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岳坤堂,蹇怡
(1.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正直中心卫生院;2.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学定向一班)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化趋势的增加,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增加,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一旦患者患上糖尿病便会长时间处于痛苦中,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目前就降糖作用来看,中药的疗效不如西药快,但它在改善患者症状,整体调控方面显著优于西医治疗。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与优势展开分析,详情如下。
西医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临床上通常采用口服降糖西药,从类别来划分可分成: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苷酶抑制剂。
磺脲类。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甲苯磺丁脲作为常用的第一代药物,第二代药物有格列吡嗪(优达灵、美吡达)、格列喹酮(糖肾平)、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本脲(优降糖),这类药物必须在餐前服用,口服30分钟后降糖作用方可得到发挥,此类药物不良反应为低血糖症状,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
双胍类。在糖尿病治疗中,常用的双胍类药物包括:苯乙福明(苯乙双胍、降糖灵)、甲福明(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呕吐、厌食、乳酸性酸中毒等。
α-葡萄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抑制多糖分解为单糖,可在肠道内被吸收,使餐后高血糖水平降到最低,每次剂量应为50毫克,每日2-3次。服药后不良反应包括:腹泻、鼓肠、胀气,如若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可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一般来说,口服降血糖药物可用在轻、中型糖尿病患者中。
在降糖类中药的研究方面,祖国医学倾注了不少心血,花费了许多时间,在降糖中,黄芪、地骨皮、地骨皮、黄连、麦冬、葛根以及大蒜均可起到作用。在中药处方中,常见的降糖成分包括:多糖类、生物碱类、皂苷类、萜类以及黄酮类,通过此类药物的应用可使胰岛B细胞的凋亡受到抑制,加快胰岛素分泌,从而强化机体抗氧化能力。笔者将对这几类常见的成分展开分析。
多糖类。多糖类通常出现在菌类、根茎类、藻类等药材中,如:海带、百合、菟丝子、冬虫夏草等等。桑叶多糖不仅可有效提高氧化能力,还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在糖尿病治疗中应用此类药物可起到活血化瘀之功效,为了进一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医师应遵循用药规律,从而达到最佳疗效。
生物碱类。生物碱类在结构上与单糖具有一定相似性,其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将其运用到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抑制糖苷酶活性,对糖代谢造成影响。例如:黄连,该味药中含有黄连生物碱,在治疗糖尿病患者中可获得理想效果。据相关调查,巴马汀、药根碱以及黄连中所含的生物碱比例高达90%,结合这些成分可使蛋白酶活性充分激发,提高抗氧化活性,从而达到降糖效果。
黄酮类。黄酮作为一种低分子量酚类化合物,通常以苷的形式而存在,通过该活性成分可有效抑制还原酶作用,同时减少小鼠体内山梨醇含量,从而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皂苷类。皂苷类成分大部分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以及单子叶植物中,其药理显示皂苷成分可起到抗病毒、降血糖以及抗菌消炎等效果,玉竹、绞股蓝、知母、苦瓜、人参、山茱萸等中药中均含有皂苷类成分。
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不仅潜藏在老年患者中,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也较高,当患者患上该疾病便会出现肥胖、消瘦、多尿、肢体乏力等临床症状,如若不对糖尿病患者及时治疗便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生活质量。
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还应对患者饮食严格控制,孙思邈提出:“慎者有伞,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了许多药膳验方。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还应加强护理干预,首先保持运动习惯,在饭后一小时便可开展,且每日运动量应在30分钟,不仅可加快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速度,还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另外在饮食上还应多加注意,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病况来制定饮食方案,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切忌暴饮暴食,日常生活中应多食蔬菜水果,减少糖分的摄入,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多摄取高营养食物,从而达到强化机体水平的目的。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将糖尿病疾病知识手册分发给患者,通过这一举措可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并向患者正确示范血糖检测仪使用方法。
传统中医治疗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西医与中医的辨证结合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取得满意疗效。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还应对患者血糖水平严格控制,使其不良症状得到改善。
综上,在糖尿病患者当中采用中西医辨证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