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莹 康爱杰(通讯作者)
(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0084)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等,当疾病急性加重或者多种疾病合并发作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诊治,否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程度,引发其他恶性疾病。慢阻肺常常是由于烟草污染、空气污染、职业污染、职业暴露、室内生物化学染料燃烧污染等,其中吸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慢阻肺疾病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相对较高,属于很难治愈性疾病,损耗患者健康,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本文主要综述戒烟、肺康复治疗手段对慢阻肺疗效的影响。
慢阻肺是一种与遗传等内因以及环境等外因均有关系的多因素联合作用的疾病,慢阻肺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喘息费力,疾病严重时会出现肺动脉高压,运心肺功能降低,身体机能下降等表现。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可以改变支气管上皮纤毛,使其状态改变,导致纤毛运动功能障碍,可以引起气道炎症,进一步引起肺实质的慢性炎症,对肺的结构和功能都造成影响,通过副交感神经亢进作用,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阻力增加,呼吸功能减弱。多项研究表明,吸烟对于慢阻肺有多重累加效果,长期吸烟患病率>短期>不吸烟。早期吸烟与其他不良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使肺功能障碍,认识到戒烟对于减缓病情的作用,在疾病早期可以戒烟,可以有效的减缓疾病发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对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其他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长期戒烟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属于长期有效的疾病预防方式。
针对慢阻肺疾病特征,在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中,发现肺康复治疗对于改善肺功能、减缓病症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等方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在本院选取100名慢阻肺患者参与本次实验,将100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5,89),平均年龄为(65.7±4.23)岁,患病4~7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24例,年龄(58,84),平均年龄为(67.3±3.96),患病3~7年。两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必须戒烟、避免二手烟、避免职业暴露和环境污染、健康饮食并根据综合监测检查的结果予以相应的氧疗、呼吸机疗法和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肺康复的相关治疗,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呼吸肌肉锻炼、心理干预等等。通过综合检测,根据患者自身发病症状与病因提出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增强患者身体机能,尽可能发挥其呼吸功能。对于不同患病程度的患者要采取个体差异化的治疗。其中运动训练主要包括:上肢训练、下肢运动、呼吸训练。上肢运动可以通过相关器械辅助运动,或者重复提取重物来增强上肢能力,同时增强呼吸,达到锻炼呼吸肌的作用。下肢运动主要包括走路、跑步、爬山、上下楼梯、游泳等等,下肢运动对于呼吸能力的锻炼影响不多,但是可以提高病人下肢肌肉的复合耐受性,扩大其活动范围。呼吸训练:①缩唇呼气法:鼻子吸气,呼气时嘴缩紧,4-6秒后嘴缓缓呼气,频率为7-8次/分,每次10-20min;②腹式呼吸:用鼻吸气挺腹,保持3s,之后口呼收腹,反复训练,每日2-3次,每次20-30min。在运动的同时应该进行心理干预,根据有关研究表明,肺功能损伤与心理压力紧密关联,因此应该予以患者相应心理辅助治疗。除了以上治疗方式外,还应该辅助进行排痰训练和平喘训练。一次有效的慢肺阻康复训练必须持续5周以上,持续时间越长,疗效越明显。
结束治疗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检测其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四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实验满意度调查中实验组满意人数47人,占94%,对照组满意人数36人,占72%,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受限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治疗中需要临床医生加强患者的监测和患者自身加强管理,医生不仅要检测病人情况,提出治疗方案,缓解病人病情,还要加强病人在稳定期的管理,包括戒烟、规避一系列病因。结合病人情况提出个体差异的重点医治手段,让越来越多的肺病患者从中受益。
综上所述,戒烟联合肺康复治疗对于慢阻肺患者的满意度可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