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子 谐剧之父

2020-12-02 07:45严西秀
现代艺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膏药曲艺戏剧

严西秀

王永梭出生在四川安岳县龙台场一户普通农家,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青少年时代流浪于抗日战争后方的四川农村和乡镇县,一人独演短小精干小节目宣传抗日救亡以以食。如《募寒衣》《化缘》《抽花书》等,这是他后来创立谐剧的最初尝试。

1939年的冬天,抗日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中华民族承受着最深重的苦难。这一年12月底的一天,他在四川合江县各届“迎元旦”晚会上,兴奋而羞涩地表演了一个小节目《卖膏药》。那个挣扎在饥寒交迫中叫卖膏药的小人物,激起了观众深切同情,演出大获成功!

其实,这就是王永梭几天前在长江码头上目睹的真实一幕。面对民族危难中最底层百姓的苦难,面对小人物的不幸命运与微弱抗争,他的热血被点燃了。他奋然拿起笔、含着泪,在风雨飘摇的菜油灯下,用别样文字写下了《卖膏药》。

这一刻,中国曲艺一个崭新的曲种——谐剧诞生了。1940年夏天,王永梭凭借《卖膏药》考人了当时中国戏剧最高学府——内迁到江安县文庙的国立剧专。1942年夏天,他在隆昌县城车站旁,看见一个瘦弱的小伙子被捆在一棵桑树上,据说是个偷包子的扒手,地痞把他双脚倒立起来“推鸡公车”捉弄,引来围观者哈哈大笑。当晚,王永梭通宵不寐,思潮翻滚,写出了《扒手》。

1943年7月,王永梭受邀在自贡张爷庙演出时,正式将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命名为谐剧,取诙谐、合谐之义。

谐剧“一人独演,独演一人”,以角色面对观众,演绎故事。谐剧将故事中其它人物全部虚化,角色在台上与并不呈现的人物虚拟交流。通过演员“心中有”的表演,让观众感到“确实有”的效果。这既是谐剧的本质特征,更是谐剧的独特魅力。谐剧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戏剧形式,但《中国戏剧曲艺辞典》将谐剧收入曲种。王永梭说,谐剧是界于戏剧和曲艺之间的一朵奇葩。

民间疾苦,笔底浪花。王永梭从《卖膏药》《扒手》开始,便奠定了谐剧的艺术品质。谐剧不直接去表现苦难,而是先将苦难吞咽下肚,然后再以“笑对苦难”的方式呈现出来。谐剧自有谐剧的视角——苦难生命中的大彻大悟、滚滚红尘里的良知复苏、被损害与被侮辱者的呼号、专横者自以为是的可笑、高贵者的愚蠢、卑贱者的聪明、小人物的觉醒、虚伪人的穿帮、贪婪者的败露、懦弱者的勇敢、无知者的无畏、有备者的失算……都可能转化为谐剧情景,转化为作家笔底浪花。

谐剧生于江湖、长于江湖。与时代和人民群众血脉相通、息息相关,深受观众喜爱,而且有很高的艺术品味。

从1939年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王永梭一个人创演了22个谐剧作品。谐剧也进入了重庆、成都等大剧场,受到了观众热情欢迎和媒体追捧,王永梭也被誉为“东方卓别林”。

1962年7月,在四川省委宣传部李亚群支持下,王永梭回到了阔别十年的舞台,在红光剧场举办谐剧专场。新华社发“一个人演一台戏”专文刊于《光明日报》《四川文学》。

1978年10月,“四人帮”倒台后,王永梭在解放军影剧院举办谐剧专场,这次距上次登台又过了十六年。这次演出影响很大,侯宝林致信王永梭,派儿子侯跃文来成都学习谐剧。1980年5月,又邀请王永梭赴京参加中国曲协“相声创作座谈会”。会议期间及之后,王永梭带着谐剧到北京曲艺团、北京人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解放军战友文工团、中国剧协、中国曲协等连演了十八场谐剧。好评如潮,轰动了首都戏剧、曲艺界。

1981年,《王永梭谐剧选》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國戏剧曲艺辞典》都列人了王永梭和谐剧。王永梭庆幸“谐剧的春天来了”。

王永梭的代表作品有《卖膏药》《扒手》《赶汽车》《黄巡官》《在火车上》《打百分》《苏二哥》《戒烟》《自来水龙头》《三上成都》《死亡通知书》《结婚》等。他一生创作了谐剧100个,方言诗朗诵200首,出版谐剧专集《打百分》《王永梭谐剧选》《王永梭文集》和多种谐剧、方言诗录音盒带。

1984年,61岁的王永梭收了32岁的沈伐为徒,此后又收了不少徒弟,并且在川渝云贵各地举办“王永梭楷剧培训班”培养谐剧、方言诗朗诵新人,其中包括外籍留学生。尤其是沈伐两上央视春晚之后,谐剧成了家喻户晓的艺术形式。

王永梭于1998年5月22日在成都因病逝世,享年83岁。

王永梭一生坎坷,但笑对苦难,百折不挠,初心不改。以一人之力创立了两个曲种,立足川渝,影响全国,波及海外。他集编、导、演、教于一身,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徒弟学生数百人。被后来者称为“人民之子,谐剧之父”。

猜你喜欢
膏药曲艺戏剧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传统戏剧——木偶戏
《曲艺泉城》
撕膏药避免疼痛小妙招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贴膏药,时机位置要对
膏药一次贴多久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