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富
福建省浦城县检验检测所,福建 浦城 353400
(1) 检测依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
(2)检定环境要求:实验室温度应在18~23℃,砝码恒温后与室温基本一致。
(3)标准仪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和F1 等级标准砝码。测量范围1mg~200g,其对应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为0.006~50mg,包含因子K=2。
(4) 被检对象:质量1g 的F2 等级砝码。与其对应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 为0.02~200mg,包含因子K=2。
(5)检定步骤与方法:采用ABBA 循环法。测量时,把标准砝码A 放在电子天平托盘中间,当电子天平显示的数字稳定后读取电子天平的示值LA1,取下标准砝码,将被检砝码B 放在电子天平托盘中间,当电子天平显示的数字稳定后读取电子天平的示值LB;最后取下被测砝码;重复上面操作,将标准砝码A 放在电子天平托盘中间,当电子天平显示的数字稳定后读取电子天平的示值LA2;然后在电子天平中间加上标准小砝码mr,并读取数值LAr。最后依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的公式计算出被测砝码B 的折算质量示值。
(6)评定结果的使用:对符合以上方法检定的F2等级砝码,可以参照下面方法评定F2 等级砝码不确定度[1-2]。
式中:mB:被检砝码的折算质量;
mA:标准砝码的折算质量 ;
LB:被测砝码在电子天平显示值;
LA1、LA2:标准砝码在电子天平显示值;
Mr:标准小砝码mrr 的折算质量值;
LAr:标准小砝码mrr 平衡位置后的示值;
以测量F2 等级砝码1g 为实例。
(1)评定被检砝码质量(mB)的标准不确定度u(mB)的方法。
依据规程要求采用B 类评定方法对被检砝码折算质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mB)进行评定。
1g 的F1 等级标准砝码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2mg 包含因子K=2,
1g 的F1 等级标准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估算不可靠性的值取10%,自由度的值均取50。
(2)评定天平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的方法
采用A 类方法对天平重复性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将1g 砝码放入TG332A 天平盘中心在同等条件下连续重复测量10次,获得测量示值为:1.00009,1.00004,1.00005,1.00009,1.00005,1.00006,1.00004,1.00006,1.00009,1.00005(g)。
实际情况下,每次测量为一次,则可得到标准不确定度:
1g 砝码,u(L1)=s(y)=0.020mg
则自由度vL1=10-1=9
(3)评定标准小砝码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r)的方法
采用B 类方法对标准小砝码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r)进行评定。
采用1mg 小砝码对TG332A 天平最小分度值测量时,其不确定度≤0.006mg 包含因子k=2,
估算不可靠性为10%,则自由度vmr=50
(4)评定测量天平分度值时天平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L2)的方法
采用A 类方法对天平重复性引入标准不确定度u(L2)进行评定[3]。
将1g 砝码放入TG332A 天平盘中心在同等条件下连续重复测量10次,获得测量示值为:0.983,0.980,1.005,1.010,1.005,0.990,1.005,1.010,1.005,1.010(mg)。
实际情况下,以该次测量为测量结果,则可得到标准不确定度u(L2)
1g 砝码:u(L2)=0.011mg 则自由度v1(L2)=10-1=9
(1) 灵敏系数
(2)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各输入量因素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如表1。
测量数据:L1=1.0; L2=100.0; mr=1.01mg
注:表一中的u(L1)在测量过程中已考虑影响因素,所以需要乘以0.0101mg/分度。
(3)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标准小砝码输入量质量值mr、标准砝码输入量质量值L1、被检砝码输入量质量值mB与相互独立且互不关联,按公式计算得到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4-5]。
1g 砝码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Veff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的值取Veff为20)
置信概率P 的值取95%,有效自由度Veff的值取20,查t分布图得:
1g 砝码:tp=t95(20)=2.09
1g 砝码:U95=t95(20)×Uc(mA)=2.09×0.025=0.05mg
被检 F2 等级砝码示值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U95=0.05mgVeff=20
用该标准装置检定F2等级及以下砝码时其测量不确定度小于其是大允许误差为的1/3,符合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