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级到量段
——跟“还”有关的几种用法的语义分析*

2020-12-02 13:14罗琼鹏
语言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边缘性量级李四

罗琼鹏

南京大学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提要 现代汉语副词“还”具有持续、增量、程度深的比较和程度浅的比较(边缘性)等多种用法。这些用法所对应的意义既彼此独立,又存在内在逻辑联系。文章引入量段语义学的框架,对这一现象提出新的分析。“还”的基本义和一个上升的有向量段有关,该量段上存在终点(END)和起点(START),终点和起点之间存在不对称语义蕴含关系:END>START;“还”所在当前命题和选项命题分别构成量段的终点和起点。“还”的各种用法源于两类语义参项的不同作用:量段所处量级结构的性质;量段上极值(终点和起点)的确定方式。不同的语义参项导致了不同的语义组合方式,进而产生了不同的用法。该分析还有助于辨析“还”与其近义副词“再、也、又、更”之间的重合与差异。

1 引言

许多现代汉语虚词有多种不同的用法。本文讨论其中一个典型代表“还”。学界围绕“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起来,以下四种基本用法讨论较多(见赵元任 1979:347-349;陆俭明 1980;Li 和 Thompson 1981:334-335;马真 1984,2000,2016;Yeh 1998;吕叔湘 1999:252-254,2008;Liu 2000;张斌 2001:221-227;沈家煊 2001;朱景松 2007:182-184等):

(1) a. 持续:他还在图书馆。(吕叔湘 1999:252)

b. 增量:读完书之后,还要写一篇心得。(张斌 2001:224)

c. 比较(程度深):哈尔滨比北京还冷。(陆俭明 1980:例(15))

d. 比较(程度浅):妈妈身体还好。(马真 1984:例(1))

从以上各例可看出,根据语境的不同,“还”可以表示持续(continuative)、增量(additive)、程度深的比较(comparative),以及程度浅的比较(marginal/moderate)。例(1)a 中的“还”表示某事件/状态在参照时间存在,在参照时间之前的某一个时间点也存在。例(1)b 中的“还”描述范围的扩大或多个事件/个体的累积。例(1)c 是程度深的比较,含有两层意思:北京的冷超过了一定的比较标准,但哈尔滨比北京冷的程度还要高。例(1) d 中的“还”表示妈妈的身体状况具有边缘性,既不太好也不太坏,含有勉强过得去的意思。为方便说明,本文分别把这些用法记为“还CONT”,“还ADD”,“还COMP”和“还MARG”。“还”的各种用法和语义、语用等存在复杂互动,现象错综复杂,数十年来关于“还”的研究热度从未降低。(1)学界对“还”的用法分类并不统一,如赵元任(1979)把“还”分为“还1”、“还2”和“还3”等,分别表示范围(累积)、评价和程度;《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还”可以表示比较、增量、递进、让步、反预期,等等。纵观这些分类,可以发现,持续、增量、比较、边缘性等基本用法是得到学界广泛认可的。

关于“还”的研究,有几个核心的议题一直悬而未决。①“还”的核心语义是什么?“还”的各种用法,能否归结为某个基本义?如果可以,这个基本义是什么?②多种用法集于同一个语素“还”,究竟是词汇偶然,抑或存在更深层次的理据?③“还”为什么可以同时表达看似相反的意义?如陆俭明(1980)观察到“还”可以表示程度深,马真(1984)观察到“还”可以表示程度浅,吕叔湘(1999)也从“扬”和“抑”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还”的用法做了分类。这种“正-反”义共存现象背后的机制是什么?

当前对“还”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两种思路。一种思路认为“还”的不同用法对应的意义彼此独立,“还”具有多种意义是一种同音同形(homophony)现象。这一思路可以称之为“分立分析”或“个案分析”。另一种思路认为,“还”的不同意义本质上是一种多义现象(polysemy),“还”的不同用法可以归结为一个基本义。这一思路可以称之为“统一分析”。这两种思路都面临跨语言事实和实际语料的挑战。本文探索这两种分析之外的第三种可能性。本文主张“还”的持续、增量、程度深(比较)、边缘性等用法都对应于不同的意义,这些意义彼此独立但又存在内在联系。这一思路背后的逻辑是:假设存在一个共同的语义特征c,对这个共同特征的不同语义操作(o或o’)会导致不同的意义:c+o≠c+o’≠c+o+o’,但c+o、c+o’、c+o+o’又因为有共同语义内容c而存在内在联系。本文采纳量段语义学(Scale Segment Semantics)(Schwarzschild 2012,2013)的理论框架,详细论证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2 前人研究

2.1 “分立分析”及其问题

许多学者秉承传统语法的分析思路,把“还”的各种用法视为彼此独立的意义,侧重于对“还”的某一类用法进行研究。陆俭明(1980)对表示程度深的“还”的研究,马真(1984)对表示程度浅的“还”的研究,蒋琪和金立鑫(1997),马真(2000)等对“还”的重复义的研究,沈家煊(2001)对“还”的元语增量的研究,宗守云(2011)对“还”的反预期用法的研究等都属于这一类。

“个案分析”是当前汉语学界关于“还”的一种主要思路。但聚焦于“还”的某一类用法的个案研究,客观上很容易割裂“还”的各种用法之间的内在语义联系,影响了对“还”的语义本质的深入探索。究竟比较、持续、增量等用法集于“还”一身,是词汇偶然,抑或存在更深层次的理据呢?

从跨语言的角度看,“还”所代表的现象并非汉语所独有。自然语言中,比较、增量、持续等用法存在系统性的关联,许多语言用同一个语素表示比较、增量或持续等用法。如英语中的“still”也具有持续和程度浅(边缘性)等用法,如例(2):

(2) a. John is still here. (持续)

约翰仍在这里。

b. Michigan is still in the U.S. (边缘性)

密歇根仍在美国。

德语中“noch”可同时表达持续、增量和边缘性,如例(3)a-c 所示(König 1991; Umbach 2009,2012):

(3)a. Hans schlaft noch. (König 1991: 136)

Hans sleep NOCH

‘Hans is still sleeping.’

汉斯还在睡觉。

b. Ich trinke noch ein beer. (König 1991: 143)

I drink NOCH a beer

‘I will have another beer.’

我还要喝一瓶啤酒。

c. Osnabruck liegt noch in Niedersachsen. (Umbach 2012)

Osnabruck lie NOCH in Lower Saxony

‘Osnabruck is still in Lower Saxony.’

奥斯纳布鲁克还在下萨克森州。

罗马尼亚语中的语素“mai”可以同时表示比较、增量和持续意义,如例(4)a-c所示(Donazzan 和 Mardale 2010):

(4)a. Ion e mai inteligent decat Peter.

on is MAI intelligent than Peter

‘Ion is even more intelligent than Peter.’

伊昂甚至比彼得还要聪明。

b. Ion mai merge la biblioteca.

Ion MAI goes at Library

‘Ion still goes to the library.’

伊昂还在去图书馆。

c. Ion va mai citi un roman.

Ion AUX MAI read a novel

‘Ion will read one more novel.’

伊昂还要读一本小说。

除了跨语言的证据之外,还有共时和历时的证据表明持续、增量、比较等用法存在内在的联系。郭锐(2012)从共时的层面观察到“还”的各种用法(义项)之间的联系。Yeh (1998)、董秀芳(2017)从历时层面,考察了以“还”为代表的几个副词的语义演变轨迹,发现从动作的重复和持续可以发展出表示性质或状态的程度的增量,进而发展为对命题的强调。这一语义演变轨迹具有一定的共性。以“还”为例,其语义演变经历了五个步骤:返还 ⟩ 重复 ⟩程度 ⟩元语增量 ⟩主观性(如惊讶、反预期等),分别如例(5)所示((a-c)句来自董秀芳(2017:5-6)):

(5) a. 返还(动词):是行也,吴早设备,楚无功而还。(《左传昭公五年》)

b. 重复:既耕亦已种,且还读我书。(晋陶潜 《读<山海经>》)

c. 比较:说我的手段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明吴承恩 《西游记》)

d. 主观用法:还特级茶叶呢,难喝得要命。(宗守云 2016:97)

以上跨语言和历时语料表明,持续、增量、比较等用法集于“还”一身,不是词汇的偶然,各种用法存在内在联系。

2.2 “统一分析”及其问题

另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统一分析思路,尝试将“还”的各种用法归结为某一个基本义,其中以Liu(2000)基于量级模型的分析较有影响。(2)高增霞(2002)主张“还”的基本义是激活一个序列(时间序列、等级序列、预期序列),其他用法是基本用法的语境变体或比喻衍生,Yang(2017)认为“还”的语义维持不变,不同用法和其句法位置有关。这些都可以视为统一分析。Liu提出汉语“还”是一个表示增量的焦点敏感项:“还”在话语上具有持续性,总是激活两个命题,并与语义强度高的命题相关联。把“还”所在的命题记为当前命题(Text Proposition,TP),背景命题记为语境命题(Context Proposition,CP),TP总是非对称蕴含CP。“还”的使用条件可以总结如(6):

(6)“还”的使用条件:“(CP),还TP”是恰当的当且仅当:TP ⟹ CP

Liu认为这一基本义贯穿于“还”的各种用法。“还”各种用法之间的区别,可以归结为不同语境下语义维度的不同。以“还”表示持续的用法为例:

(7)老王还在看电视。

把参照时间记为t0,例(7)意为,存在一个时间t,tt0(t早于t0),如果老王在t0看电视为真,则老王在时间t看电视也为真。前者是TP,后者是CP,由TP可以衍推CP,“还”的语义条件得到了满足。

又如“还”表比较(程度深)的用法,如(8):

(8) a.老王的房间比我的还干净。

b.∃d[我的房间干净的程度(d) ∧d≥s∧∃d’[老王房间干净的程度(d’)∧ d’>d]]

例(8a)有两层意思:(a)我的房间干净的程度d超过了某一标准(s);(b)老王的房间干净的程度d’超过了d。因为d’>d ,可以推出TP >CP,“还”得到了允准。

再考虑“还”的增量用法:

(9)老王买了菜,洗了衣服,写了一封信,还做了一个蛋糕。(Liu 2000,例(30))

很明显,(9)中含有“还”的小句(“老王做了一个蛋糕”)为真,并不蕴含前面的三个小句也为真,也就是说,“还”所在小句在语义强度上和前面的小句没有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Liu(2000)认为这个句子中的“还”相当于英语中的also,这里的 TP是各个小句的并集,而CP是整个句子减去“还”所在小句。经过这一操作之后,TP>CP:TP:老王做了四件事⟹ CP:老王做了三件事。

这一分析面临理论和事实两方面的挑战。首先,将“还”处理为焦点标记,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adhoc)。沈家煊(2001)指出,焦点分析会对语言事实做出错误的预测。Liu(2000)认为焦点关联的成分不能是主语,譬如不能说“老王去了学校,老张还去了”。但其实只要在这句话句末加上“呢”,句子完全能够接受(“老王去了学校,老张还去了呢”)(沈家煊 2001:附注3)。

其次,Liu(2000)的分析无法对“还”的增量用法做出原则性的说明,不能区别“还”和真正意义上的增量副词“也”。比较(10)和(11):

(10)老王喝了啤酒,{还,也}喝了白酒。

(11)老王喝了白酒,{还,*也}喝了两瓶。

例(10)中的“还”和“也”可以互换,但在(11)中,只有“还”能出现,“也”不能出现。按照Liu(2000)的分析,如果句子的TP是“还/也”所在小句和前述小句的并集,[[ 喝了白酒]] ∪ [[ 喝了两瓶白酒]] =

[[ 喝了白酒]],(10)和(11)应当不存在区别。这一现象表明虽然增量用法和量级用法具有内在联系,但增量用法≠量级用法。

再次,Liu(2000)的分析不能说明程度深的“还”和程度浅的“还”之间的异同。Liu(2000)认为这两种用法的差异和“还”的重读有关:非重读的“还”表示程度浅,重读的“还”表示程度深:

(12)张三(比李四)还大。(非重读,表示程度浅)

(13)张三比李四 ′还大。(重读,表示程度深)

这一分析值得商榷。陆俭明(1980)、沈家煊(2001)都指出,比较句中的“还”都能重读,并且恰好相反,比拟的“还”反而不能重读(“那条蛇比碗口还粗”)。如果“还”存在一个基本意义,为什么同一语义会导致完全相反的用法呢?

最后,从跨语言的角度看,强行将比较、增量、持续用法归为某一基本义,也面临挑战。虽然存在像英语、德语、罗马尼亚语这样用同一个语素表示比较、增量、持续等用法的语言,但也存在用完全不同的语素分别表示比较、增量、持续等用法的语言,如越南语分别用“hon”“nūa”“vn”表示比较、增量和持续(Thomas 2018)。

2.3 “还”的“同形悖论”难题

“还”对语言学研究提出了“同型悖论”(The paradox of homophony)难题:

(14)“还”的同型悖论难题:

a)如果把持续、增量、比较等不同用法归结为没有内在联系的不同意义,则无法解释跨语言范围内持续、增量、比较等用法用同一个语素表示的现象,也无法解释这些意义的历时联系;

b)如果把持续、增量、比较等不同用法归结为某一基本义,很难解释“还”和其近义副词之间的异同,也无法解释像越南语这样用不同语素表示比较、增量、持续等用法的现象。

汉语虚词一般都具有多种用法,因而这一难题有一定的普遍性。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既要维持持续、增量、比较等用法的独立性,承认它们具有不同的语义机制,又要充分说明它们内在的逻辑联系。本文下文将在分立分析和统一分析之外,寻找第三条路径。

3 一种基于量段的分析思路

Liu(2000)和沈家煊(2001)都指出,“还”的用法和量级有关。“量级”的概念可以进一步抽象。实际上,语义的强弱,信息量的多少,都可以籍由偏序关系或“部分-整体”关系(mereology)来表述。(3)关于“部分-整体”论与量级结构之间的关系,见罗琼鹏(2016,2018,2019)。两个对象α和β之间满足“部分-整体”关系,记为α≤β。关系“≤”满足自反性、反对性性和传递性:

(15)a.自反性(reflexive):∀α(α≤α)(任意α:α≤α)

b.反对称性(anti-symmetrical):∀α,β (α≤β∧β≤α→α=β )

c.传递性(transitive):∀α, β, γ( α≤β∧β≤γ→α≤γ)

如果当前话语域中的任意个体α,都有另一个体β与其组成“≤”的关系,便会产生一个互相联结的(connected),全序(total)的结构。这个抽象的结构,就是量级。换言之,量级是一个二元结构:S=,其中U表示集合,“≤”是定义在U上的“部分-整体”关系(Kennedy 和 McNally 2005)。典型的量级如下页图1所示(引自罗琼鹏 2016,2018):

图1 量级结构示意图

语义上的衍推关系,其实就是一种“部分-整体”关系。在Liu(2000)和沈家煊(2001)的量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纳一种更为概括的思路来定义语义/信息量的强弱关系,如(16)(Gast 和 van der Auwera 2011):

(16)命题p的语义强度高于命题q(记为p⟩q)当且仅当:所有和p有关的语境蕴含所有和q有关的语境。

量级上的某一段是一个量段(scale segment)。因为偏序关系的存在,这一量段一定是有向段(directed segment)。量段包含起点(START)以及终点(END),起点和终点之间满足非对称蕴含关系,终点的语义强度(信息量)大于起点:END>START。Schwarzschild(2012, 2013)提出了如下量段(用符号σ表示)的定义:

(17)量段 σ= <μσ, >σ,u,v>:

i.μσ是定义量段的测量函数(如高度、智商、颜值等);

ii.>σ是量段上的成员具有的严格偏序关系;

iii.u,v是量段的两端。

设u是量段的起点,记为START(σ)=u,v是量段的终点,记为END(σ)=v。u,v都具有唯一性,即每个量段,只有唯一的起点和终点。终点和起点和之间满足“>”关系,即v >σu。这样的量段是上升的(RISE),记为(σ)。

上升量段为刻画命题之间的语义强弱关系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两个语义强度满足“>”关系的表达式,组成一个量段,这两个表达式组成量段的两端。以比较句来说明。

(18)a. 张三比李四高。

b. [[ 张三比李四高]] 为真当且仅当:高度(张三)> 高度(李四)

比较谓词“高”定义了量级的维度(高度),张三和李四的高度分别被映射到高度量级上的某一程度(用d)表示,设d1是张三高的程度,d0是李四高的程度,如果d1> d0,则可以得出“张三比李四高”为真。这一语义也可以通过上升的量段来刻画。在上升的量段中,如果起点是李四的高度,终点是张三的高度,也能得出“张三比李四高”为真。该语义图示和形式化表述如下:

图2 比较句的语义

有向量段概念的引入为“还”的语义刻画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方式。设“还”所关联的当前命题为p,p所激活的选项命题为q:q∈ALT(p)∧q≠p,“还”字句的语义可以初步表述如下:(4)这一思路受到Thomas(2018)对英语“more”的分析的启发,但所得结论不一样,主要原因是“还”的现象远比英语“more”复杂。

(20)“还”的基本语义:

[[ 还p]] = ∃σ[(σ) ∧μσ∈C∧START(σ) =q∧END (σ) =p∧p>σq]

例(20)表示:说话人使用“还p”,除了表示p为真外,还蕴含另一个选项命题q也为真,p的语义强度大于q(p> σq)。这一思路兼容了Liu(2000)的量级模型。量段模型中的START可以视为Liu(2000)提出的语境命题(CP),END为当前命题(TP),END (σ) >SRART(σ)和TPCP在表述力上是一样的。但量段具有单纯的量级模型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量段模型提供了更多可选的参项:(a)量级的性质;(b)起点的确定方式;(c)终点的确定方式;(d)单个量段还是多个量段(是否允许量段套嵌)。这些参项都可能和“还”的基本语义(上升的量段)发生交互作用而导致不同语义。“还”的不同用法实际上是上升量段和不同参项(语义操作)结合的产物。下文将阐述这一思路如何对“还”的持续、增量、比较(程度深)、边缘性(程度浅的比较)等用法做出更合理的说明,为蕴含在自然语言中的逻辑性提供更多证据。

4 “还”的各种用法解析

4.1 “还”的持续用法

持续“还”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不变,例如:

(21)老王还在看电视。

例(21)含有三层意思:(a)“老王看电视”这个事件起始于参照时间之前的某个时间(t’⟨t0);(b)“老王看电视”这个事件持续了一段时间;(c)事件持续具有恒定性:老王看电视的时间包含参照时间t0,也包含参照时间之前的某个时间t’。 如果“老王8点在看电视”为真,则必有8点之前的某个时间点,如7: 50,“老王在7: 50看电视”也为真。从语义强度来说,前者大于后者,它们之间构成了非对称蕴含关系。下面例子证明了这一语义关系:

(22)老王刚才是不是在看电视?

A:是,他现在还在看。 B:*不,可是他现在还在看。

(A)和问句的语义内容一致,但是(B)的后半部分蕴含“老王刚才在看电视”,这和前面部分语义内容相矛盾,所以不能接受。

如果用量段来刻画,终点是老王在参照时间(如8点)看电视为真,终点蕴含起点,如老王在7:50看电视也为真。终点和起点在语义上满足“>”关系。但说话人使用“还”,还有别的语义内容:某一事件不仅在终点和起点为真,该事件在起点到终点所持续的这一时段内也为真。

这一语义如图3所示,其中Ib表示从起点到终点的时段;在Ib这个时段内,“老王看电视”为真,Ia⊆Ib,在Ia这个时段内,“老王看电视”也为真。

图3 “还”的持续用法

“还”的持续用法具有“子区间属性”(sub-interval property)。蒋琪和金立鑫(1997)也观察到,“还”的持续意义表示动作行为不间断的延续。“还”的持续语义可以用CONT的语义运算来表示,如例(23)。例(23)表示对某一谓词(P)所指涉的事件(e)而言,如果P在t0(参照时间)和t1为真,则在t1到t0这个区间的任意时段内,P也为真:

(23)[[ CONT(P)(e) ]] = λt1,t0[P(e)∧t1∈τ(e)∧t0∈τ(e)∧t1

把“还”的持续意义记为还CONT,这一语义可以视为对一个和时间序列有关的上升量段施以CONT操作得到。这一语义机制可以表述如(24)。例(21)的语义如下:

(24)还CONT↔ {[+RISE], [+CONT]}

表达式(25)的前半部分表示“老王在看电视”这个事件在参照时间t0以及参照时间之前的某个时间点t1为真,后半部分表示这一事件具有恒定性。[+RISE]和[+CONT]这两种语义特征的结合,导致了“还”的持续意义。

同样的分析还适用于“还”的另一类持续用法,例如:

(26)还在1800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造纸术。

以“1800年前”为参照时间,很容易构建一个时间序列{1800年前,1700年前,1600年前,...,现在},如果某一状态在1800年前已经存在,则该状态在时间序列上其他的点也同样存在:中国在1800年前有了造纸术⟹中国在1700年前有了造纸术⟹...... 。在这一系列命题中,语义最强的是“1800年前,中国发明了造纸术”,这一命题组成了量段的终点,说话时间(“2018年X年X月,中国有造纸术”)组成了量段的起点。终点在语义上衍推起点,满足上升量段的条件,“还”的出现得到了允准。

4.2 “还”的增量用法

增量“还”表示“项目、数量增加,范围扩大”(吕叔湘 1999:252),例如:(5)郭锐(2008)观察到 “还”的所谓减量用法,如“枪响后,树上还有一只鸟”。郭锐指出,其实这里的所谓减量,并非“还”的意义,而是语用意义,因而环境改变,不但没有“数量少”的意思,反而有了“数量多”的意思,如:“还有十里地呢”。本文认为,这种用法实质上仍然是增量,因为在算术上,9 =10 + (-1),这里的“+”就是增量。

(27)a. 除了他们三个以外,小组里还有我。

b. 我们不但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

c. 老王买了水果,老王还做了蛋糕。

初看起来,(27)c 的前后两个部分——“老王买水果”和“老王做蛋糕”——之间没有语义上的联系,它们都是独立的事件,因而,不能把“老王买水果”处理为量段的起点,“老王做蛋糕”处理为量段的终点。那么,“还”的语义贡献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在这个例子中,和增量有关的意义源于加合运算(summation,⊕)。假设集合A有三个成员{a, b, c},集合B有两个成员{d, e},集合A和B之间没有交集,则下面的等式必定满足(“||”表示集合的基数):

(28)a. A∪B = {a, b, c, d, e}

b.|A∪B| = |A|∪|B|

用e1表示“老王买水果”的事件,e2表示“老王做蛋糕”的事件,可知例(27c)中的起点是e1,但终点不是e2,而是e1和e2的加合:e1⊕e2。e1和e1⊕e2组成拓扑结构,前者是后者的子部分:e1≤e1⊕e2。事件加合可以用半格结构(semi-lattice)如图4:(6)这里借鉴了有关代数格(lattice)的分析思路。关于代数格与加合运算,详见Link(1983)。

图4 事件加合的半格结构

由上述结构可以得出:e1≤e1⊕e2, e2≤e1⊕e2, e3≤e1⊕e3, e1⊕e2≤e1⊕e2⊕e3, e1⊕e3≤e1⊕e2⊕e3, 等等。从语义上来说,只要e2不为空,e1⊕e2必定强于e1。加合运算(SUM)的定义如例(29):

(29)[[ SUM ]] = λ∑λ∑’λxλσ[∑(σ)(g(1))∧∑’(σ)(x⊕g(1))]

用上述思路来分析例(27c),可以得到例(30)的语义表达,图示如5:

图5 “还”的增量用法

(30)[[ 老王买了水果,还做了蛋糕]] = ∃σ∃e1,e2[(σ) ∧μσ=|·|E∧ e1=老王买了水果∧START(σ) =e1∧ e2=老王做了蛋糕∧END (σ) =e1⊕e2]

表达式(30)意为:存在一个量段,量段的起点是“老王买水果”,终点是这这个事件和“老王做蛋糕”事件的加合。

金立鑫和崔圭钵(2018:39)也指出“还”表示“整体大事件内部的连续小事件,或者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连续关系”。考虑下面的例子(来自金立鑫和崔圭钵(2018)的例(65-66),略有改变)

(31)a.*去年去了中国,还去了大连。(金文,例(65))

b.*早饭我吃了个包子,还洗了一件衣服。(金文,例(66))

这一观察体现了事件加合运算的限制。在例(31)a 中, “去中国”和“去大连”构成不对称蕴含关系(“去大连”的语义强度大于“去中国”),假设前者为e1,后者为e2,因为e2>e1,所以必有e1⊕e2=e2。事件加合运算没有提供新的信息,因而句子不可接受。同理,例(31)b 中的“早饭”提供了话题信息,但“洗衣服”显然和这一话题无关,这两个事件在“吃早饭”这一限定话题下无法进行加合运算。反之,把这句话改为“早上我吃了一个包子当早饭,还洗了一件衣服”则可以接受,在没有话题限制的情况下,这个句子的两个事件是可以加合的。

由此可见,“还”的增量意义由两部分语义操作形成:(a)语义操作的基础是一个上升的量段(RISE);(b)语义操作是加合(SUM)。把“还”的增量意义记为还ADD ,其意义机制可以表述为例(32):

(32)还ADD ↔{[+RISE], [+SUM]}

这一分析准确预测到了只有外延量才能产生增量用法,非外延量不能产生增量用法。典型的外延量如集合的基数、长度、距离、深度等,非外延量如温度、纯度、强度等。例(33)a 涉及到集合的基数,属于外延量,例(33)b 涉及到温度,属于非外延量。和例(33)a 不同,例(33)b 只能产生一共两杯水的解读,没有一共90度水的解读:

(33)a. 这边有三个苹果,那边还有四个苹果,一共有七个苹果。

b. 这边有一杯30摄氏度的水,那边还有一杯60摄氏度的水,#一共有90摄氏度的水。

4.3 “还”表示程度深的比较用法

“还”表示程度深的比较结构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副词“还”、比较目标(一般是主语)、比较标准(用“比”引导)、比较谓词,和一般比较句不同,其中比较标准不能缺省,如下例所示:

(34)a. [张三]目标[比李四]标准[高]谓词。

b. [张三]目标[比李四]标准还[高]谓词。

b1. 高度(张三) >高度(李四)

b2. ∃d[高度(李四)=d ∧ d≥s] (s:语境确定的比较标准)

例(34)a 表示张三的高度超过李四的高度,比较目标和比较标准都不一定高。(34)b 有两层意思:b1 张三的高度超过李四的高度;b2 比较标准(李四)的高度超过了语境确定的比较标准(意即说话人认为“李四高”)。为什么“还”的出现会导致第二层意思?

基于量段的分析能对上述现象做出更深刻的说明。设集合A=<张三,李四,王五,马六>,张三的高度是195厘米,李四的高度是192厘米,王五的高度是188厘米,马六的高度是172厘米。个体和他们所具有的高度之间组成了一个量级序列(35),依据这个量级序列,可以构建一组相应的命题(36):

(35)<195厘米,张三> ⊃ <192厘米,李四> ⊃ <188厘米,王五> ⊃ <马六,172厘米>

(36) a. 张三比李四高。 c. 张三比马六高。 e. 李四比马六高。

b. 张三比王五高。 d. 李四比王五高。 f. ......

在例(36)的系列命题中,例(36)a 的语义强度最大:“张三比李四高”蕴含其他所有命题。无疑,“还”连接两个量级序列。这一语义可以形式化表述如下:

(37)[[ 张三比李四还高 ]] 的语义:

a. [[ 张三比李四高]] =1

b. ∀x[(x∈ALT(李四)) ∧x <△李四 → [[ 张三比x高]] =1]

这里的关键是比较标准“李四”在语义运算中的作用。我们认为,比较标准(李四高)不仅是当前量段的起点,也是另一选项量段的终点。换言之,比较用法的“还”激活了两个上升的量段,当前量段的起点是另一量段的终点。这一语义如图6所示。

图6 “还”的比较用法

图6中,不但每个量段上的终点和起点满足“>”关系,这两个量段之间也满足语义上的“>”关系。“张三比李四还高”的语义如(38),其中包含两个量段:

用[DUO COMP]表示左向量段包含操作,还COMP 的语义机制可以表述如下:

(39)还COMP ↔ {[+RISE], [+DUO COMP]}

这一分析还可以对“还”表示程度浅的用法做出合理的说明。

4.4 “还”的边缘性用法

与“还”表示程度深的用法不同,“还”表示程度浅的时候,比较标准可缺省,如下例(40a,b,c)(来自马真1984):

(40)a. 比较起来,这个房间还干净些。

b. 妈妈身体还好。

c. 那几篇文章不怎么好,这篇文章还可以。

上述用法中的“还”,往往含有边缘性/适度(moderately)的意思。英语中的“still”也有类似用法。密歇根湖位于美国最北边的边境,与加拿大相邻,可以用(41)来表示;延庆属于北京的边缘地带,和河北交界,可以用(42)来表示。为方便讨论,我们把这种用法的“还”记为“还”的边缘性用法(“还MARG”)。

(41)Lake Michigan is still in the U. S.

密歇根湖仍在美国。

(42)延庆还属于北京。

马真观察到,“还”的边缘性用法和程度深的用法在语义解释上存在区别。表示边缘性的“还”,往往“话里有话”,含有另一层“勉强过得去”的隐含义。准丈母娘挑选女婿,在张三(无房)、李四(有3套房)、王五(有5套房),马六(拆迁户,有8套房)做选择,可以说“王五还算有钱”,含有王五并非特别有钱(和拆迁户相比),但也不是特别没钱(和无房人士张三相比),勉强还过得去。对表示程度浅的“还”的语义分析,关键是要刻画这一层隐含的意义,并说明这一意义与程度深的意义的区别。

这一用法的“还”的语义基础仍然是一个上升的量段。要说“妈妈身体还好”,一般隐含没有弭患重大疾病这一比较标准;有5套房的王五“还算有钱”,只能和房产比王五少的人比较而言。以“王五还(算)有钱”为例,可以构建下面的量级:

(43)财富量级:3套房 < 5套房(王五) < 8套房 <10套房 ...

(44) a. 有3套房的是有钱人。 c. 有8套房的是有钱人。 e. ......

b. 有5套房的(王五)是有钱人。 d. 有10套房的是有钱人。

从(44)可以看出,“有5套房是有钱人”处于一个适度/边缘的位置:如果“有5套房是有钱人”为真,则所有位于这个量级序列上,并且拥有房产比5套房多的,都是有钱人。这一语义可以直观表述如(45)(g(c)=语境提供的比较标准):

(45)[[ 王五还算有钱]] =1

a. ∃d[王五拥有的财富≥d∧d >g(c)]

b. ∀x[x∈ALT(王五)∧g(c) ≤财富 王五<财富 x →[[ x是有钱人]] =1]

例(45)点出了“还”的边缘性用法的语义机制:“还”的使用激活了n个(n≥1)选项量段,并且当前量段的终点是选项量段的起点。这一语义的示意图和形式化表述如下页图7所示:

把“还”表示程度浅的用法记为“还MARG”,用[COMPDUO]表示右向量段套嵌操作(与“还”表示程度深的用法相区别),其意义机制可以表述如下:

(47)还MARG ↔{[+RISE], [+COMPDUO]}

注意这里的推导具有单调向上蕴含性。如果拥有3套房算是有钱人的话,那么,拥有5套房、8套房、10套房的,都算是有钱人。这一蕴含方向是不可逆的,即有10套房的是有钱人,不必然推出有8套房的也是有钱人,反之不然。这一语义分析能对马真(1984[2016])的一个观察做出原则性的解释。马真观察到,边缘性的“还”偏好正向形容词:

图7 “还”的边缘性用法

(48)a. 这件衣服还好看。 a’.*这件衣服还难看。

b. 他倒还虚心。 b’.*他倒还骄傲。

c. 他还算有钱。 c’.*他还算穷。

正向的形容词(如“高、大、长”等)具有单调向上蕴含性(例:身高180厘米是高的,则身高190厘米也是高的,身高200厘米也是高的,反之不然),负向形容词具有单调向下蕴含性(如“矮、小、短”等):如果身高170厘米是矮的,那么,身高168厘米也是矮的,依此类推,身高100厘米也是矮的,反之不然。“还”的边缘性用法的语义蕴含方向和正向形容词一致,但和负向形容词相反。如果选择负向形容词,语义上的“”关系无法维持,会导致语义上的冲突。例(48a’-c’)的例子不可接受,正是因为这一语义机制在起作用。

程度深的“还”和程度浅的“还”,共同的语义基础都是上升的量段,主要区别在于所激活的选项量段的方向不同:前者包含另一量段,且当前量段的起点是另一量段的终点;后者包含于另一量段,且当前量段的终点是另一量段的起点。在交际中,说话人所说的往往少于想说的,听话人得到的往往多于听到的,因而,前者常导致程度深的语义解释,后者导致“勉强还过去的”的边缘性解释。采纳量段模型,可以对“还”这两种看似不同实则具有同样机制的比较用法做出更直观的说明。

4.5 “还”的主观性用法

最后简单讨论“还”的主观性用法。在主观性用法中,仍然可以感受到量段的作用。考虑例(49):

(49)a. 下这么大雨,没想到你还真准时到了。(吕叔湘 1999:254)

b. 亏你还上过大学,连这个字都不认得。(沈家煊 2001:例(21))

在文献中,上述例子一般被归为反预期用法(宗守云 2011)。邓川林(2018)认为在上例中,“还”将焦点项置于语用量级的较低点,相关命题的成立是小概率的事件。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实际上,在这类用法中,“还”关联的对象仍然是量级上的高点,即语义强度较高的那个命题。设想,如果下大雨你还准时到了,那么,其他更为理想的情景下,如风和日丽,阳光普照,你更可能准时到。同理,上大学不认识这个字是小概率事件,上过大学不认识这个字,蕴含不上大学更不可能认识这个字。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往往蕴含大概率事件更可能发生。因而,“还”关联语用量级上的较低点只是一种表象,这里关联的当前命题,仍然是语义强度较高、信息量较大的那一个。“还”的主观性用法不仅涉及到命题层面,还涉及到沈家煊(2003)所言的“知”域,即语义作用的对象是说话人的信念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的主观用法无非是量段语义在“知”域的延伸。限于篇幅,本文将“还”的主观用法留待另文处理。

5 “还”与其他近义副词辨析

跟“还”的重复用法相近的副词有“再”,增量用法相近的有“又、也”,比较用法相近的有“更”。对“还”与其近义副词做出全面比较,寻找它们背后的共性与个性,无疑超出了本文范围,需另外专文讨论。本节旨在说明,量级和量段的概念如何深化我们对“还”与其近义副词之间的重合与差异的认识。(7)关于“还”与“再”的比较,见蒋琪和金立鑫(1997),马真(2000);关于“还”与“又、也”的比较,见马真(2016),金立鑫和崔圭钵(2018);关于“还”与“更”的比较,见陆俭明(1980),沈家煊(2001)。金立鑫和崔圭钵(2018)指出,“还”与“再、也、又”的区别,还和“时”与“体”、“已然/未然”等相关。这些文献中已有的观点,本文尽量不再赘述。感谢匿名审稿专家指出这一点。

5.1 “还”与“再”

先来看“还”与“再”。蒋琪和金立鑫(1997)对比了“再”和“还”的用法,观察到“还”与“再”有时候可以互换(“我还买一个/我再买一个”),但另外一些时候不行(“他还在学习/*他再在学习”)。根据本文的分析,“还”表示持续的时候具有恒定性,表示动作或事件是不间断的,而“再”则无此要求。这说明持续和重复在语义上有重合,但不完全一样。持续具有恒定性,而重复可以是间断的动作/行为再次进行。换言之,持续和重复都和一个上升的量段有关(我再买一个 我之前买过一个),但它们存在区别:持续={[+RISE], [+CONT]},重复={[+RISE], [-CONT]}。这一区分可以说明“他还在学习/*他再在学习”之间的对立。

5.2 “还”与“也、又”

其次,本文分析能说明“还”和其同样表示增量的近义副词“也”和“又”在句法和语义上的异同。很多时候,表增量的“还”似乎可以和“也”互换:

(50)老王买了水果,{还,也}做了蛋糕。

但这并不表明“还”和“也”完全一样。考虑下面例(51)和例(52)的对立:

(51)老王喝了啤酒,{也,还}喝了白酒。

(52)老王喝了白酒,{*也,还}喝了两瓶。

在例(52)中,只有“还”能出现,“也”不能出现。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例(52)中的前后两个部分存在语义上的非对称蕴含关系:老王喝了两瓶白酒 老王喝了白酒。这表明造成这一对立的根本原因在于,“还”的语义不仅仅包含加合操作,还要求加合操作所依赖的量段是上升的。也就是说,“还”天然对语义上的量级结构敏感,而“也”则无此要求。正是因为如此,由“还”的增量用法很容易发展出累积性递进用法,而“也”一般只有对比用法(马真 2000;沈家煊 2001;Zhang 和 Ling 2016;董秀芳 2017)。

是否对量级结构敏感还是“还”和“又”的根本区别之一。马真(2000)在谈及“还”和“又”的区别时,认为“还”用在陈述过去的事实时,不能表示重复,只能表示追加(即增量)。她认为下面的例子只能用“又”,不能用“还”:

(53)a.*妈,那篇论文我刚才还背了一遍。(马真 2000,例(14))

b.*那辆车她实在喜欢,临走前她还看了好半天。(同上,例(15))

实际上,这些句子,如果都增加一个小句,且让后一个小句在语义信息上更强(即组成一个量级结构),“还”都能使用:

(54))a. 妈,那篇论文我刚才背了一遍,还抄写了一篇。

b. 那辆车她实在喜欢,临走前她看了好半天,还缠住销售员问了好多问题。

在例(54)的语境中,抄写论文相比于背论文,缠住销售员问问题比单纯看汽车的信息量都要大。可见,“还”和“又”根本的区别是前者对量级结构敏感,即要求其所作用的命题是信息量较大的那个。当两者都表示增量(即马真所谓的“追加”) 的时候,“还”对量级的语义要求会自动得到满足(即p1⊕p2>p1),所以“还”和“又”可以互换(“他今天扫了地,又擦了桌子”)。

5.3 “还”与“更”

再来比较“还”与“更”。在比较句中,“还”与“更”有些时候可以互换(“张三比李四还高/张三比李四更高”),但并不总是如此,譬如,“更”可以用于三项式比较,“还”不能(陆俭明 1980;沈家煊 2001):

(55)长江比黄河长,比淮河就{更,*还}长了。

如前所述,比较意义就其本质来说,涉及到一个上升(RISE)的量段,所以,“还”和“更”的语义存在重合,都涉及到一个上升的量段。但是,“还”和“更”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还”总是激活存在“>”关系的两个或多个量段。“还”的比较语义包含另一量段,量段之间具有语义上的非对称蕴含关系。语义蕴含关系具有单调性(“长江比黄河长”⟹“长江比淮河长”)。一般来说,被蕴含部分在语义上是冗余的,通常不必明说出来,如(56a)。因此,“还”不能用于三项比较式,因为后项实际上已经被前项蕴含,如(56b):

(56)a.*老王去过南京,实际上,他去过江苏。(去过南京 去过江苏)

b.*长江比黄河长,比淮河就还长了。(长江比黄河长 长江比淮河长)

用“是否对量级结构敏感”([±Scalar])、“所激活的量段是否大于1”([±Number of scale segments >1])、“是否具有加合(增量)操作”([±Summation])以及(持续用法)“是否具有恒定性”([±Cont])等特征来说明“还”和近义副词“再、也、又、更”之间的重合与差异,见表1(“/”表示不适用)。

表1“还”与“再、也、又、更”的异同

6 结语

集持续、增量、比较、边缘性等多种用法于一身的副词“还”对语言学研究提出了“同型悖论”难题,这一难题使得分立分析和统一分析都不可取。针对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第三种解决方案,即持续、增量、比较、边缘性等用法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意义,这些意义既彼此独立,又存在内在逻辑联系。本文采纳量段语义学的理论框架,证明了这一思路是可行的。

在本文的分析中,“还”的基本语义和一个抽象的、上升的量段相关联,这一量段具有起点和终点,并且起点和终点满足语义上的非对称蕴含关系,终点的语义强度(信息量)大于起点:END>START。“还”的各种用法的区别可以归结于不同语义参项的相互作用:(a)量段所属量级结构的性质;(b)量段上极值的确定方式。不同的语义参项导致了不同的语义组合方式。不同意义类型和不同语义操作的对应如下页表2所示。

本文分析能和跨语言的语料更紧密的结合。在许多语言(如英语、德语、法语、罗马尼亚语等)中,“持续”“比较”“增量”等用法系统性地用同一个语素表示,表明这些意义之间存在内在逻辑联系。从这一更为广阔的跨语言视角来看,和“还”有关的现象无非一种特例而已,背后存在更为普遍的机制。

表2 语义参项与“还”的意义类型

本文分析还有助于辨析“还”和相关的近义副词“再、又、也、更”在句法和语义上的重合与差异。因为虚词具有多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普遍现象,本文的分析对其他虚词的语义探索也有一定的启发性。

猜你喜欢
边缘性量级李四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相爱相杀的人们,都得了“一种病”
你追我赶
熟人就是这样变成陌生人的
李四超前
21连胜
论《黑暗的心》中的帝国叙事
从自信到自卑:《甜蜜蜜》和《亲爱的》的比较分析
十日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