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城北高科园中心小学 龚 维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力不从心,也会影响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学到更多的词汇,还要能够应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家长会将自己的精力投放在事业上,陪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就会让家长忽视对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现在电子设备非常发达,孩子经常依靠电子设备进行学习,难免会对电子设备产生依赖,这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另外,电子设备的语言比较简练,概念比较模糊,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比较弱,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小学生面临升学压力,锻炼语言组织能力的实践比较少,经常是学生机械式进行写作,内容缺乏新意,这就不利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在讲授写作技巧时还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从而让学生锻炼语言组织能力。现在的写作教材对应试的要求比较多,没有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机会,就不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追求教学进度会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大大减少学生锻炼语言组织能力的时间,教师有时候还会让学生机械背诵优秀文章,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这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弱,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有所思考。教师与家长应该多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孩子写一些符合他们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状况的作文。比如,在《我的植物朋友》的写作中,家长可以培养学生通过互联网对孩子想要写的植物进行研究,这样学生的写作素材就会非常多,文章也就会更有价值。比如,老师可以在学生参加完集体活动后,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说说这次活动,然后再写下来,这样学生有切身经验,写起来也会更流畅,更有感情。生活中处处都有写作的素材,只是学生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相机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小学生的抽象性思维比较差,接受能力也比较差,又比较活泼好动,很难将注意力放在写作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让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都能获得较大发展。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有利于让学生增强写作信心,提高语言组织能力。比如,在《写日记》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先想一下写日记的好处、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然后再进行写作。写日记看似是对一天的陈述,但是当学生养成良好的写日记习惯后,就会不断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升文学素养。写日记的素材,我们老师也可以时而规定、时而自定。学生可以根据平时学到的感兴趣的课文内容进行续写,可以对一些名家的作品写读后感。甚至对当天学习到的课文内容的一些感受和想法,都可以放进学生的日记里,这样也起到了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写作练习,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教师可以针对写作立意及写作思路开展问题意识教学,让学生能够写出立意比较深刻、语言比较丰富的作文。教师还要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心中所想写在作文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升语言组织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的作文更有层次。为了加深学生对写作主题的理解,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多抄写一些好的句子或者段落,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运用这些经典名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在写作中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写作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他们介绍一些名人事例,让他们学会积累事例,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丰富他们的语言,丰满他们的作文内容。当然,学生在写作中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见效的,这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总之,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就应该在讲解写作方法时,提供一些实践锻炼机会。教师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发学生的写作资源,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加强学生的写作综合训练,注重从全方面、多角度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