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瑞琨
1975年生于成都,字平桥。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成都画院特聘画家,成都诗婢家画院画家,成都大学中国一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当你在面对一幅画作时,就是你的直觉在对画家内心深层的寻访,你所得到的不管是喜悦或感伤,都会超出绘画的本身。因为一幅发自内心的创作,是画家思想的长久沉淀,这是我在观赏马勇画作时的一种莫名感受。他将一种古老的表述形式作的如此清新。“没骨画法”作为中国绘画形态的一种,早在晋唐时期便已经形成了,而且从今天我们看到的实物可以明确已经相当的成熟了。在今天的敦煌洞窟中就有大量这种表现手法,单幅的《秋苑鹿鸣》(唐代)更有其代表性。只是到了宋代,理学的展开和文人画的风行,对这种以色彩为主的表现形式被一种单纯的文化理念所遗弃,慢慢的走向了颓势,至元明之际,便很难看到这样的画作了。原因是这种有些匠人倾向的画风,无法进,入到文人画的范畴。当这种画法渐渐被遗忘的时候,清代一个画家恽寿平却剑出偏锋,创作了大量的没骨画,虽继承了唐以前的画法,又没有那样的富丽色彩,以一种淡雅的面目出现。画中那些蕴籍的韵味,些许还透漏出了文人画的作风。其实,恽寿平原本是一个正统的文人山水画家,在清代初年,四王、吴、恽是画坛的领袖人物。当恽寿平放弃对山水画的创作,而画出大量这样的没骨画时,引起了画坛的轰动,学习的人也日趋多矣,因而给当时的画界帶来了一股清雅的新风……
马勇便是研习这种画法来描述自己生活中的直观感受的一个画家,然而马勇在研习之中渐渐的将这一形式与宋元的水墨情节相契合,画出了一种自己艺术表现的语境。一片绿叶、一朵闲花、一块怪石一只小虫,没有氛围的烘托,没有环境的呼应,没有色彩的修饰,只有淡淡的墨,在清雅中韵动,单纯的画面中充满了生趣。这是因为马勇好玩,对自己所喜欢东西,都会学习研究直到有自己的见解。所以他所描绘的对象都是他悉知的,便自然会在物理、物态、物情都有很好的把握,画起来也游刃有余,严谨中留有自由空间。如我们今天看到的作品一样,他将十分具象的物放在一个大的空间中,让虚与实互动,于简约中去感受,这便是马勇的画,这便是马勇。他并不在乎他眼中的空间应该有什么,而是在乎他心中的空间应该没有什么……
因此,我在观赏马勇的画作时,其中渗出的气息将眼前的景物化作水与墨的流动,竟如一片淡淡的云雾,在思维中慢慢的聚散,时而形在其中,时而意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