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己所创作的那一部部书,我在想自己的最好年华都赋予文学了。这是不是太傻了?去年爱人因车祸而故去后,我常常责备自己,如果我能感悟到我们的婚姻只有短短的四年时光,我绝对不会在这期间花费两年时间去创作《满洲国》,我会把更多的时光留给他。可惜我没有“天眼”,不能预知生活中即将发生的这一沉重的劫难。
文学对我来讲,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对它有强烈的依赖性。它给了我生存的勇气和希望。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可在我的梦想中,我却是一个无拘无束、激情飞扬的人。文学为我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有一家刊物曾问过我: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是这样说的:“石头和石头碰撞激烈的时候,会焕发出灿烂的火花。现实是一块石头,理想也是一块石头,它们激烈碰撞的时候,同样会产生绚丽的火花,那就是艺术的灵光在闪烁。”的确,我认为理想与现实冲突越激烈的时候,人的内心所焕发的艺术激情就更加强烈,这种矛盾使艺术更加美轮美奂。所以生活中多一些磨难对自身来讲是一种摧残,对文学来讲倒可能是促使其成熟的催化剂。
我是一个很爱伤感的人。尤其是面对壮阔的大自然的时候,我一方面获得了灵魂的安宁,又一方面觉得人是那么的渺小和卑琐。只要我离大自然远了一段日子,我就会有一种失落感。所以这十几年来尽管我工作在城市,但是每隔三四个月,我都要回故乡去住一段时日。去那里的目的其实并不是为了写作,只是因为喜欢。那里的亲人、纯净的空气、青山碧水、宁静的炊烟、鸡鸣狗吠的声音、人们在晚饭后聚集在一起的闲聊,都给我一种格外亲切和踏实的感觉。回到故乡,我心臆舒畅,觉得活得很有滋味。
其实乡村是不乏浪漫的,那种浪漫不是造出来的,而是天然流露的。城里人以为聚在灯红酒绿的酒吧闲谈是浪漫,以为给异性朋友送一束玫瑰是浪漫,以为携手郊游是浪漫,以为坐在剧场里欣赏交响乐是浪漫,他们哪里知道,农夫在劳作了一天后,对着星星抽上一袋烟是浪漫,姑娘们在山林中一边采蘑菇一边听鸟鸣是浪漫,拉板车的人聚集在小酒馆里喝上一壶热酒、听上几首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乡间俚曲是浪漫。我喜欢故乡的那种浪漫,它们与我贴心贴肺,水乳交融。我的文学,很多来自乡间的这种浪漫。
(节选自迟子建《在温暖中流逝的美》。题目为编者加)
灵光一闪
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只是有的時候,我们因为缺少发现而错过了很多。
如果我们能像迟子建那样,发现美,然后靠近它,欣赏它,生活就一定会变得无比充实。
百字快讯
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在全市持续推进,但媒体走访发现,许多细节仍不够完善。厨余破袋脏手、投放区域蚊蝇滋生、扔垃圾找不着地儿等“槽点”,让不少市民颇有抱怨。
垃圾分类说起来是件小事,却关乎千家万户,也关乎城市发展。很大程度上,垃圾分类能否顺利推进、迅速普及,就看市民的认同程度、操作的便利程度。诸如垃圾桶盖的打开方式,投放区域是否干净卫生,垃圾桶设置的比例和区域,等等,每个琐碎且细致的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市民垃圾分类的热情。
(节选自《北京日报》2020年9月4日)
各抒己见
@凤凰台上凤凰游 垃圾分类进入到了一个“强制”的时代,可要真正做到清分细捡,还得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做起。这件事情真是任重道远。
@生命在于折腾 现在,我家门口也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可并没有多少人真正遵循垃圾分类原则丢垃圾。看来,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啊。
有感而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垃圾分类注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请以“垃圾分类之我见”为话题,任取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