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迎辉
在国际环境日益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校课程中受众面广、学时长、文化传播功能强大的大学生必修基础课的公共英语,面临发展的挑战与契机,必须经受“隐性思政教育”与“显性语言学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有效学习、有机发展的变革。
目前,引领外语教学前沿发展的高等教育院校大都已经开始或进行着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和探索,但外语类“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实践中,缺乏长期的研究与指导,缺少示范课程建设。
2.教材设计中,缺乏“思政”设计引领。
3.教学理念中,教学模式普遍存在惯性思维,即过多关注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与文化差异。
因此,要检验“思政”教育在英语学习中的有效浸入,并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境地,如何有声有色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如何自然巧妙地在英语课堂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如何让大学英语课堂有趣味、有启发、有意义,让学生沉浸其中?这就是本次探索研究的实践意义与价值所在,即通过教学实践,实现以下目标:
1.学生能自然接受,并认为所学习涉猎的就是课程的完整组成部分。
2.“课程思政”的学习能够引起学生真心的共鸣与真正的思考。
3.能够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4.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拓展、深化。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应重点关注实现“课程思政”有效浸入大学英语的教学设计中,主要围绕四个中心要点:第一是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第二是根据“课程思政”的内涵重构教学目标;第三是根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第四要结合“课程思政”优化教学评价手段。
遵循两大方面,三大主题、四大思政要素的原则。两大方面包括思想品德培养教育与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三大主题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四大要素包括国家政策精神导向与重要讲话精神、时事要点热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
延展单元主题,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深挖思政要点。大学英语作为语言交流的载体,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传播功能,在德、思、知、行的培养中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思想政治元素在语言学习中可以自然带入,潜移默化地达到三言两语、春风化雨的境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深入延展单元主题,巧妙挖掘课程思政要素切入点。
兼具时政特色与文化底蕴,厚植爱国情怀。结合单元主题内容提炼思政要点,包括时政新闻、政策文件、传统文化典籍、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均以中英双语形式,文本与视频结合。精心选取治国理政时代金句,聚焦时代发展、国际形势,提供中国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时期使命格局,厚植爱国情怀。通过建设在线课程中“思政”模块资源与混合式学习选择性结合使用,以文本、视频、课堂活动、练习、作业等形式贯穿于学习始终。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依托教材,拓展语料,实现“思政元素”在课前、课中、课后及课外的有效融入,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基本路径。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教育理念,通过公共英语的学习使大学生获得“文化自信”,是公共英语课程的重要“思政”功能。因此,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对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要进行合理规划、适当重组、优化改组,深入挖掘本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课程思政”覆盖到大学英语的每一堂课,每个教学环节,贯穿始终,实现“语言学习”和“思政学习”的自然融合。
依托教材模块学习内容,围绕单元主题寻找切合点,深入挖掘有料主题。课前提供背景知识、教学视频、学习导航,在相关教学内容包括课文主题、词汇语言、篇章理解、练习作业中实时切入思政、人文要素。课中教师通过预设问题、讨论讲授、学习分享、课堂微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优秀的课堂可以引领学生达到情感学习的巅峰,课程“思政”传承的“养成”教育,还可通过教学微视、微课,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如“Body Language”主题中,从肢体语言之一的手语讨论,为学生展示海伦·凯勒顽强不息,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手语的视频,让学生体会珍爱生命、自强不息的人生感悟。
1.教学资源的准备要坚持“有度、有用、有趣、有料、有效”的原则
教学设计中,要结合教材深度挖掘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元素,引导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充分利用学习平台如China Daily、CGTN、学习强国等,挖掘热点,浸入“思政”。例如,学习强国App中,习近平总书记的“What President Xi Said”、China Daily中战疫期间15句暖心话等英文翻译都可以与课本词汇表达紧密结合,浸入到语言操练环节中去。在提供学习材料中要坚持以小见大、以真见情,将知识的传授和价值导向有机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凸显思政育人。
2.充分发挥团队作战力量,精密加工,甄中选优
完善教学微视频、微课件、微练习,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充足的资源装备。在线学习有充足的资源优势,因此,在努力创建学生基于资源的有效学习中,教师做好资源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评价者。资源的选取可以遵循两个原则:拿来主义(加工现成精良可视化学习材料)和自我开发(自制提升学生参与度的优质微课)。如利用新冠病毒的动画视频制作微课,让学生在形象的故事中轻松掌握热点相关词汇。而课本词汇、课文内容、课堂小测等内容设计中,遵循辅导交互型学习优于自唱自演演讲式讲解的原则,自制能充分影响学生参与度的优质微课,通过形象图解、小视频插入、构词技巧、讲练结合等方式,加深知识巩固。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掌握课堂节奏,把控课堂点段结合,着力构建“课前十分钟”+“课中强交流”+“随堂微练习”+“情感渐升华”的课堂教学环节框架。课前十分钟,师生分享时文美句,将人生态度和情感教育融入英语学习,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感悟;课中强交流,开展以任务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模式,通过微视导学、头脑风暴、图片分享、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分享等,引导学生讨论学习,有效结合课文词汇短语表达在时文翻译中的运用,如关于新冠病毒、抗疫故事等内容都可以通过小组制作海报、录制英语视频表达心声等方式,分享班级,互相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堂微练习,要精准施测,把握要点,及时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数据化、针对性分析,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而“思政”浸入式的情感升华贯穿于整个课程设计之中,如“A Successful Career”单元中,从励志故事分享,课中人物性格分析,以及相互关爱、心存感恩的情感总结,升华到疫情背景下习总书记倡导的世界人民互帮互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感悟。
除了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课外的第二课堂活动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
1.英语公选课和讲座
开设英语公选课,举办英文影视欣赏和中西文化比较为主题的讲座,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和西方世界,从而能够弘扬中国文化,坚定“四个自信”。
2.社团活动
进一步增加校园社团,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台(VOC),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德行;用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牢固树立民族精神,具备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3.技能竞赛
围绕“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举办各类英语技能大赛。如logo设计、英语微视频、写作、配音以及短剧表演大赛,要求选题符合时代精神,积极阳光;能够鼓舞人心、催人上进。各类技能竞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建立混合式教学多元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估与诊断性评估相结合。教师结合面授课与线上课及时总结、反思相关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在教学环节中要对学生学习质量及教学工作进行客观衡量以及价值判断,通过在线学习、课上测验、课堂参与、成果分享、角色扮演、对话视频、课件展示以及优秀作业展示等形成激励机制,实时开展学情精准分析,进行知识辅导、认知帮助和情感激励。建立多元化、多样性、实时性、数据性、有效性的评价机制,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相结合,便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课程思政”建设要靠教师去落实,首先考验的是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是确保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人才资源保障。
利用校内外各级有关“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切实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在公共英语教研室建立固定时间的“课程思政”主题的教学研讨会制度,课程组的老师在会上分享两周教学实践中的“思政”亮点和心得,共同学习、相互促进。
设立专项责任教师,负责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相关材料的整理和信息的收集发布,总体负责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方面的相关工作。
在学院和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建设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拥有一定的教学资源,掌握该资源的使用权和配置权,方便以英语为载体进行“思政”育人。
学院通过搭建各院系之间交流沙龙等平台,实现“思政”教师、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创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各专业师资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来保障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建立英语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共同研究“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策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在教学内容上,不仅注重英语理论知识的讲授,更注重学生的知、情、信、义、行的培养;评价方式上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将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向人文素质、职业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展,除了教学效果的考评,将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改革课题和论文、优质课程、教学成果奖、教学竞赛奖和教学课件、教案等都纳入评价范围。
通过合理的奖惩,激励教师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来。同时鼓励教师申报课题和发表论文,促进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
在“课程思政”浸入高职公共英语的有效路径设计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未来校园公共英语“教与学”的发展方向必将是“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平台授课、面授呼应、自主学习、自律养成、效能提高”,而“思政元素”的有效“浸入”与衔接,可以强有力地促进线上线下课堂情感升华,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