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娟, 朱晓萍, 李波, 杨俊, 张亚莉, 罗婧, 王雪松, 王友艳, 余漪漪**
(1.贵州医科大学 儿科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80%以上病例发生于1岁以内的婴儿[1],尤其多见于2~6月婴儿,病变主要侵犯直径75~300 μm的毛细支气管,临床表现一般以喘息、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特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又称喘憋性肺炎[2],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约1/3病例后期会发展为儿童哮喘[3-4]。近年来,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5],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及恢复期的临床特征及各项检测指标[6-7],而对急性期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与不伴喘息的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相关特征研究相对较少,为了进一步掌握本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上制定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本研究以135例支气管肺炎住院婴儿病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了198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选取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儿科呼吸病房29 d≤年龄≤1岁的住院患儿,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8],支气管肺炎患儿须为病程中无喘息表现,且住院过程中肺部听诊未闻及喘鸣音的病例,排除合并有免疫缺陷病和各型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及肺发育不良、支气管软化等严重心脏或(和)肺脏基础疾病的患儿。共纳入住院患儿333例,其中毛细支气管炎198例作为研究组,支气管肺炎135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儿一般特征见表1。
收集2组患儿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早产史、既往喘息史、住院时间及入院时病情程度)、体征及生化检查指标(发热、发绀、三凹征等情况、外周血炎性指标、心肌相关标志物、胸部影像学等资料)和病原学检查结果[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和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检出及痰细菌培养等情况]。其中,外周血炎性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阳性率,心肌相关标志物包括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胸部影像学资料包括肺不张和胸腔积液的阳性率及病变部位;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和EBV的判断方法为入院时收集外周血检测相应病原的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检查结果阳性提示患儿近期感染。
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为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M(P25,P75)],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Utest);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n(%)],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住院患儿年龄明显小于对照组,男性比例、住院时间及入院时重症病例分别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住院患儿早产和既往喘息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住院患儿一般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住院患儿三凹征检出率、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心肌相关标志物NT-proBNP水平增高,但发热检出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住院患儿影像表现为双肺病变阳性率明显增高,单独左肺病变阳性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住院患儿体征、生化检查及影像学特征Tab.2 Physical signs, biochemical examination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研究组住院患儿支原体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其余非典型病原、常见病毒及细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住院患儿常见病原检出率比较[n(%)]Tab.3 Comparison of common pathogens detection rate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
本项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发病年龄明显小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男性患儿发病率明显增高,这与其他相关研究报告结果一致[9-10]。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1岁以内,尤其是6月龄以内婴儿,与该年龄段小儿支气管和肺的解剖结构及发育不成熟等特点密切相关[11]。男性患儿发病率高可能和不同性别儿童肺和气道发育差异及基因背景相关[12-13]。此外,本结果中,研究组比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入院时重症病例发生率明显增高,呼吸困难的表现如三凹征的阳性率明显增高,提示住院肺炎患儿中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病情较不伴喘息的支气管肺炎病程长、病情重,这对于临床医生正确评估患儿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外,对照组患儿发热阳性率较研究组明显升高,这可能与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增高有关[14]。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而支气管肺炎常常为病毒细菌混合感染或细菌感染所致[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住院患儿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这与其他研究报告结果一致[15-1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小板除了具有止血、凝血等经典作用外,还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和炎性反应等过程[17-18]。研究指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评判儿童肺炎病情轻重和治疗效果的实用指标[19]。在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伴血小板增高者病情重、住院时间长,更容易发生并发症,且年龄越小评判的实用价值越大[15,20]。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在儿童肺炎中的机制已有较多研究[21-22]。由于婴儿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处于相对低下的状态,且中性粒细胞游走能力及吞噬功能不足,其血常规中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可能未能及时反映病情变化,血小板可在机体其它免疫细胞做出防御前就开始了免疫应答[23],因此观察血小板的变化也可作为判断肺炎病情发展的指标之一[24]。
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利钠肽家族成员之一,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具有利尿、排钠及扩血管的作用[25]。当心室压力负荷或容量负荷增加时,BNP的分泌增多,其血浆水平与心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患儿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及预后密切关联,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心肌相关标志物[26-27],也是临床判断毛细支气管炎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28]。BNP和NT-proBNP由BNP前体裂解而来,与BNP生物学特征相比,NT-proBNP具有半衰期长且室温下不易降解等优点,故临床上常用检测血清NT-proBNP的水平作为反映血清BNP水平的指标[29]。在肺炎患儿中,缺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是肺炎合并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2]。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住院患儿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其机体缺氧程度更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和心功能衰竭表现更加突出[30],这与前文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31],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2]。当气道黏膜屏障被广泛破坏后,可继发细菌的混合感染[32]。本项研究病原学的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患儿各种病毒的检出率均较低,且阳性率无差异(P>0.05),可能与婴儿期采用的病毒检测方法有关。一般情况下,病原侵入机体后,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IgM抗体。本研究中,通过检测患儿入院时外周血中病毒的IgM抗体水平来反映是否感染病毒,但在婴儿期,病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能力较低,故病毒检测结果可能存在部分假阴性的情况,现在临床上可通过PCR方法检测鼻咽抽吸物中的病毒核酸进一步提高阳性检出率[33-34]。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患儿支原体检出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病原,对照组与研究组相比,支原体检出阳性率升高(P<0.05),提示支原体可能是导致本地区婴儿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故其可作为本地区婴儿肺炎的常规检查项目。
综上所述,与支气管肺炎相比,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病年龄更小,男性发病率更高,其病程更长,患儿病情更加严重,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