萍笑着问儿子:“可不可以借你的头试试?”林瀚铭爽快地说:“老妈,你大胆地试吧。”接着,他又吓唬妈妈:“你给我理难看了,我就不去上学了。”邓亚萍笑着说:“没问题,老妈还是有这点自信的。”接下来,邓亚萍一通忙活,一会儿就给儿子理好了发。林瀚铭照了照镜子,还挺满意。

学会理发后,只要父母头发长了,邓亚萍就会给他们理发。林瀚铭嚷着也想学理发,邓亚萍就把自己的剪发心得教给儿子。没想到,姥爷自告奋勇让外孙练手。姥爷头发少,林瀚铭使用推子时手还有些颤,邓亚萍在一旁耐心指点,鼓励儿子要敢下手。林瀚铭这才大起胆子来。半个小时后,他给姥爷理完了发。老人看着自己的发型,向外孙竖起了大拇指。其实,儿子初次试手发挥得并不理想,邓亚萍明白,爸爸这是在鼓励外孙。

此后,邓亚萍和儿子做了分工,她负责给妈妈剪头,儿子负责给姥爷理发。两位老人很享受理发的过程,有时头发稍长,便孩子气地提醒该剪头了。邓亚萍自豪地把儿子为姥爷理发的照片发到微博上,引得网友们纷纷点赞。

让邓亚萍高兴的是,她和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儿子把姥爷、姥姥照顾得非常好,不但做家务,还会给姥爷、姥姥做饭,晚上陪着两位老人出去散步。临睡前,他还给姥爷、姥姥捶背揉肩,两位老人也把外孙当成了最信赖的人。

林瀚铭不但对祖辈孝心满满,对父母也很关心,平时给父母洗脚、剪趾甲,问寒问暖。邓亚萍很是欣慰,觉得孩子将来的事业前途虽无法预测,但他至少拥有了孝心,这也是孩子安身立命的根本。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邓亚萍打乒乓球姥爷
少先队的野营活动
肩膀上的爱
打乒乓球可以预防近视吗?
我想你了!姥爷
打乒乓球
第一次打乒乓球
邓亚萍的“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