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田及阿马士等水稻干种子包衣试验总结

2020-12-03 13:49霍冉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32期
关键词:恶苗阿马纹枯病

霍冉

入田及阿马士等水稻种子包衣剂对水稻苗期病害及大田病害有一定的防效,通过本试验调查发现入田种衣剂10ml/kg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对水稻安全,但其壮苗效果与常规对照并无差异,对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入田+阿马士15+8.3ml/kg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对水稻安全,但其壮苗效果与常规对照并无差异,对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且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入田。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目的如下

(1)验证入田及阿马士等种衣剂产品对水稻包衣的安全性及壮苗的效果;

(2)探索入田对水稻恶苗病和稻瘟病的防效; 阿马士对水稻恶苗病及纹枯病的效果;

(3)验证对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控制持效期,以清水对照为参考标准,清水对照成分发病达到防治指标时,开始调查稻瘟病及纹枯病的发生情况,以考察拜耳种衣剂的对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控制持效期;

2、试验药剂

入田280FS,阿马士240FS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对照药剂为壮苗包衣剂。

水稻品种为龙粳31。

3、应用作物和防治对象

水稻恶苗病、纹枯病、稻瘟病等。

4、试验设计与方法

每处理播种10盘,移栽田随机组合,无重复,采用小区对比法,每小区120平方米,药剂使用情况见下表。

施药方法: 机器包衣

5、试验结果调查

(1)病害调查

①恶苗病调查

调查方法

在苗期及大田抽穗前每小区随机五点取样,每点调查20丛,记录病株率。

药效计算方法

病株率(%)=■×100

防治效果(%)=■×100

②水稻纹枯病调查方法

分别在纹枯病发生初期开始,持续观察至末次药后调查。根据水稻叶鞘和叶片为害症状程度分级,以株为单位,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调查分级标准如下:

病情分级标准(以株为单位)

0级:全株无病;

1级:第四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片叶);

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100

防治效果(%)=[1-■]×100

③水稻苗叶瘟调查方法

调查在空白对照充分发病时进行;每小区五点取样,每点取50株。

分级标准如下:

苗瘟(以株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每株病斑2个以下;

3级:每株病斑3~5个;

5级:每株病斑6~8个;

7级:每株病斑9个以上;

9级:病斑布满,叶片枯萎。

水稻叶瘟调查方法:调查1次,在对照药剂叶面施药后14天进行,继续每7天调查一次至效果明显下降;每小区五点取样,每点取50株,每株调查旗叶及其以下两片叶。分级标准如下:

叶瘟(以叶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长度小于1cm;

3级:叶片病斑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

5级: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10%~25%;

7级: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26%~50%;

9级: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50%以上或全叶枯死。

穗颈瘟调查方法:调查1次,在最后1次施药后3~4周进行调查;每小区平行跳跃式查50丛,调查总穗数和病穗数,统计病情指数,计算防效。调查分级标准如下:

穗瘟(以穗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

3级:每穗损失6%~20%,(1/3枝梗发病);

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分瘪谷);

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2)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①出苗日期:播种后观察各处理的出苗情况,以定量播种区50%水稻出苗时间为出苗期,记载出苗50%的日期。

出苗率:播种后在定量播种区调查出苗数,计算出苗率。

②秧苗素質调查:株高、根数、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在水稻移栽前,每小区随机取样,调查20株水稻苗,测量株高(土面以上至每株最高叶尖的平均高度为株高)、根数、白根数,以及地上和地下部分的鲜重,与对照比较,计算不同处理对水稻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3)产量:于收获时期进行调查,晒谷前测定每个小区的鲜重产量,用千克/公顷表示。每小区随机选平方米,调查穗数和单穗种子粒数。调查千粒重,收获时种子的含水量。

二、结果与分析

1、出苗日期调查情况

表2调查结果显示,三个处理的各项农艺性状指标无明显差异,说明使用不同包衣剂处理,对水稻的芽率、芽势、出苗率和出苗日期无明显影响。

2、秧苗素质调查情况

表3调查结果显示,三个处理的秧苗素质无明显差异,说明使用入田和阿马士处理与对照壮苗种衣剂处理对水稻的秧苗素质影响无差异。

3、病害调查情况

(1)恶苗病调查情况

表4结果表明,苗期处理1病株1株,处理2无病株,相对对照防效分别达66.7%,100%;秧苗移栽以后,在大田处理1病株5株,处理2病株2株,相对对照防效分别达54.5%,81.8%。说明阿马士对恶苗病的防治效果要好于对照,入田+阿马士组合的防效更佳。

(2)纹枯病调查情况

表5结果表明,处理1、2、3的发病率分别为4.96%、4.26%、8.8%;相对对照处理1、2的防效分别达46.85%、60.5%。说明阿马士对纹枯病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入田+阿马士组合的抑制效果更佳。

(3)稻瘟病调查

①苗瘟

三个处理均无苗瘟病害发生。

②叶瘟

表6结果表明,处理1、2、3的发病率分别为3.2%、2.4%、5.47%;相对对照处理1、2的防效分别达42.86%、61.9%。说明阿马士对叶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入田+阿马士组合的抑制效果更佳。

③穗瘟

表7结果表明,处理1、2、3的发病率分别为5.75%、4.57%、15.24%;相对对照处理1、2的防效分别达63.6%、72.83%。说明阿马士对穗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入田+阿马士组合的抑制效果更佳。

3、产量因素调查情况

产量结果显示,处理1、2相对对照增产率分别达2.8%、5.2%,说明处理1、2对水稻病害的抑制效果好于对照,能够达到增产效果。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一年的试验验证发现,入田种衣剂10ml/kg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对水稻安全,但其壮苗效果与常规对照并无差异,对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入田+阿马士15+8.3ml/kg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对水稻安全,但其壮苗效果与常规对照并无差异,对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且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入田。

(作者单位:158419 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生产资料供应站)

猜你喜欢
恶苗阿马纹枯病
灭菌唑与氰烯菌酯复配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活性
虚张声势的阿马加龙
水稻恶苗病抗性研究进展
江苏镇江地区水稻恶苗病菌分离鉴定与对咪鲜胺的抗性分析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机插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初探
硅对水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纹枯病的关系
彝家杂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