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及传承路径

2020-12-03 04:33:30
关键词:初心中国共产党红色

周 静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新时代,面对新的历史情景与历史任务,坚守初心与使命,保证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沁入心扉,就需要首先从学理上对红色基因这一概念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了方向,越是向前走越是需要不断从革命精神与红色基因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奋发前进的动力。新时代,只有不断丰富红色基因的时代内容,探索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的创新路径,保证锐意改革与守正创新,才能切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即将一百年之际,对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价值进行认识和解读,探讨如何更好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尤为重要。

一、红色基因的内涵与特征

“基因”一词首先出现在生物学和遗传学中,指的是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的遗传因子。就语义学向度而言,二十世纪陆续有学者将其应用到社会学领域,关注在文化发展与传承中起决定作用的“文化基因”。美国人类学家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将“memory”(记忆)与“gene”(基因)组合形成“meme”一词[2](P218),其基本内涵就是文化基因。道金斯认为,同生物学中存在的可遗传基因一样,人类的观念也可以通过与生物进化相类似的方式进化,人类社会也是通过文化中孕育的基本因子和基本要素的传承,达到文化大面积的复制和代际传承的目的。我国对于文化基因的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最初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例如,刘长林认为,同自然系统一样,文化系统中同样存在着特殊基因[3]。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那些在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产生过深远影响,重大且具有持续性的历史事件中形成的认识与思维习惯,经过历史的沉淀后,会成为一个民族可传承的,渗透性极强的文化基因。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人在上下求索中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因子相融合的基础上,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缔造出的具有中国特色、凝聚中国精神的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与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脉,是保证中国共产党永不变质,共和国永不变色的遗传密码。在新时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在将来担负着全人类共同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具有其以下鲜明特征。

首先,红色基因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其他政党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任何私利,其建党时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4](P1),这也标识了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谱系。红色基因的人民性特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起来,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共和国的过程中;在改革开放时期,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强起来,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的过程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红色基因开始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逐步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红色基因始终是引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奋勇前行的宝贵精神资源。

其次,红色基因具有永恒的革命性特征。文化是时代的产物,革命年代的历炼是锻造红色基因的时代背景。红色基因的革命性首先体现在反抗剥削和压迫,从中国范围来说是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从世界范围内来说是实现共产主义,建立一个新世界的必经途径。这种革命性质始终不变,一以贯之地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是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以及新时代所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都是红色基因的外在显现,体现了红色基因的革命性特征。其次,贯穿在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为前提,在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的基础上,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红色基因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不断强大的丰富经验,一代代的共产党人秉持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理想信念,勇于自我革命,善于以自己的方式解放思想、纠正偏差、改正错误,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同时,使得红色基因的生命力不断增强,代代相传。

最后,红色基因具有突出的民族性特征。从红色基因产生的视角分析,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中成长的先进的中国人,面对西方自由主义、无政府共产主义等多种社会思潮,最终确定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红色基因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融合的产物,更是不断地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断解决中国问题的产物。红色基因贯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烙上了鲜明的民族烙印,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红色基因的民族性体现在现代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红色基因并没有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及和平年代的到来而销声匿迹,而是在新的时代下被赋予了崭新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指出“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5],红色基因应该浸润到血液中,成为一种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二、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4](P12)进入新时代,中国取得伟大了历史成就,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近年来包括影视作品在内的红色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且备受追捧的这一现象,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红色基因所满怀的期许和日渐强化的认同感。新时代下我国在取得许多伟大历史成就的同时,面临的挑战也将更为艰巨。只有始终坚持红色基因的价值引领作用,凸显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才能保证红色基因永不褪色。

首先,红色基因是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魂的力量之源。“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6](P80)。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视为最高理想的崇高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初心,凭着这种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红船启程、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到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的一往无前,红色基因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中熠熠生辉。红色基因中所蕴含的不屈不挠、积极向上、不断奋斗的强劲的精神势头,是中国共产党前行路上的灯塔,是理想信念目标的牵引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7](P396)。新时代在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的同时,依然需要坚守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从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中感悟前进的力量,坚守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走好属于这一代的长征路。

其次,红色基因是巩固意识形态,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强精神堡垒。红色基因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同时也诠释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与合法性。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不仅仅是硬实力的较量,也是文化软实力领域的斗争。各种反动社会思潮看似“价值中立”,实则以篡改歪曲党的历史、否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地位为主要目的,从未停止过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攻击。在所有的社会思潮中,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最为危险,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最常用的伎俩。针对历史虚无主义试图否定国史、党史,否定中华民族的共同集体记忆这一最典型的特征,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战斗的武器与力量。在新时代下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就是加强人们对红色历史的认知,让人们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铭记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开创未来,红色基因作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足迹的认可与印证,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最有力的武器,红色基因从历史的滚滚长河中走来,理应成为新时期长征路上的指引牌,是巩固意识形态、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堡垒。

最后,传承红色基因是坚定文化自信,涵养精神力量的源头活水。红色基因是新时代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主要来源之一。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谱系。”[4](P7)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红色基因在特殊时期的革命背景中生成发展,并且使传统文化勃发了新的生机,不断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生成了新的时代价值和精神,最终完成了相对于西方社会文化的超越,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底色和本源,它涵盖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涵养中国文化精神,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红色基因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凝聚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是标识中国特色的文化因子。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对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早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价值。

三、红色基因的传承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强大而统一的思想凝聚力,必须尊重历史,不忘初心,营造红色基因传承的丰厚土壤;守好网络阵地,防范血脉淡化,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品牌;强化实践育人,净化传承环境,创新红色基因传承手段。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化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首先,尊重历史,不忘初心,营造红色基因传承的丰厚土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基因是从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又经受住了历史实践检验的先进文化因子。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增强红色基因在新时期的话语权,就要让历史事实发言,“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8](P405),只有把红色基因产生、发展的历史主线讲清楚了,厚置红色基因的文化根基,才能保证红色基因理直气壮、有理有据的传承下去。在尊重历史、学习历史的基础上,要保证红色基因传承的权威性,还要从更加宽广的历史视角,用更丰富且历史证据充分的史料对红色基因涵盖的精神进行阐述正名,让历史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交集尽可能的扩大、重合。毛泽东曾讲到:“思想这个阵地,我们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9](P686)在传承红色基因这个问题上,只有我们能够提供严谨科学的历史证据,证明共和国为什么是红色的,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与必然性,才能更好地尊重历史,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营造红色基因传承的丰厚土壤,也才能更好地给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有力回击。

其次,守好网络阵地,防范血脉淡化,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品牌。新时代,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红色基因传承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随着互联网在意识形态和舆论阵地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守好红色基因传承的网络舆论阵地刻不容缓。在守好网络阵地,创新传播方式的同时,创新话语表现形式,讲好中国红色故事,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现在年轻人接受信息的特点,定期推送红色文化作品,用凝练、精简的红色故事打动人;以红色资源为载体,注重提炼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红色资源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征集革命文物,整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把实体红色资源搬到网络上去,全方位打造红色资源网络VR体验精品项目,让更多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去感受历经时代沧桑、富含红色基因的各类物质载体,体会红色精神的伟大;注重权威媒体的正确引导,网络媒体具有开放性、门槛低等特征,如果一些错误舆论信息得到大范围传播就会混淆视听,严重影响网民判断,主流媒体要及时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适时发声,引导舆论走向,要努力打造一批理论功底深厚,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与高潮舆论引导能力的高水平网络舆论引导队伍。

最后,强化实践育人,净化传承环境,创新红色基因传承手段。要传承好红色基因,还要在学好历史、守好网络阵地的同时,挖掘如何把红色基因融入到实践育人的全过程中,让红色基因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地传承下去。在发挥红色基因激励青年人成长作用的同时,探索让青年人与红色基因进行亲密接触的新途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传承红色基因相融合,举办红色文化创新创业大赛、激励青年人不断挖掘红色旅游、红色文创产品的经济价值,把传承红色基因与振兴革命老区结合在一起,打造一批红色文化创新创业精品项目。同时也要不断打造实践教育内容的精品标杆,把红色文化融入到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与学校大型学术创作、文艺创作活动中去,不断创新形式,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提升人们的参与感,只有以传承实效性作为思考原点,让红色基因传承工作与时代特点深度融合,改革形式,创新载体,知行合一,塑造优质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环境,“不能被轻歌曼舞所误,不能‘隔江犹唱后庭花’”[10],真正把红色基因传承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初心中国共产党红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红色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永远的初心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11-17 02:09:45
红色在哪里?
论“不忘初心”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2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意林(2017年11期)2017-06-30 10: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