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刺绣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论坛综述

2020-12-03 11:16杨秀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绣品刺绣传统

杨秀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2019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刺绣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五会议室顺利召开。本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主办,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为学术支持单位。来自北京、黑龙江、辽宁、青海、河北、江苏、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和广东等十几个省市的学者、刺绣艺术传承人、相关从业者及院内外研究生共80 余人,齐聚一堂,紧扣论坛主题,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

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李宏复研究员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祝东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祝院长指出,我国传统民间刺绣是千百年来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它深切地反映了民众的情感和希冀,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进入21 世纪以来,传统的民间刺绣艺术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如何在现代化多元文化环境中持续发展,实现传统刺绣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需及时关注与思考。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孙淮滨副会长在致辞中重点介绍了纺织行业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他强调,我国目前在纺织领域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均世界领先的前提下,需大量融入包括刺绣艺术在内的传统工艺元素,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把握好守和变的平衡,让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将民间的传统刺绣工艺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实现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研究员做了《手工艺复兴与生态中国之路》的报告,她认为手工艺不单单是技术,而是一套价值体系,携带大量的文化信息。中国正在面临一场新的手工艺复兴,期待它能够使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的生态文明。

在接下来的学术报告中,与会者发挥各自所长,阐发了自己的体会与见解。现从如下几个方面略做梳理与归纳。

其一,探讨刺绣艺术中蕴含的吉祥寓意与审美文化等意义世界。

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周星教授在《心花手绣:中国民间刺绣的意义世界》的报告中,以“意义世界”来剖析我国民间刺绣作品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他指出,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这些刺绣作品在日常礼俗活动中具有传递祝福、表达美好愿望等重要作用。它包含了人们的情感世界,又在情感世界的基础上发展出审美世界,并进一步生成了意义世界。这一意义世界是其所在群体约定俗成的共识,属于中国传统吉祥文化范畴。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手绣”的情感表达,改用更便捷多样的现代化表达方式,导致绣品原本的意义世界出现了部分断裂。他希望能有一些知识精英和富裕阶层出面带动,重构绣品的情感世界部分,让手工绣品曾经带给消费者的温暖和亲切再次回归。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崔荣荣教授以民国时期的四件旗袍实物为例,详细介绍了旗袍从平面到立体、从直线到曲线的形制变化;而刺绣工艺的附加则大大美化了旗袍并增加其文化内涵。这些刺绣纹样多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样式精美、寓意吉祥的刺绣大幅度提升了旗袍的价格。近几年旗袍服饰又有些回归,崔教授认为,若想推动旗袍服饰产业文化的发展,需社会上消费能力比较强的富裕阶层来推动。这一观点与周星教授达成共识。

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清宫传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王小潇以清宫龙袍刺绣为例,一一介绍了我国古代宫廷在服饰上专用的十二章纹等内容,对刺绣中的吉祥图案及其文化象征意义做了详细解读。

《中国文化报》周刊中心主任杨晓华以《审美提升与刺绣创意》为题,提出对刺绣艺术的理解要从历史中寻求其文化源头,要从整体结构上来认识它,领会作品中蕴含的价值系统,而不是肢解、做碎片化选择。在游刃有余的基础上再做独立创新的尝试,用纯艺术化的方式塑造审美高度。

其二,关于提升刺绣行业整体水平的宏观探讨。

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原料:能否成为提升刺绣质量的又一途径?》。从刺绣原料角度切入,探讨提升绣品质量的路径。他认为,提升绣品质量的途径之一是从原料抓起,具体到养好蚕、抽好丝、用植物染料等环节。

丝执(苏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峰以明末以来的纺织品实物及其后世演变为例,梳理了中国约300 年来的刺绣发展历程,探讨如何构建中国刺绣流派。他认为可以分两个阶段实现这一建构:一是从各自早期的传统绣品出发,掌握其针法、构思等特点,具有构建自己品牌的能力;二是承接历史,并结合当下时代特点,着手设计创新。周峰对构建刺绣流派的构想,也是刺绣在当下传承与创新路径的一个有益的思考与建议。

其三,通过服饰绣系列展览、创新设计来突显刺绣艺术之美与价值。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冬宁带来了他们团队近几年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的“锦绣中华——中国非遗服饰绣系列活动”传统刺绣的案例分享,将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刺绣艺术纳入到时尚服饰秀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他们在展示服饰成品的同时,还请苏绣等项目传承人讲解、演示苏绣针法等技巧,让观众直观到锦绣华服的刺绣工艺,感受刺绣艺术的美。

同样是做服饰展,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展国际四部总监杨贝贝则以《“丝路映像”——锦绣中华的外宣品牌》为题,讲述了她作为服装设计师和策展人,如何在服饰上应用多种有代表性的刺绣艺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承与传播。已先后在日本、毛里求斯、德国、墨西哥等国举办了展览,获得了高度评价与欢迎。

鲁迅美术学院染服艺术设计学院鲍殊易副教授从设计实践的角度,谈传统服饰的复兴与复原。他做了十年私人服装定制,得出的结论是旗袍附加值的提升大部分靠的是刺绣,刺绣的纹样和造型既有传统元素,又得融入当下的时尚审美。需要从设计上对消费者有一个基本的人文关怀,展示出现代人对传统刺绣和传统服饰的认知与认可。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级(彝族服饰制作)代表性传承人樊志勇明确提出:民族传统刺绣有设计,才有市场。她是在多年的运营实践和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得出这一结论的。她以彝族绣娘为例,认为上百年来创新是其传统刺绣的自有基因,绣娘们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相应而变。她对公司绣品网络销售的几千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300元以下的绣品销量最大;消费者购买时首选颜值,工艺情怀排第四。她认为设计时考虑到这些因素才会更有市场。

大连玄鸟饰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金伶以饰品设计师的身份,谈了自己近年来融入传统刺绣元素来设计饰品的经历与思考。她参照满族抹额发饰和安徽阜阳虎头帽等设计了新产品,效果很好。她还组织手作刺绣沙龙,让都市女性在心手合一的针线穿梭中感受刺绣的美好。几年的实践促使她思考传统刺绣艺术如何在现代服饰中恰到好处的应用、能否重新成为当代女性情感表达和精神世界的载体等问题。她的实践与思考对包括刺绣艺术在内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都具有启发意义。

鞍山民间文艺家协会刺绣委员会主任岳圆身为80 后,却已有10 多年的绣品收藏经历,研究之余,她还拜师学习刺绣,并形成了自己的现代刺绣艺术观。她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并喜欢刺绣艺术,尝试制作并推出带有刺绣元素的T 恤,得到了认可。她还呼吁从事刺绣相关行业的传承人、专业设计师、商界人士和学者等人能集结于一处,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刺绣行业的发展。展示了年轻有活力的传承力量与开阔胸怀。

其四,刺绣类“非遗”团体传承与创新的经验与体会。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颜宗成主任重点介绍了青海地区如何打造青绣品牌,以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些做法与取得的成效。他们举办青绣大赛、培训传承人、做科学规划,发动社会多方面力量助推青绣的品牌效应,并取得了可观效益。

武汉纺织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绣)传承基地主任叶洪光教授细数家珍,对湖北地区刺绣艺术的分布与类别做了全面介绍。从地域上讲,集中分布在鄂东黄冈地区;大的类别可分为汉绣和少数民族刺绣两种,汉绣有武汉、荆州、洪湖三个分支。湖北的刺绣多用棉线,黄冈的汉绣红安绣活以做鞋垫为主,用大针和粗线甚至是合股粗线,使用平绣和纳绣的针法,绣品色彩浓烈,具有生动的乡土气息。叶教授借助高校优势资源传承湖北刺绣文化,做设计、搞研培,把传统的刺绣作品移用到现代服饰上。在人才培养、艺术传承与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成绩。

湖南师范大学湘绣研究中心主任孙舜尧教授集中谈论了“设计中的湘绣传承”话题。八年多来,他们利用多种商业运营模式来传承湘绣艺术文化,通过融入、改良和创新等环节,带动传统湘绣艺术走进当代生活,扩大其影响力。孙教授也是倚重高校人才资源等优势,培养本科生、研究生投入到湘绣文化创意当中,又启动“人工智能+湘绣”的模式,机绣与手绣相配合,并做精细包装,提升作品的整体美感。做好产品的同时,他们还注重传统湘绣艺术中吉祥寓意的传承与挖掘。

河北美术学院服装学院院长李珍教授结合本校开展的非遗传承人培训活动,重点讲述了民族服装设计制作技艺的活态化传承问题。在培训期间,他们除了邀请专家做理论讲授,以提升学员的文化素养,还重视手工艺在师徒间的传承,为学员配好了动手操作中能给予指导的师傅。此外,他们还安排学员到相关非遗传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互相交流与学习。在非遗的活态化传承方面取得了成效。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朱利峰以《传统刺绣艺术的设计创新》为题,基于前期课题调研和对问卷数据的分析,他对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出四点建议,即:政策引领,构建跨领域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艺术设计驱动创新;建立传统刺绣传承与创新多媒体数据库。就是由政府出面,调动多方资源,把散在的民间刺绣艺术集结起来,实现乡民刺绣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其五,刺绣类“非遗”传承人传承与创新中的思考与实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湘绣)代表性传承人刘爱云从十几岁开始习湘绣,今已年逾80。她回顾了自己不同时期带徒弟的经历,并高度认可近年来在高校招收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为徒的传承模式。几十年来,她收下了几代徒弟,都是在面对面的口传与指导中培养徒弟。与同时期的其他民间手工艺传承一样,只是小范围的师傅带徒弟模式。2007 年,她受聘于湖南工业美术职业学院,任兼职教授,面对校内大学生授艺,开启了她现代学徒制的传承模式。她认为,招收大学生为徒,从整体上看,后者在知识结构、学习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传统社会中习艺的徒弟。10 余年中,已有100 多人荣获国家级、省级专业赛事大奖239 项,16 名湘绣学生荣获“金牌绣女”称号。这样的传承模式,摆脱了湘绣艺术长期以来后继乏人、绣品难出新等困扰。

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杨德全报告的题目是《蜀绣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她着手收集了大量蜀绣纹样,整理出蜀绣谱系,并编撰成书出版,对蜀绣的传承具有很大意义。在注重传承的同时,她还积极创新,把当地的历史和自然风物等特色资源转化到刺绣纹样中,比如将成都的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与市花芙蓉花结合一处,创作出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标识,又能体现蜀绣之美的作品。

同样是讲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则以苏绣为例,为我们展示了苏绣艺术的传承谱系和艺术风格。她回顾了清末民初以来沈寿、杨守玉等苏绣大师的贡献,并讲解了苏绣中当下常用的双面绣、双面双异绣和三异绣等针法技巧。对苏绣传统艺术有了娴熟的掌握和系统的认知后,她还积极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跨界合作,引进新题材、开创新的表现方式等。

来自潮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粤绣)代表性传承人康惠芳讲到自己的刺绣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她还把传统刺绣元素移用到时尚的婚纱礼服上,很受欢迎。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级(苗族挑花)代表性传承人张春海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他在湘西红苗挑花传承方面的身体力行。他从小经常看奶奶做挑花,对挑花产生了兴趣。在初中读书时,利用周末,走村串寨去收集民间老的挑花作品。毕业后放下挑花,以唱湘西山歌为业。2017年成立了湘西春海挑花传习馆,免费开放、免费带徒。在给学员传授技艺的同时,他更强调思想文化的传承。还带着学员深入乡村,去感受那里的民俗文化等,把刺绣艺术还原到它所从出的环境中,既是对这一艺术形式的有效传承,也是对苗族文化的整体传续。契合了“活鱼要在水中看”的传承理念。

其六,从族群和地域角度论证其对刺绣艺术的影响。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牛犁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刺绣艺术与族群选择》。她以广西的高山汉族群为田野调研个案,考察其生活中的刺绣艺术。高山汉的刺绣技法比较单一,主要是平针绣;纹样上既有汉族传统纹样,也部分吸收了周边少数民族的,多蕴含着吉祥、美好等寓意。绣品多用于人生仪礼等重要场合中,比如给新生儿绣花帽、背带,婚礼上绣鞋等。他们的汉民族族群认同、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互动融合,在绣品上都有体现。

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刘迅副教授在《黑龙江满族刺绣艺术传承群体现状研究》的报告中,分别做了黑龙江满族刺绣艺术的传承群体现状描述、传承方式定性与定量分析和传承群体特征的概括。意欲通过这一系统梳理和总结,描绘出其传承谱系及特点,填补黑龙江地区在少数民族刺绣传承群体方面的理论研究空白。

本次论坛的参与者来自多个专业领域,有学者、刺绣艺术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收藏家、服装和饰品设计师、策展人等;年龄上体现了老中青三结合;传承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内翘楚;涉及面大,广及湘绣、苏绣、蜀绣、粤绣这四大名绣及青绣、汉绣、苗绣等;会上所呈现的设计与展览更是在国内外都颇具影响力。

论坛基本上围绕“传统刺绣艺术”“现代社会”“传承与创新”这几组关键词展开论述,既有宏观的意义探寻、发展路径探索,又有不同民族的、地域的具体研究个案;从刺绣所用的丝线、染料、布料等原料,到仿真绣、乱针绣、平绣和挑花等技法,再到纹样设计和成品展示等环节都做了充分讨论。在传承与创新问题上,很多专家提到了依托高校资源、鼓励大学生来传承与创新,并取得了很好效果;还有利用科研力量研发智能机器臂,启动智能机绣+手绣模式,提升绣品美观度等。这些新的尝试是传统刺绣艺术发展到今天,刺绣业给出的时代答卷,对相关手工艺行业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

从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论坛召开的及时性而言,都可以说,这次论坛是刺绣艺术领域乃至“非遗”保护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

猜你喜欢
绣品刺绣传统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把传统文化精髓和中国女性之美展现给世界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