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雨花台实验小学 周 冰
衡量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体现的是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能力。作文水平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积累以及丰盈过程,特别是起步阶段最为关键。教师既要善于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也要充分发掘课外资源,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形成多感官刺激,才能够全身心投入于写话实践中,当然还要结合丰富多元的实质举措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为接下来更高水平的写作打下扎实的根基。
写话实践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观察绘本,了解每一张图片中的内容,总结其所展现的动作表情等,在写话时再将其按照相应的顺序串联起来,成功实现了组句成群。这样的练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关注联动短语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如何展开合理有效的铺垫、如何详细介绍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所得到的内容很显然就具有了连续性。
例如,在完成《小马过河》学习之后,我向学生推荐了类似的故事绘本——《三只小猪》,首先要求学生初读绘本,从中找出绘本所描述的主要角色,然后将这些角色及其动作串联起来,分析每一个角色都做了哪些事情,和其他角色之间又具备怎样的关联?学生通过梳理归纳,得出结论:三只小猪每一只都建造了一间房子,大灰狼想要吃掉小猪,首先需要进入这三间房子,小猪都不同意。因为前两只小猪的房子建造得很简单,大灰狼只吹吹气,房子就倒塌了,但是最后一间房子没有倒。鉴于此,我设置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大灰狼是不是同时吹这三间房子的呢?其中是否存在先后顺序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聚焦了文本细节,有学生提出先吹倒的是稻草房子,之后是树枝的房子,没有被吹倒的房子是以砖头建造的。当学生明确这些关系之后,我鼓励他们将自己梳理出的内容进行整理,完成故事复述以及写话任务。
在我的鼓励下,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使用一个动词较为精准地描绘角色的动作,也会更关注如何使用连贯性的话语,完整地呈现这一系列动作和行为,这种形式的写话练习所得到的作品不仅具有连贯性,而且更生动、更形象。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材是组织学生展开仿写的最佳范例,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逐渐实现自主创作。针对文本的教学需要教师渗透有效的策略,特别是引导学生关注语句的结构特点、所使用的描写方法等等。
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认真观察文本插图,并设计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你能看出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吗?生答“这是在一个墙角”“小壁虎的尾巴断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原句,此时引入文本,带领学生朗读,圈出插图相对应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动词“捉、咬、挣、逃”,这样学生的目光便能够聚焦于这一连串动作的描写中。例如,文本针对“找尾巴”这一场景做出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小壁虎看到了小鱼、老黄牛还有燕子等,教师可针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进行仿写,仿写之前应带领学生关注事物的典型特征,对于规范的语言表达而言,必须要经历漫长的积累过程,而且应当渗透于日常语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带领学生提炼记录好词好句,也要使学生能够使用恰当的句式以及合理的语序,从而实现具有逻辑性的流畅表达,进而才有助于提升语言的连贯性,提升写作能力。
很多低年级学生写作都是记流水账的方式,虽然内容很长,但是平铺直叙,既没有细节,也不能突出重点,更难以抒发应有的情感。所以,在组织写话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认真观察事物或者场景,学生只有准确把握其典型特征之后,才能实现细致入微地刻画和描写,才能使写话更生动、更具体。
以描写冬天景色为例,很多学生都会选择雪景,就此可引发学生想象:雪花是什么样的?是如何飘落下来的?大雪之后的景色如何?这一系列提问环环相扣,能够引导学生放飞想象,从中选择一处雪景,展开细腻生动的描写。其次,教师要组织有效的扩句训练,很多时候学生虽然说起来侃侃而谈,但是下笔时却不知所措,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针对细节的观察不够细致,因此教师可组织扩句训练。如,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我跌倒了”这一场景,仔细观察场景中所存在的关键因素,了解跌倒的原因、感受跌倒的动作、体会跌倒之后的神情等等。
总之,低年级的写话具有极其关键的基础性作用,是日后的书面表达的根基。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必要将写话实践和阅读教学以及学生生活相关联,不仅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还要充分放飞想象,这样才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作文意识,才能够在写话实践中有话可说、有情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