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万曦, 高文心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单独二孩”政策影响效应的显现,初中适龄人口规模出现大幅增长,将在2022年达到“峰值”。[1]各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纷纷通过新建公办初中以满足区域内适龄儿童日益增长的入学需求。新建公办初中往往缺少足够的教师编制,临聘的青年教师成为教师队伍的主流。笔者对全国近百位初中校长①的调研发现,新建公办初中青年教师流动及流失的现象在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或经棚户区改造的新建社区比较明显,尤其是在西部地区。主要原因:一是城市学校教师存量不足,优秀的青年教师数量有限;二是民办初中迅猛发展,它们往往采用比较灵活的薪资和优厚的条件吸引了大量青年骨干教师;三是初中教师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群体,学生的逆反心理突出,学习成绩和行为分化明显,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大且难度增加。这使得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极易产生波动。公办初中一直以来被诟病为“豆腐腰”,强腰的基础是有一批稳定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一般而言,新建公办初中的教师管理、培养制度、评价机制等都不如老牌学校完备,因此,在不能满足青年教师较高薪资待遇的情况下,如何留住优秀师资,建设一支稳定且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成为新建公办初中校长们遇到的棘手问题。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个体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2]56。高水平的职业认同意味着个体认同并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3]。现实社会中,教师群体频繁出现职业倦怠、离职等消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可追溯成教师职业认同的缺失[4]。教师具备了高水平的职业认同才能抵抗职业压力和外来冲突。现有研究认为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或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但这样的结论并不能解释新时期新建公办初中所出现的青年教师流失与流动现象。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系统性、规律性的持续发展的过程[6],受国家政策、学校文化和实践体悟等多维因素影响[7]。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新建公办初中青年教师经历了怎样的职业认同波动?他们为什么在心理出现波动后愿意坚守原聘任学校?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克服职业认同危机?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案例研究法,以西部某省会城市新建的公办初中A作为案例。A初中创建于2014年,因棚户区改造人口激增,当地政府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创办。该市在此背景下建立的公办学校已有17所,教师需求量非常巨大。A初中现有41个教学班,学生2000人,教职工140人。全体教师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达到97%,有编制的教师仅为60人。
研究者对校长和16位青年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参与该校的教研活动。受访教师的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受访教师基本信息(总数:16)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以职业动机的相关问题导入,对感受深刻的话题和在田野调查中浮现的问题进行追问。之后将访谈数据整理形成三级编码(见表2)。首先立足于原始资料中词汇生成的本土概念和访谈数据的自然呈现,形成了贴近真实数据的90个开放编码,随后按照其意义相似性进行合并、归类,形成了17个主轴编码。最后将主轴编码和已有文献中的概念进行比对与进一步的提炼,最终从职业认知、职业心态、职业发展和职业回报四个维度形成研究发现。
表2 三级编码示例
1. 职业动机:兴趣使然与被动择业共存
教师职业动机是推动个体选择教师职业,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外部动机的结合,能够反映个人的实际需求、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8]3。在访谈过程中,一部分教师表明,受教育世家的家庭氛围和从小形成的职业认知影响,自己萌发了积极的从教动机,选择教师职业是兴趣使然。而另一部分教师则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被动择业取向。他们表示,由于生涯教育的欠缺,职业认知不充分,受高考分数、家人建议和自身功利目的的影响,成为教师属于“最好的选择”。访谈发现也契合了关于从教动机类型研究的结论,将教师的从教动机分为“理想兴趣驱动型”“兼顾现实的理想兴趣驱动型”“家庭驱动型”和“生存驱动型”。[9]但更为关键的是,从中可以体悟到职业认知是影响职业动机的重要因素,个体在成长或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接触、参与教师职业,由此获得的体验形成了初期对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认识和评价。
“小时候对教师行业是认知最深刻的,因为我们当学生的时候经常接触老师,就知道作为老师会备课,会给学生上课,会批改作业。但并不了解其他职业,所以我在考虑职业的时候就会想到成为一名教师。”(数学老师)
“我中学的时候就想好以后要成为教师了,从小就有这样的一个意识。”(数学老师)
“我们家是一个教育世家,自己对教育也很感兴趣,所以大学选择了师范院校,就顺理成章成为教师了。”(英语老师)
“高中的时候只知道读书,不知道自己对什么职业感兴趣。”(英语老师)
“填报志愿的时候,家人就支持两个方向,老师或医生。因为我是文科生,选择面比较窄,就选择了师范大学。毕业以后也去找过其他工作,但都没有理想的,最终还是从事了教师这个行业。”(历史老师)
“其实读书的时候对教师职业没有特别的好感,但高考分数不够,只能上师范院校,所以毕业之后就当老师了。”(体育老师)
2. 职业价值观:被动择业到主动从业的转化
访谈对象面临择业时正值大学毕业,在这一时期,应届生对未来职业的迷茫并不少见,其职业动机受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较大,使得外界的评判标准,特别是“父母意见”,影响了个体的主观选择和判断。多位受访教师表示,从事教师职业并非出于主观上对教师职业的兴趣或热爱,而是遵从家人的意愿与期许。但正式入职后的职业体验,改善了以往的刻板认识,使得教师们逐渐消弭了最初的择业迷茫。与学生相处所收获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成为被动择业转化为主动从业的契机,形成了积极的职业价值观,由此也形成了职业认同的第一个波动。这说明教师职业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需要实践后才能挖掘出更大的职业吸引力。
“后来走入工作岗位,与学生接触后,才慢慢喜欢上这个职业。特别是与学生的交往,与同事之间的感情是其他行业无法比较的,只有亲身经历了以后,才知道原来老师是这样的。”(体育老师)
“我觉得学校里所有的事物都比较简单,学生也很单纯,我喜欢单纯的工作环境,慢慢也喜欢上了这个职业。”(信息技术老师)
“我发现自己很喜欢跟学生相处,因为他们很简单,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即使报酬没有那么高,但我能通过这个职业,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感,也能满足我的生活需要,这就够了。”(生物老师)
“领导让我负责团委,组织各种校园活动,让我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部分。学校也看到了我在专业上的成长,给我的班也是比较好的班,带出来的学生成绩也好了,慢慢就有职业成就感了。”(物理老师)
1.多因素影响下的职业认同危机
教师职业心态是“教师经过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之后,逐渐形成的对于自身从事教育职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态度”[10],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其中积极的教师职业心态在工作上表现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包含教师自信心、教师坚韧性和教师责任感。[11]积极的职业心态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帮助教师稳定职业心态,克服由职业心态引发的认同波动对于教师个体和学校组织而言都很关键。正式入职后,教师按照既有认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正如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的职业心态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含学生素养、家长素质和自身专业能力,继而造成职业认同波动。当教师所处的现实状况与自我期望出现差异时,系统的稳定状态被打破。自此,教师会与多重影响因素进行博弈,不断调整自身观念并付诸实践,重新建立系统的平衡。多位受访者谈到,理想的教学成果与现实的学生成绩出现较大出入,会导致自我质疑,认为自己并不适合教师职业。
“有一位学生上课总睡觉,屡教不改,当时我也年轻气盛,就和学生发生了一些冲突,后来家长来了,比较不讲道理,对我不依不饶的。直到学校领导出面才解决了这个事情。那时觉得自己可能不适合做老师,一周的情绪都很低落。”(历史老师)
“我现在带了4个班,1个班是普通班,因为他们底子较差,所以平时我对这个班付出更多一点,但最后的结果却没有其他几个班那么好,心里还是有一些落差。”(生物老师)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老师。在真正当老师之前我都觉得这句话很正确,但在参加工作以后,我改观了。曾经我给一个学生很投入地讲题,但怎么讲学生都听不懂,让我很有挫败感。”(数学老师)
2.教师自我调节与外界影响的博弈
经过主动反思和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多数教师能够克服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的消极职业心态。受访者表示,当学生成绩不够理想时,改变原有观念,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自身特长的发挥,同样是对教师辛劳付出的肯定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职业的育人职能更能带来成就感,培养学生所带来的职业体验也更能强化职业认同。职业心态与职业热情、教学态度息息相关,因此在面对心态变化时,教师要学会冷静反思、自我调节,并主动“释怀”。为帮助教师调节心态与情绪,案例学校配备了宣泄放松的仪器,以供师生自主调节。
“后来我往自己身上找原因,找他们班主任多了解学生情况,向生物组两个特别厉害的老师请教,他们都很愿意帮助我,让我逐渐平复了心态。”(生物老师)
“后来我也想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定是有差异的,这个是老师无法改变的。所以对于这一类学生,除传授知识以外,我还可以引导他们发展其专长,比如绘画或者体育,一样可以带来成就。”(数学老师)
“学校非常重视每一位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了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校长)
1. 一视同仁的教师管理
在编教师和临聘教师共同构成了案例学校的师资队伍,案例学校校长清晰地认识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办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尽管临聘教师占比60%,校长并没有轻视他们,反而一视同仁。这样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临聘教师克服身份困扰,强化职业认同。但整体而言,编外教师的生存境遇普遍不佳,因为“编外”身份,他们更容易被同事排斥或剥夺深度参与教研的机会,而成为学校里的“局外人”。[12]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必须依靠每一位教师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贡献,既对每一位教师有工作要求,又要关心关爱到每一位教师。”(校长)
“我们学校每周都会安排不同类型的培训,不同职务的老师都会参加。市、区的培训也有很多,基本上所有老师都能够参加培训,我觉得大多数还是有效的。”(物理老师)
“我们教研组都是一起磨课,互相点评、提建议,这样实操类的培训对我来说效果要更大一点。”(语文老师)
2.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诉求有待回应
教师们期望得到更具针对性培训的实际诉求未被充分满足,理论型的讲座成为无奈的任务和负担。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历了好教师——教育者——学习者——创造者的递进。这些新要求在教师管理上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教师必须参加繁多的会议和在职培训。[13]然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工作负荷不可能无止境的加重。访谈中有教师表示教学才是工作的重点,他们更需要连续充足的能够深入教学研究的时间和切实提升教师核心竞争力、教学素养的专业发展培训体系,但这样的诉求在资源相对匮乏的西部地区并未得到有效回应。在新建学校,老教师的指导尤为缺乏,青年教师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职业认同的危机。因此,教育部门必须重视教师们专业发展的实际诉求,尽可能提供有效果的针对性培训。
“我想知道像我们这样的小学科在一些发达地区的优质学校是怎么做的,虽然我兼任行政工作,但我认为教学才是工作的重点。”(信息技术老师)
“有些培训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可还是得去。但像学科省级公开课,优质课评比,我可以看到优秀的同行是怎样的状态,可以向他学习,这类是愿意参加的。”(音乐老师)
“我们是一个新办的学校,大家都处于成长初期,没有人可以给予太多帮助,如果有别的学校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能够来带带我们的话是更好的。”(数学老师)
1.物质回报不足是削弱教师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
职业回报是教师所获得的经济福利待遇和职业晋升等方面的回报[14],除外在物质方面的获得,情感回报也是职业回报的一部分。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教师的工资满意度较低。[15]因为他们同样具备本科学历,拥有丰富的教学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在工作中敬业负责,所以对自己的经济收入有较高期待。“如果他们为之努力的目标价值与实际奖酬相差较大,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并体验到挫败感”[16]。临聘青年教师的工作在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与在编教师没有明显差异,但待遇却相差较大。如果不能处理好这种不公平感和落差感,职业认同势必产生波动,继而会产生离职倾向并付诸行动。[17]受访者表示,由于待遇未能满足需求,很难将精力完全投入到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自我实现,这也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但当下学校已推行了制度改革,新学期实行新人新办法,员额制的教师聘任制度成为新希望,有助于留住新加入的临聘教师。
“因为自己不是在编的,工资待遇跟在编老师相差很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学校临聘教师流失比较严重的原因。”(体育老师)
“我觉得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像北上广的学校,工资很高,老师们把精力都用来研究怎么把课教好,那才真正的专家型教师。而我们其他地方的老师就很难实现这样的高度。”(物理老师)
“我们学校下学期招了第一批员额制教师,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待遇相对于临聘教师有较大提高。”(数学老师)
2.丰富的情感回报能够强化职业认同
事业编制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正在减小,但“编制”带来的稳定收入仍然是教师择业的重要因素。[18]特别是对兼顾“养家重任”的男性临聘教师,他们在“舍不得学校”和“考编上岸遥遥无期”中苦苦挣扎,让教师们深陷职业认同冲突的沼泽。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尽管在编教师和临聘教师的工资满意度都较低,但对于通过学生成就来实现自我价值、在非正式组织中的情感回报能够增强职业认同方面都表现出了一致赞同。特别是校长在强化教师归属感上发挥的有效作用,多位受访者都表示了肯定。即在职业待遇无法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教师们愿意通过丰富的情感回报来弥补物质回报的不足,从而克服职业认同危机。
“我觉得教师行业本来就是良心活,因为我一开始已经接受了教师职业的本质,所以不会有太多落差,至于物质方面,需要自己去平衡。”(物理老师)
“从我入职到现在,我觉得学生都能感受到我是在用真心对他们的,所以我的付出也都有回报。”(英语老师)
“校长的关心很到位,她让我对这个学校有了归属感。”(英语老师)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个学生来办公室给了我一个苹果,我问他干嘛特意跑到办公室给我一个苹果,他说因为我是他们班任课老师中每次从办公室去教室走得最远的一个,当时简直要泪奔了,我感觉好幸福。”(生物老师)
“因为我目前还没有教师编制,所以工资待遇就不够理想。我也有过离职的打算,因为临聘教师的工资太低了,就想找一个工资高的工作,但直到现在也没有离开,因为我舍不得这个学校。”(历史老师)
宏观层面,教育行政部门应基于大数据建立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管理系统。利用现有教师的人口学特征、学习经历、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心理健康水平等数据作为基础[19],定期对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不同维度,如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2]55等专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回归分析,预测青年教师职业认同发展趋势,识别青年教师职业认同危机;通过相关分析探寻影响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以提供适切性的干预措施;通过聚类分析呈现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特征差异,对不同类型的青年教师给予对应的帮扶;通过关联分析获取青年教师职业需求,以提供与教师需求相匹配的内容。
微观层面,学校应主动识别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波动。教师职业认同的波动往往在工作情绪上能够体现,因此,学校的预警机制更为重要。当青年教师出现教学效果不理想,出现缺乏教学热情导致学生和家长不认可,出现在教师团队中不愿意参与和分享时,有经验的校长可以根据这些情况判断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的波动到底是源于教学方法、工作态度还是心理情绪。从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来看,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第一年的青年教师往往是满腔热情,不计名利和报酬,但三年之后,遭遇了现实冲击和职业困惑,青年教师很容易产生迷茫。如果青年教师在迷茫时,周围有积极阳光的榜样影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克服心理波动。
一方面,学校要从内部管理解决青年教师归属感的问题,营造一视同仁的文化氛围,帮助临聘教师化解身份困惑,从而更好地应对职业认同危机。因此,学校领导要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与生活状态,引领青年教师追求教育理想;给予青年教师充足的人文关怀,尽可能解决青年教师生活中的困难;开展团建活动等,增强青年教师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划与教育教学的专业指导。新建公办初中青年教师居多,他们渴望得到骨干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学校需要聚焦青年教师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培训。如对青年教师实行为期1-3年的培养计划,采取拜师结对、青蓝工程、评价考核等举措,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其价值感与成就感,使青年教师顺利度过头三年这个关键发展期,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自我反思与调节有助于教师在面对职业认同波动时稳定心态,调整职业态度。反思是教师的基本素养,青年教师应努力成为“反思型教师”。[20]面对不如预期的结果时,青年教师应主动调整自身观念和行为,加强学习,坚定信心,从而实现自身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和教育实践经验的累积,以打破对自身职业适合与否的质疑。在职业修行中努力推动自身的专业成长,增强职业认同感。
为保障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学校通过临聘教师满足用人需求。由于临聘教师未取得编制,参与学校行政管理的机会非常有限,与在编教师待遇和发展空间的差距是产生心理落差,造成职业认同危机的主要原因。各地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维护临聘教师的合法权益,调动临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目前,贵阳的部分区县采取的员额制,使非在编人员与编制内同级别职称人员享受同样的职业待遇,而成都的部分区县推行“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的“两自一包”改革,均产生了积极的改革影响。
青年教师在入职前对教师职业及其艰辛程度认识不够客观,是导致职业认同危机的原因之一。因此,需从源头入手,在大学和中小学开展生涯教育。生涯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自主选择能力,建立起主动思考未来人生发展、职业规划的思维,减少择业模糊化。由于生涯教育的缺乏,一些高中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受到过多外界影响。选择专业时,首先用足分数优势,较少考虑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其次盲目跟风,选择受大众追捧的热门专业。[21]这样的“择业模糊”,一部分学生可在大学中消除,明晰未来职业方向;但仍有部分学生依旧随波逐流,在大学毕业时仍不知作何选择,于是将稳定的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过渡职业或谋生手段,从而导致教师职业认同与自我实现动机的弱化。[8]5通过本案例分析可知,在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切勿将生涯教育局限成选科指导,必须为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明确了解教师职业“良心活”的本质,摈弃功利化的职业动机,为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奠定基础。其次,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应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鼓励师范生参加实习,提升教师后备力量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促进对教师职业的承诺。[22]让师范生在实践中强化理论之外的职业认知,树立正确积极的职业动机。
注释:
①数据来自于笔者对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举办的第27期和第38期全国初中骨干校长研修班学员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