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霞
(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福建宁德 355100)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事实上,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不是仅靠每周两节的作文课就能培养出来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就该为学生的写作做准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细读范本,思考范本在语言形式方面可以给学生什么借鉴,并让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低年级的小学生阅读量较小,而且阅读面较窄,写句子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但是教材中的课文就是很好的模仿范本。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其结构也较为特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填空法来仿写[1]。
例如,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儿歌《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填空:( )是( )的家。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书包是书本的家,笔盒是铅笔的家,小河是小虾的家,大海是鲸鱼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学生说得丰富多彩,刚进入小学就学习了规范句式的表达,宛如一个个小诗人在吟诗。又如,《四季》一课的课文文质兼美,非常适合模仿借鉴。在学完《四季》一课后,笔者引导学生模仿儿歌的形式,试着自己编写《四季歌》,他们都积极参与,一个个“小诗人”就这样诞生了。有学生写:“桃花粉粉,他对蜜蜂说‘我是春天’;西瓜圆圆,他对小朋友说‘我是夏天’;秋叶飘飘,他跳着舞说‘我是秋天’;梅花小手一招,他骄傲地说‘我就是冬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化成自己的,这样一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够在训练中得以提高,这样的模仿就是一种超出模仿的创造。
到了三年级,读写方面重点是段落的训练,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段落的仿写来帮助学生形成段落意识,提高构段的能力。构段的方式很多,统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典型的总分式构段。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围绕“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这一关键语句,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多、鱼美。学完这一段,笔者提问:“作者是怎样围绕关键语句来描写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多、鱼美的?”学生再次阅读文章,总结出“本段先写了整个西沙群岛海底的鱼给人的感受,再分别写了鱼多、鱼美”。笔者追问:“作者是如何把鱼多、鱼美写生动、写具体的?”学生从一遍遍的阅读中明白了写景物时,可以从静态和动态的方面来写,还可以从色彩方面来写,而且用上排比、比喻、拟人,会让文章更生动、形象。接着,笔者用PPT 出示课后的小练笔中“海底鱼儿成群结队”的图片,让学生围绕关键语句“海底的鱼儿游来游去,真快活”来写一段话。由于之前的阅读和感悟,学生明白了总分的构段方式,所以他们仿写起来毫不费力。
再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小虾》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抓住“趣”字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小虾的有趣。笔者提问:“作者是怎样把小虾写得这么有趣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了作者先写小虾活动时的样子,接下来写小虾被激怒后的样子,重点描写小虾生气后“腿”“钳子”“胡须”“眼珠子”的状态。还有学生说:“本文语言生动具体,富有情趣,很有画面感。”学生体会到了文章的情感,找到了写作窍门,笔者就顺势让他们用这种方法写自己经历过的趣事或参加过的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写作训练效果。
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初写作文时常常会顾此失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篇章意识。在统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如《秋天的雨》《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等。这些课文不仅结构特点明显,而且语言优美,都是学生仿写的好例文。
例如,《我们奇妙的世界》一课,课文非常明显的写法是首尾呼应,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写一写自己的情景。学生仿写如下:开头是“‘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一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外婆教我跳广场舞的趣事”。结尾是“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唱起了最爱唱的歌:‘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学生将仿写训练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变得有话可说,写作兴趣也逐步提高了。
学生在写话或作文时,由于受到年龄和阅读量的影响,常常分不清冒号、双引号、提示语的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一课是很好的例文,讲授完教学内容后,笔者问学生:“这篇课文与你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课文中对话特别多,提示语的位置也不一样。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后再次阅读文章内容,得到了更多的阅读体会。之后,笔者让学生参考该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改写自己的日记或周记,他们都改得趣味盎然。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会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 因此,仿写不是照搬,让学生陷入盲目、没有思考的“仿照写作”中。仿写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会写,以范本为模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运用,从仿其形到仿其神,最后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做到仿中有创、仿中有变。仿写的过程应该是灵动的、充满情趣的,在学完一段文章或者一篇课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然后引导学生把心中的话写出来。
例如,教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这篇课文的第3~9 自然段时,学生觉得课文中描写的“宇宙另一边”特别新奇、有趣,接着教师相机引导:“你能够参照课文的描述大胆想象吗?”学生文思泉涌,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有的说:“宇宙的这一边,云儿是在天上飞;在宇宙的另一边,云儿是在水里游吗?”有的说:“宇宙的这一边是朗朗晴空;宇宙的另一边,是漆黑夜晚吗?”还有的说:“宇宙的这一边,我被一道难题弄得焦头烂额;宇宙的另一边,我却是班里的超级大学霸。”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打开,新奇的想法就会源源不断。教师要做的就是引领和启发学生想象、创造,多鼓励学生,使创新的种子在学生脑海渐渐生根、发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范本中发掘出具体合适的“语言形式”,强化语言积累运用,引领学生透过语言形式,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发现语言智慧,获取语言规律。让学生的学习有迹可循,让学生在仿写的世界里尽情遨游,才思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