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芃妤
摘要: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在进行科学知识生活化学习时,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科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科学知识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当利用生活化材料,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应当着力挖掘生活化案例,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其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2-0227-01
引言: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当中处处有科学,当学生留心观察,会发现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但在当前的许多小学科学课堂之上,教师对于科学知识的讲解偏重于理论化,使原本应当妙趣横生的小学科学课堂变得让学生没有兴趣,觉得科学知识太过高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应当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兴趣倾向,寻找生活化的切入点,并让科学知识最终回归于生活。
1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许多小学生认为科学知识十分高深,凭借自己的能力无法理解,而教师的讲解又往往偏重理论化,导致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生活化的特点认识不够深入[1]。所以,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可以在课堂导入部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或存疑的生活现象入手,激发其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有效调动,从而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生在学习《运动着的世界》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带来一瓶香水,打开瓶盖稍等片刻,全班学生都闻到了味道,然后再出示一杯清水,在其中滴入一滴红色染料,很快地,整杯水变成了淡红色。通过对这两种直观的现象的讲解,学生能够懂得,自然界的物体都处在运动的状态之中。
2 利用生活化材料,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在小学科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着力挖掘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甚至是废旧物品作为科学实验的材料,使学生的科学实验无需过高的条件就能进行,学生学会之后还能自己在家中制作[3]。生活中,科学实验材料随处可见,如塑料吸管、泡沫纸箱、硬纸板等等,只要学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并创意性地进行改造,许多科学实验都能够顺利开展。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教具,能够降低实验的难度,让学生将科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中,获得成就感。
例如学生在学习有关“仿生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鸡蛋,在课堂上进行“手握鸡蛋握不破”的实验,并解释其原理。以这一实验为切入点,教师还可以延伸到从鸟的飞行到飞机的发明,从蝙蝠到雷达,从鱼儿到潜水艇,从茅草叶到锯子等等。这一系列发明创造能够启发学生懂得“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3 挖掘生活化案例,培养观察事物现象的能力
一些科学理论知识单凭教师口头讲解和学生的记忆背诵,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所以教师应当引用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将课本上抽象化的文字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3]。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还能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典型的案例,并思考如何将新知识运用于生活。同时,教师还应当锻炼学生从各种生活现象当中总结规律的能力,培养其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例如学生学习《动与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参照物”这一概念有科学的认识,并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的状态,理解“相对”与“绝对”,教师可以使用生活现象来辅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坐车的经历。坐车时,窗外的一切都在快速“运动”,自己在座位上,处于“静止”的状态,但在路边的行人眼中,自己才是高速运动的那一个。还有“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词,学生会发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根据参照物的不同,其状态也不同。
4 完善科学知识,将科学应用于生活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掌握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科学原理回归现实。
例如教师在教学《快与慢》之后,学生掌握了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技巧,并练习使用工具测量一个沿着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到达的不同位置,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实验中的变量,来探寻自己想要的结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赛跑,通过固定路程和精准计时来比较谁的运动速度是最快的。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搜集资料,将几辆出发点和目的地一致的列车时刻表登记下来,通过对相同距离中列车运行快慢的排序,来找出运行最快和最慢的列车。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引领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在生活中学习科学,将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不仅观察能力、探究意识、思维水平等得到了协同发展,还将课堂延伸到整个社会、整个大自然,从而实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想境界。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借助一系列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怀着探究的热情主动学习,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参考文献:
[1]高碧云.学校融入社会物理回归生活[J].福建陶研.
[2]杨佳佳.走向生活的小学科学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146.
[3]刘洋.浅淡“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运用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